评《太岁》

作者:Frariet

儿时的玩伴已从“号钟”膨胀为“编钟”,他被一声“少爷”拉回喧嚣红尘,过去的一切化为齑粉却又裹挟着他穿过数年落回现今,回头望,时光不肯留。母亲已花了眼,出自她手的锦囊葬身烈火,彩线绣花也如夕阳般不见往日光辉,他只能凝集碎光幻化虚影,可那终究是脆弱得不堪一击的幻想。讨人喜欢给师尊放烟花的少年消失多年,变成了踩着枯枝掠过的神秘高手,由玄门正统变成邪魔外道,却被弟子名牌的一方囹圄束缚。菱阳河边着彩衣夜奔的世子踏着一条遍布荆棘的歧途渐行渐远,浪荡纨绔不再是他的代名词,那个曾经名震金平的永宁侯世子身份在这漫长的通天路上与他割离,而后逐渐神化,从小在胭脂与花簇中长大的孩子、似乎永远抛不下红尘的孩子,却被命运、责任与时间推着,同亲朋好友越走越远。他如湍急水流中一叶孤舟,清醒地被推向断崖却无能为力、无从反抗。十四年,再见久别的故人,他被经年沉淀的往事砸昏了头,将自己伪装得无忧无虑,却深知这一切都将在不久后与自己无关。他曾是在花中奔跑的少年,如今却在转生木中大梦一场;他曾是逢年过节最爱热闹的一个人,如今却没有了红尘,没有了人间的家;他本是……菱阳河边,斗鸡走狗一闲人。最后的最后,没有人,除了他以外还会记得当年那场轰轰烈烈的革命,无数蝼蚁的鲜血与呐喊、先驱们的以身殉道,都会一并褪色,成为史书上的寥寥几笔,那些爱恨情仇、鲜活的笑与泪也将凝固成雕塑。谁也不知道,传说中的“太岁”,曾经也是泡在温柔乡中长大的,奚平、奚士庸、永宁侯世子、余甘公、飞琼峰首徒……无人知晓,然而世人皆知“太岁”。
世道轮回,顶级灵感拥有化雾神通的圣女换成周楹,以一道换命符入不驯道的元洄变成奚平,谁不叹一声“因无罪而在人间服刑”。
第一颗道心就是因指令诞生,圣女只当自己是被操纵的活尸罢了。可怎奈后人深陷其中,直到被道心操控而死依然执迷不悟。
“铭文是一切之源”,可不是吗,这一方天地是先圣用道心筑成的,而铭文,只是道心的语言。
也许这一切都是道心作祟,从上古神魔时期修士辩法、弱肉强食,到真正的天地终于无法承受,道心便驱使剑宗铸就假天规,从而实现道心们的“一统天下”。
傀儡们以为自己永生不死,怎料大道三千无尽头,一切皆是虚妄,自己早在筑基那刻便死了。那这世界里的人们永远只能活在虚假中了吗?并不是。
八百年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惠湘君,阖灭时仍设法将导灵金带出的孝怀帝,以道心镇鸳鸯剑阵、想以铭文化澜沧山的澜沧掌门……到奚平,数代人前仆后继,天网终被豁开,将腐败却屹立不倒的灵山击垮,人间归了人间。
只是……奚平与惠湘君一样,“是卡在夹缝里的楔子,是豁开生机的人,是永远不会得救的人。”
当破法公理终于实现,奚平终于能见到那个许下化外之约的人时……破碎得绚烂的平镜只留下四个熟悉的宛字——到此一游。留下这字的人想必是不虚此行、兴尽而归了。
“人是过客,红尘也是人的过客。人从寂灭中来,被幻觉惊醒一瞬,再归于无尽虚无。”
但是来过人间,便是何其有幸,不枉尝过的种种悲欢。
有人潇洒地走了,可有人还要煎熬无数年,看着桥畔霜累,独自酌酒一杯。
46
来自北京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楼] 网友:玑灵  发表时间:2024-01-18 00:14:25
dd
来自新疆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2楼] 网友:玑灵  发表时间:2024-01-18 00:15:20
潸然泪下
来自新疆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 评论文章:太岁
  • 所评章节:247
  • 文章作者:priest
  • 所打分数:0
  • 发表时间:2024-01-10 22: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