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夏与冬》

作者:景瑶

兜兜转转,花开花落,七年光阴,他们最终没有错过。
   《夏与冬》是一篇很耐品味的文,这归功于作者比较严谨认真的写作风格。我曾经在自家少年文的序中提到——
  “笔下的人物自起名描摹开始,便就被赋予了生命,就如同我们每个个体一样。生命是作者所赋予的,但是路却是他们自己走的,作者,起得不过是个记叙其成长轨迹的记录者和见证者罢了。这是每个作者的荣幸。”
  这是我所认为的作者写文应须秉持的观点,即以一种认真的态度作为一个见证者记叙着一群人的一段成长经历。很高兴,在当下各种粗糙滥造或苏妹子横飞的文里,能看到这样一篇踏实朴素的文,而文章里作者显示出的严谨的态度又的确值得我们为文章打一个不错的分数。
  语言是个不大不小影响深远的梗。因为语言,浅野和真田相识,故事得以开展;因为语言,七年后的浅野选择了日本——日语她已能熟稔应用,作为打开海外市场的第一站,和真田得以重逢。这是个很奇特很新颖的突破口,也是让人眼前一亮的原因之一吧。
  浅野和真田的性格塑造地也很般配。我很惊喜地看到在冬中浅野能在真田的面前展现她应有的气质,虽然夏中浅野那种软软的性格很萌,但是总觉得少些什么,尤其是她的身份——这个流淌着日耳曼民族血统的姑娘,注定着她应该拥有顽强与征服的个性。而这也成为了他们中间一个不小的矛盾——关于浅野是否是弱者,别人没有认识到你身上的某种特质成为了本文中段冲突的根源。也还好,他们都在这件事件中成长了,这样的冲突就足够有价值了。
  先说浅野,这个姑娘那种不愿依靠男人的性子我很喜欢。她的出场注定不是大和抚子式的典型日本女性形象,而是与有一种柔软的刚强,从她善于击剑及使用猎枪就能知道,这个姑娘不寻常。其实在夏里的描述中就看到了,一些言语上和动作上的描述为下文浅野的完整个性展开做了很好的铺垫,比如她在和迹部初见时那种真田未曾在她面对自己是看到的气场。当然,我相信,这种同样强大的气场也是吸引真田这样一个有着“皇帝”气质的男人的原因。这里摘录一段浅野的话,我想足以能展现她独特的性格和爱情观——
  “我和一个男人在一起,并不是贪图这个男人可以保护我!我要和我的男人并肩站在一起,我也有能力和他站在一起!我和我的男人要能相互扶持,而不是我单方面的寻求他的庇护!”
  而真田,很棒!这词不是乱给的,对于同人而言,除却人物丰满鲜明之外,原著人物不崩坏走形是文的底线。作者很够意思地给了我们一个立体的、活生生的真田,不仅是15岁的少年模样,还有22岁恋爱的情状。在延续真田严谨的风格之外,作者在他22岁时的塑造中加入了些成熟。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成熟,是一种懂得如何待人接物融入社会的成熟,是一种不再死板地抓着某样纪律规定不放的成熟,也更生活化与“人性化”。真田翻墙给我以很深的印象,这个昔日的风纪部部长终于也破一次自己的清规戒律,“回归自然”,还有文中的几次吐槽,当真是活脱出来了。文末真田的表白也是很棒的一段话——
  “人的一生会遇见许多人,也会错过许多人,会爱人,也会被人爱,也许能遇到知己,也许这一辈子都遇不上一个懂你的人。但我很庆幸,我遇见你,被你爱也爱上你,而且......你不仅懂我,也是如我所祈求的那样,是一个能与我并肩而立的女人。”。
  我每次阖眼想要在脑海中勾勒出浅野的形象,却无奈以失败告终,她始终是个模糊的影子,灰蓝色的眼睛和苍金色的金发是她唯一的标志,或许还有不同于亚洲人的鲜明的轮廓,总之看不分明。但我又觉得这姑娘已深入我心,就好像她一与我谈话,我就立刻能从她的语调和态度中分辨出她就是浅野浔。至于真田,虽然在网王中他的形象已入我心,然而我仍是顺着文重新描摹一遍他的轮廓,却发现,那个深夜匆匆跑去的背影和满含焦虑的眼神,让我无法忘怀。大抵是不需要那么繁复的描写也足以使人物深入人心吧。
  人生中谁还能再同自己曾经喜欢过的那个人真正走到最后呢?那种年少时的意气冲动究竟会让我们错过多少呢?
  那种淡淡的爱恋或许言不尽也意无穷吧。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楼] 作者回复 发表时间:2013-01-21 06:30:45
为什么明明通过审核了还是暂被屏蔽……实在是太……_(:з」∠)_
回复晚点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