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评 共有3条评论,分1页,当前显示第1页。
[-收起] №1 网友:一岚 评论:《行者玄奘》 打分:2 发表时间:2009-11-16 13:18:22  所评章节:45
法师看来是很清楚李唐在族谱上的用心的,为什么后来还会上表要求佛在道先呢?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回复]
[1楼] 作者回复 发表时间:2009-11-16 22:12:08
首先要说明的是,玄奘上表并未要求“佛在道先”,只是要求更改“道在佛先”这一说法。
其实宗教排名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件危险举动,当年李唐王朝人为地做出这一举动后,数百僧人在朝堂上陈诤,很多高僧遭到杖责、流放,甚至为之付出生命。
玄奘当然知道李唐王朝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归国后的他,作为法门领袖,作为与朝廷关系密切的僧人,必须去争取佛教的地位,有些事情做不做得到是一回事,做不做又是一回事。
玄奘上表是在显庆元年(656年),当时他在病中,有外省高僧去看望他,并告诉他一件事:去年,朝廷突然敕文规定,僧尼等犯罪,可同俗法推勘。因为以前从未有过这样的命令,因而一些执事者把这作为朝廷的一种暗示,不论事情大小,动行枷杖,致使僧尼受辱颇甚。玄奘听到这件事,深为之忧虑,病亦加重,遂上表,奏改佛道名位及僧俗犯罪同勘之制。
对于这两件事,唐高宗回说“佛道名位先朝所定,还须斟酌;而僧俗同勘之制,准奏停行,即下敕改正。”并遣使安慰玄奘,强进汤药。
要说清楚这件事,就得讲讲玄奘与太宗、高宗的关系,但这话要说起来可就长了,以后也会写到,现在就不多说了。个人觉得,玄奘回国后,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译经;二是全力协调当时佛教界与中央政府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在玄奘取经那些年简直堪称白热化。玄奘实际上受着两方面的压力:一是朝廷对他个人的监管与戒备,二是佛教界对他的期望和施压。他之所以上这个表,我想也是在他病重难支的时候,对未来佛教界的一种忧心,期望能够尽自己最后的力量为之做些什么。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2 网友:某鱼 评论:《行者玄奘》 打分:2 发表时间:2009-09-24 23:00:57  所评章节:45
虽然李渊本身对佛教并无好感,可让佛教徒们聊以□的是<---被口了。。。。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回复]

[-收起] №3 网友:大唐长安 评论:《行者玄奘》 打分:2 发表时间:2009-07-11 10:30:28  所评章节:45
一百个问题写在卷轴上!玄奘真是个好学生!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回复]
[1楼] 作者回复 发表时间:2009-07-11 19:34:00
嗯。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