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评 共有27条评论,分2页,当前显示第1页。
№1 网友:刘秀 评论:《书中自有》 打分:2 发表时间:2010-04-28 00:23:34  所评章节:1
怎么感觉都挺恐怖的呀。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回复]

[-收起] №2 网友:晴12 评论:《书中自有》 打分:2 发表时间:2009-10-02 01:31:04  所评章节:7
哈哈 蟠木可是白蚁国吗?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回复]
[1楼] 作者回复 发表时间:2009-12-21 14:53:07
喀喀,不能爆雷啊!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收起] №3 网友:MM 评论:《书中自有》 打分:2 发表时间:2009-09-11 22:01:33  所评章节:2
无患的文字看着真舒服,献花。
捉一小小虫子: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回复]
[1楼] 作者回复 发表时间:2009-09-17 13:52:44
感谢感谢~当初凭印象写的,新版已经改了XD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收起] №4 网友:清蒸鲈鱼 评论:《书中自有》 打分:2 发表时间:2009-08-18 12:23:03  所评章节:3
文写得非常好,语句蛮精致的。而且是真有书底子在呢。看得很开心。谢。
蠹鱼很是少见。一般人家里是不会有的。吃书的虫子不少,但蠹鱼现在就罕有了。蠹鱼是银白色的,非常干净而且漂亮的样子。既名之为鱼,它宛若平放的小鱼,是扁扁的橄榄型。你见到的黑黑小虫只怕不是它。我有二十余年未见它了,还是小时候在图书馆特别陈旧的书里偶尔见到。其形貌和“德性”(北京人骂人的方言哈)似乎是聊斋志异还是阅微草堂笔记里头有(成精的大蠹鱼公子)。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回复]
[1楼] 作者回复 发表时间:2009-08-20 09:00:07
據我查維基百科,黑黑的小瘦蟲是蠹魚沒錯,銀白色是牠蛻皮多次的成果,所以銀白色的老蠹魚先生很難見到,我好像也才見過一兩次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2楼] 网友:labyrinth.wander 打分:0 发表时间:2009-09-03 22:53:09
是不是外观银亮银亮,有点像三叶虫,触碰到还会掉银粉那种?我书房里倒常见到,泪,樟脑丸子塞得多到人待书房里都头晕了,偶尔还得见到一两只,原不想过度破坏居住生态,可惜水患过后万虫尽出,实在难以和平共存了,最近打算试试气雾式杀虫剂,只是觉得狠了些。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3楼] 作者回复 发表时间:2009-09-04 10:09:58
是的是的,越是銀色年齡越大
剛出生大部分是小小隻黑色的,我書房也是超多的………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5 网友:鱼凫 评论:《书中自有》 打分:2 发表时间:2009-08-11 09:55:58  所评章节:22
这篇好别致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回复]

№6 网友:鱼凫 评论:《书中自有》 打分:2 发表时间:2009-08-11 08:59:00  所评章节:6
引人入胜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回复]

[-收起] №7 网友:鱼凫 评论:《书中自有》 打分:2 发表时间:2009-08-11 07:55:32  所评章节:1
那个时候就有《历年考试真题》啊,嘿嘿~~~~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回复]
[1楼] 作者回复 发表时间:2009-08-12 19:24:20
进士团做的历年进士名录,就会把他们登第的作品附上去~久而久之就有人拿这些文章来当范文啦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收起] №8 网友:拉猫猫 评论:《书中自有》 打分:2 发表时间:2009-08-06 09:47:06  所评章节:13
灶马,白胖女国,晕,难道是蟑螂和白蚁打架…………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回复]
[1楼] 作者回复 发表时间:2009-08-07 20:13:57
差一点差一点XDD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9 网友:拉猫猫 评论:《书中自有》 打分:2 发表时间:2009-08-06 09:41:08  所评章节:11
驸马都尉……汗一个……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回复]

№10 网友:拉猫猫 评论:《书中自有》 打分:2 发表时间:2009-08-06 09:37:28  所评章节:10
汗,虫儿战争么……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回复]

№11 网友:拉猫猫 评论:《书中自有》 打分:2 发表时间:2009-08-06 09:31:25  所评章节:8
估计是替虫子们打仗……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回复]

№12 网友:mzddc 评论:《书中自有》 打分:2 发表时间:2009-06-13 01:52:43  所评章节:22
强人,太强了。。。最后那个是放大镜??作者回复:
差不多是望远镜之类的东西吧XDD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回复]

№13 网友:mzddc 评论:《书中自有》 打分:2 发表时间:2009-06-13 00:45:29  所评章节:12
这一黑一白倒像是白纸黑字,哈哈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回复]

№14 网友:mzddc 评论:《书中自有》 打分:2 发表时间:2009-06-13 00:02:43  所评章节:11
驸马?狂笑,这小崔好艳福。。。哈哈哈!!!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回复]

№15 网友:zoe_wakeup 评论:《书中自有》 打分:2 发表时间:2009-04-09 13:13:26  所评章节:1
。。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回复]

№16 网友:鸢尾 评论:《书中自有》 打分:2 发表时间:2008-09-13 18:20:27  所评章节:22
真的很精深 ,佩服赞叹中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回复]

№17 网友:绮罗乡 评论:《书中自有》 打分:2 发表时间:2008-07-30 22:45:21  所评章节:21
气死人,刚才写的两次评论都没成功,实在没力气写刚才两篇那么多话了.总之,难得一见的好文,初读平淡而回味无穷,希望更新速度再快点,俺想看柳飞卿接下来的发展,中了举难道要出仕了么?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回复]

№18 作者评论 评论:《书中自有》 打分:0 发表时间:2008-02-26 12:11:34  所评章节:22
楼下金鱼妹子的长篇评论,不加精简直对不起自己啊~
其实我取这书名可没有金鱼妹子说的这麽了不起
记得有一回上史学史(?)的时候,有位同学报告「集部」的源由分类
我在台下闲着无聊,便翻着同学发的讲义
看着看着看到「次柳氏旧闻」这书名,本来以为作者一定是姓柳的
没想到却是大名鼎鼎的李德裕写的,後来下课去翻查这本书的资料
进而把主角也取成河东柳氏的柳家大哥啦!
让我意外的是,崔家老八居然受不少正姐正妹欢迎!?
让我考虑起好不好让他这麽快死会……(个人是偏爱鱿鱼羹先生啦XD)
总而言之,还是一句老话,我会努力将写文的速度从龟速提升到牛速的!
(虽然还是很慢啊)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回复]

№19 网友:爆走金魚 评论:《书中自有》 打分:2 发表时间:2008-02-23 05:52:24  所评章节:22
认识无患子姊姊已经好一阵子了,姊姊到了晋江来,一直没好好写个长评说说这些故事,总觉得有点抱歉,今天要好好介绍一下无患子姊姊的奇文。
认识无患子姊姊是在台湾的连线小说版上,《次柳氏异闻》的名字出现在一连串什麽我的可爱男友、我的正妹小亲亲之类的文中,吸引了我的目光。
我想有看过我小说的朋友应该知道,我的研究兴趣是唐代城市,尤其是以小说笔记诗歌碑铭入手是我一向偏好的作法。当我看到《次柳氏异闻》时,我的直觉是「啊咧?竟然有人会用这个书名耶~台湾的孩子有救了~乡亲哪~」,因为《次柳氏"旧"闻》是中晚唐牛李党争中李党的头头李德裕所写,纪录的是由史官柳氏流传下来的唐宫旧事,而史官柳氏(忘了他名字啦)曾与流放中的高力士对谈,访问出很详实的唐宫故事,编成《问高力士》一书,由於高力士的身份特殊,这本书的价值自然也高,可惜後来亡佚,只有李德裕曾记得一部份,於是写了出来,便是《次柳氏旧闻》,又名《明皇十七事》。
关於《次柳氏旧闻》的典故并不为一般人所知,即使是历史系本科生也不一定听说过,所以当我看见有人能以此为书名,心中的雀跃与知音之感,各位是可想而知的。
但是要不要去看这本书呢?其实我本来有点怀疑,由於自己的训练,加上自己也写小说,虽然明白历史小说有很多不符史实,不可强求。但看见坊间满坑满谷的唐宫秘史,真正称得上佳作的很少,甚至能有基本历史"智识"的也不多,大部分是道听涂说,胡言乱语,缺乏一定程度的理解,对於唐代生活也缺乏考证,虽然我自己的唐代小说在我自己看来有很大问题,并不是篇上乘之作,但是站在读者的角度,看了不太营养的其他朝代小说顶多是消化不良,看了不太营养的唐代小说却是非常非常难受,因此,我对於唐代背景的小说一向比较谨慎。
但是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乡亲哪~~踏进无患子姊姊的《次柳氏异闻》是我在当代的唐代历史小说中觉得最有共鸣、也最有阅读趣味、更不带负担的,真高兴我那时踏进了无患子姊姊的世界~~
我不敢说这本书是最好,但是它简短的篇幅、明快紧凑的节奏让读者在阅读上没有负担,由於自己写的就是长篇,我格外能感觉到长篇的压力,舖线的时间相当长,加上我自己又是在文字上比较龟毛的人,长篇对我来说就像一部需要考据的影集,需要一步步把整个情节推到极致,就算留白,也要尽力把人物、场景跟铺陈做到"满",是一卷《清明上河图》、《皇都繁会图》一般的袖珍世界,虽是微观、也要宏观。
但是无患子姊姊完全不同,《次柳氏异闻》不是长画卷,是组图,可以分开也可以独立,像六朝隋唐的画像,处处留白,但是主体鲜明。无患子姊姊的故事很少有做到"满"的,她当然有考据,而且考据得很过瘾,你可以清楚得看到唐人坐什麽车、用什麽布、看什麽书;但并不拘泥於考据,在语言、场景上有她自己的语汇与幽默,并且有一种我在一开始匆匆看时并不感觉的特质。
无患子姊姊的特质便是唐人风骨,所有人都知道唐代宽阔大气,或者多以汉唐并论。但是对我辈研究者来说,唐代风骨并不是「匈奴不灭,何以家为」或者「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那样的汉族霸气,唐代风骨以傅乐成先生的定义是「只知挫折,不知失败」的强韧,从精神层面来说,是《古镜记》中老狐所歌「生虽可乐,死必不伤,何为眷恋,守此一方?」的世俗务实(生可乐)、超脱生死(死不伤)、潇洒漂泊(何为眷恋,守此一方)。唐代的美学便是这样的矛盾,俗可俗得锱铢必较,雅可雅得洒脱乐观,故而,唐代的艺术与美感崇尚务实,什麽都很大,用色也自然明亮,对宋与六朝来说,这恐怕是又肥又俗;反观前後的宋与六朝,艺术品温润细致,用色尚淡尚雅,对唐人来说这大概又算是无病呻吟。
无患子姊姊的故事乍看无奇,不过是聊斋传下的公式,落魄书生遇到一堆怪事,後来以聪明才智化解纠纷。仔细品尝,才能发现其中妙趣横生,感情语言描写从来不做到"满",却让人明确感觉到唐人生活的不同,也能在那样的渲染与留白中,感受到氛围的波动,这便是唐传奇的特色,简洁明快却生动,不是让你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大哭大笑,而是会意,你懂得,便好了。
书中的主角柳飞卿哥哥聪明热心,但是好像不怎麽帅也不怎麽有钱,配上一个总是捅楼子、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有点短视近利但是出身名门长得又帅的奶油男配崔八哥哥,这一对不完美的主角,看起来没有发展男男恋的可能,但是却很鲜明地掌握住唐代士人的特色。相较於我自己写的宫廷斗争,我总觉得崔八与柳飞卿的故事也许更贴近未修饰的真实,他们有一大堆缺点,但是总是能在某些地方做到士人的本分。
从剧情来说,我个人最喜欢也最推的自然是〈书中自有〉了,一方面是我对史官沈既济的《枕中记》、《任氏传》本来就很喜欢(连唐传奇都喜欢有考证的,我真是没救了……),而李公佐《南柯太守传》在论述与思想上又比沈既济更鲜明,也是我在了解唐代精神时很重要的参考资料。无患子姊姊的〈书中自有〉不只是唐传奇的翻写,更是奠基在唐传奇的基础上,做了另一番诠释,她保留了《枕中记》中参杂历史以增添熟悉度、真实性的手法,也保留了《南柯传》中人生如蚁、蚁便是人的哲思,更掌握住两文生死荣辱一梦中的基本精神,同时,她立意新颖、别出心裁,更深一层去讨论人对异类的想法,与人站在蠹与蚁的角度时所看的对方,当然是说更满足了女性读者对崔八哥哥的想像。
但是就我自己的情感来说,〈十八骨伞〉是我最喜欢的,这是白居易琵琶女、杜甫公孙大娘、李龟年等梨园弟子的投射,梨园弟子一直以来是皇室的配件,他们的生活与情感除了以上几人因诗文传世外,其他几乎一无所知。〈十八骨伞〉的灵异开端是其次,追寻的过程也不重要,重要只在「知音」二字,梨园弟子虽然技艺高超,但是他们在权贵眼中不过是玩物、顶多是"匠",而这篇文中,亡故的乐师要找的不过是一个知音,他有作为乐师的自尊与骄傲,故而要有「知音」而不只是给人听一听。
当然,若用高标准看待,《次柳氏异闻》仍存在有许多"不足",包括伏笔舖得不够,情感的叙述不够准确、或者太明白露骨,如果能以景代情,会比较有张力。在主角的性格刻划上,也不够细致,大多数时候是比较刻版的,如果要发展成一个成熟的故事,两位主角还需要多多加油,表现出潜在的自我才是。(崔八哥哥不要再当奶油一哥啦,快点拿出你的男人魄力来呀,可别枉费了我打这麽长一篇文捧你呢!)
衷心希望这篇长评能让无患子姊姊的好文冒出头来,看过她文章的人,她的清新、潇洒与妙趣横生定然不会让你失望,抛砖引玉做长评,祝福姊姊的文越写越好,早日出版阿!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回复]

№20 网友:宋可儿 评论:《书中自有》 打分:2 发表时间:2008-02-21 16:52:00  所评章节:22
霍霍,相当强悍的一篇文章诶~~~
没想到故事情节能够这么连贯,而且还把书的故事交叉在其中,一点也不突兀。
呵呵,顶礼膜拜中~~~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回复]

此处默认展示文章最新的100条评论,更多评论可到章节内查看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