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主题

作者:56

首先为偶的过激言辞表示下歉意。实在是看那些权谋文里,伪女权的无耻女人看得怨气冲天了。其实剥掉俊男美女的外衣,个个不都是《大红灯笼高高挂》吗
————————————————+++++++
1)我并不否认行为产生的原因除了社会的还有个体自身的。
我并不能回答单个个体的行为是受社会的影响多些还是受个体自身影响多些。但我认为当单个个体的行为变为群体行为后,大概主要是受社会的影响多些罢。一个古代宫廷女性参与权斗,也许是因为其个性,那么一群呢?历朝历代的一群群呢?恐怕单用“个人品行”就难以解释了,还得往“社会”上找。不知您厌恶的“古代宫廷女性”是某个个体,还是一群?如果是某个个体的话,似乎没什么意义吧。因为历史上也有某个古代宫廷男性令人厌恶的,您为什么单挑某个“古代宫廷女性”来厌恶呢?如果是一群的话,正如上面所说的,恐怕“还得往‘社会’上找”。既然其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社会的,还有必要令您厌恶吗?
(2)也许我解释了古代某些宫廷女性参与权斗的一些原因,但我从不认为女性参与权斗是必然的。我当然不希望女性参与权斗(男性亦如此),但我们对那些参与权斗的女性应该给予足够的理解。她们的处境是很可怜的,参与权斗,为自己或为家族。为家族不说了;为自己,还不是想在父权社会一夫多妻制下分得一杯羹。于我,对她们,谈不上厌恶,于您,真的忍心厌恶?您说对吧?
————————————————————
首先,以个人浅见,参与权利斗争的人,尤其是女人,不安分是肯定的。吃饱穿暖,甚至家庭和睦,不是她们的人生目标。具体事例参考历代执政太后。
其次,每一次女性摄政,其实背后的重大背景,必然是皇权的衰微,朝廷权利组合的重大变异。这是肯定的。从夫权统治突然转换为太后临朝,权利不重新大分配是不可能的。同时,女子临朝,也意味着作为真正国家元首的皇帝,没有能力执政了。这对社会来说,决不是件好事。具体事例,参看,在中国“外戚”跟太监一样,历来是个不大好听的名词。甚至还不如不听话的藩镇与诸侯的名声好听。
如你所言,如果内斗是群体行为的话,那起码说明后宫这个庞大机构内部秩序混乱,当事人不善于管理。但这种混乱,必然有个源头,很多事情,不是一开始就那么糟糕的,它需要一个发展过程。只要一个人通过内斗的行为获取了极大的利益却没受到应受的惩罚,那么以后会有无数个人起而效法。
许我解释了古代某些宫廷女性参与权斗的一些原因,但我从不认为女性参与权斗是必然的。我当然不希望女性参与权斗(男性亦如此),但我们对那些参与权斗的女性应该给予足够的理解。她们的处境是很可怜的,参与权斗,为自己或为家族。为家族不说了;为自己,还不是想在父权社会一夫多妻制下分得一杯羹。于我,对她们,谈不上厌恶,于您,真的忍心厌恶?您说对吧?
————————————
对于为家族或者亲人而参与权斗,但就汉朝而论,几乎每个成功的太后背后,都是她的外戚家族被皇帝灭族。这算是为家族而奋斗吗?
如果说为自己而奋斗,倒是最实际的。但自私膨胀到把整个国家都当作她私人财产的女性,把那个呼喊她为“母后”的年幼皇帝百般拿捏,失去母性的女人,真的值得同情吗?历史事实是,很多太后,捏在手里的皇帝,都不是自己亲生孩子,而是夺来做为摄政的棋子和招牌的。这样的后妈,除了醉心夺取权利,会真心培养国家领导人?她们手下养出的皇帝,又怎么能胜任国家领导人的角色?
我倒觉得,这种人,最好还是别出头得势比较好些。
个人浅见而已。作者回复:
啊,56大大,写个题目,让我收了这篇长评吧,不能沉~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