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穿书之撩汉攻略》

作者:墨玉微凉

饭间遐想——关于《撩汉》的现实性及其他(二)
个人观点,不喜轻拍,谢谢~
这顿午饭,我吃了将近一个小时,得亏是一个人在家吃,不然要被骂了。吃着吃着就不由得记几笔,吃到后面饭菜凉的都要结冰了。
然后说大哥。
这几章有些人评论大哥好像没有承担他应尽的对对良秦的维护。因为文章视角的原因,我觉得从整篇文章看,良秦的形象更加丰满一点,而柏宗的形象,由于原为一个小说中的小说人物而显得有些脸谱化,这段时间以来,大哥的形象随着他的心理描写的变多而变得丰满了起来,不再是像纸片人一样的平面化,变得不再“完美”,不过正因如此,更加真实。
相比较良秦的“孑然一身”,大哥的身后有一整个家庭。作为一个非常正统的“好男人”,他的属性里固然包括了孝顺顾家。虽然有点大男子主义的他知晓自己应当更为良秦遮蔽风雨,扫清路上的障碍,但他长期肩负的责任,亦或说是包袱让他显得有些在我们眼中“畏手畏脚”。有些人说他在前几章都有些隐形了,没有像良秦一样付出相应的努力。但我们可以等。包袱的卸下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尤其是这个包袱已经背了三十多年成了一种习惯时。我们见惯了很多小说中男主或攻的坚决果断(杀伐决断?)但现实中更多的男人是像严柏宗这样的,在亲情与爱情中,内心说坚定维护爱情,但是行为上总显得拖泥带水,可能也是所谓的男人的劣根性之一,很真实,我们很多人可能已经或者以后也会遇到相似事情。老太太已经做出了一定的退步,但是在柏宗心中这一定还不是最好的结果,我们等待着大哥的努力,看事情是否能有个更显圆满的结果。
最后是老太太。
有些人对她把一切的过错都怪在良秦身上感到有些费解,难以接受。不过我觉得,各人都有各人的立场,在涉及到自己和家人的事情上,很多人都不能做到不偏不倚。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更何况有时当局者明白过错不是一人的,但她“帮亲不帮理”。一个儿子和一个已经不算是儿媳妇的人,孰亲孰疏自然分明。说到这里不由思考良秦之前在严家的地位。虽然是身为一个男人,但在名义上,他是“儿媳妇”,所以老太太她们也并没有完全把他当一个男人看;但他毕竟是一个生理构造上与老太太,严媛等不同的人,她们也不能对他无所顾忌。这就导致了良秦在这个家庭中处于一个略显尴尬的位置,甚至一定意义上可能阻止了他真正融入这个家庭。这样家庭纠纷发生时,家里的人就有可能出现“一致对外”的状况。
在我的理解中,和很多人一样,老太太是一个有着封建家族色彩的人。老牌的豪门家族中可能多有这种所谓的“老顽固”的形象。他们重视长子,因为很大程度上这长子是他们眼中的一个家族的门楣。门楣歪了,家族威严自然收到侵害。柏宗就是承担了这样一个“家族形象”的责任或者说负担。在他们眼里,次子顽劣也并没有那么大的过错,但是如果长子有了所谓的“污点”,那就是家门不幸了(参见松伟和柏宗)。在老太太眼里,良秦自然成了那个污点。不管怎么说,大伯和弟媳妇搞在一起都是一个要被人戳脊梁骨的事儿,即使有了弟弟荒唐的开头也没用。外面人不会管实情的委曲,他们只需要大伯与弟媳妇搞在一起的茶余谈资。
说了这么多,我也不是在给老太太洗白,我能理解她的行为,但理解不代表接受。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太多太多这样的家长,长辈,甚至是同辈人。至少我身边就有很多,前段时间因为他们的观念自己颇是生了很多闷气。现在社会上观念没有进行更新的人还有这么多,我们很多人都因此受到痛处。我也不知道何时那种“20岁了过几年就可以结婚了”“马上就可以生孩子了”什么的观念可以不再束缚长辈,也不再束缚我们(对不起这里夹带了一些私货)……
不过这一章的老太太也算是做出了让步,怎么说,心里有些唏嘘,毕竟我还以为这个僵局还要维持个几章呢,结果这么猝不及防就有所退让了……毕竟自身还没有经历过这种事,看到上一章后面修改的“自古父母和孩子的战争,最后溃败的,都是父母”,心里还是突然有种说不出来的悲哀……
最后例行表白歌~ 你写,或者还在写,地雷就在那里,只增不减。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楼] 网友:哈鲁  发表时间:2017-02-09 14:56:12
顶一个23333
[2楼] 网友:mmmmw  发表时间:2017-02-09 16:30:17
顶一个~
[3楼] 网友:mmmmw  发表时间:2017-02-09 16:30:21
顶一个~
[4楼] 网友:22407950  发表时间:2017-02-09 19:4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