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
内容标签: 都市

搜索关键字:

一句话简介:

立意:立意待补充

  总点击数: 4849   总书评数:2 当前被收藏数:5 文章积分:1,261,836
文章基本信息
  • 文章类型: 评论
  • 作品视角:
  • 所属系列: 无从属系列
  • 文章进度:完结
  • 全文字数:3231字
  • 版权转化: 尚未出版(联系出版
  • 签约状态: 未签约
  • 作品荣誉: 尚无任何作品简评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CITIZEN X》:欢迎来到权力的殿堂

作者:马力o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 1 章


      当初我莫名其妙地买了这部电影REAL影碟的时候,曾经一度认为自己是喝高了。这张碟的包装倒尽胃口,封皮画了一个危言耸听的血字,
      REAL文件名是一个俗不可耐的中文译名《52人谋杀大案》,加上故弄玄虚的剧情简介和完全陌生的演员阵容,我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这又是一部好莱钨三流惊悚剧。直到某天百无聊赖的我把它放进光驱并且点击PLAY,才发现自己差点与一部世纪级的伟大片子擦肩而过。
      本片是改编自真实事件,故事是发生在八十年代苏联的罗斯托夫地区,某集体农场在附近的森林里发现了九具少年的尸体,法医鲍洛科夫受命进行调查,认定这是一起连环杀人案。在国民自卫队长官费提索夫上校的协助之下,鲍洛科夫一边承受着上级官僚的巨大压力,一边进行艰苦细致的调查工作。调查持续了十年之久,期间又陆续发现几十具被害人的尸体。一直到一九九零年,凶手捷卡狄劳才终于落网,被害人高达五十二人。
      描述连环杀手的影片一向是颇受观众欢迎的类型,从很早的《连环杀手忏悔录》到《七宗罪》再到最新的《FROM
      HELL》,无论哪一部,都会着重刻画凶手的变态心理、犯罪方式与过程,极力渲染出那种恐怖、悬疑以及让人透不来气来的阴暗氛围。连环杀手残暴、扭曲的人性黑暗面,是这类影片的基本桥段。
      对于一部连环杀手的片子,这些要素是它的本分。但是《CITIZEN
      X》却不同,以往同类影片中所侧重的要素,在这部片子里都成为了无足轻重的东西。没有碜人的气氛,没有诡秘的音乐,没有血腥的特写,甚至连类似《七宗罪》结尾的悬疑手法都不玩一下,连环杀手捷卡狄劳的身份在一开始就已经交代清楚,犯罪的过程简短而又模糊,给人的感受连“害怕”都谈不上。至于破案的过程,更接近一部记录片而不是一部电影,既缺乏让人喘不过来气的紧凑剧情也没有缜密巧妙的推理,所记录的就是一名侦探如何花了十年时间进行枯燥艰苦调查工作的过程而已。
      对于这部片子来说,连环杀手不过是装饰,它所着意表现的重点,是小人物如何在官僚气息浓郁的世界里生存,而这正是这个影片真正吸引我的地方。整个影片没有做作的取景镜头,也没有故弄玄虚的角度,色调类似《拯救大兵雷恩》,呈现出颓唐的浅灰色,脏乱班驳的街道,双目呆滞的行人,昏暗抑郁的天空,给我们展现出来的是一个八十年代苏联特有的那种压抑氛围。在这样一个环境之下,主角一方面进行着极其艰苦枯燥的调查工作,一方面还要承受来自上级官僚的种种压力与不公正对待,在这部片子里,我们看到的是官僚机构里的低能、自私以及由此派生出的荒谬——很荒谬,但是却是真实存在的,而承受这些东西的,则是一个在这样的环境下无可奈何地生存着的小人物。从这一点意义来说,它该与奥威尔的《1985》或者王小波的《2010》是精神上的姐妹,而且比后两者感觉要更加真实,少了分幽默,却多了分沉重。连环谋杀案也许只是个引子,而官僚世界的群像,才是这影片真正的意义所在.
      影片的主角,是法医兼侦探的主角鲍洛科夫。这是一个典型的小人物,表情呆滞,声音沙哑,走起路来一副畏畏缩缩的样子,毫无侦探的神采与气质,尤其是那双总是透着疲乏的迷惘双眼,一直贯穿影片始终,将极权官僚统治下的小人物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好莱钨电影里也不乏被无能上司欺负的侦探形象,但那些侦探往往都是既潇洒又富幽默感,而鲍洛科夫则非如此,当被指派担任这个案件的调查工作时候,他第一个想到的,是转到新职位后,政府能否保证他和他的家人分配到一套新房。对待愚蠢自私的上级,他有自己的脾气与立场却不得不逆来顺受,在遭到不公正的指责时,甚至会哭出来。但是他也有坚韧的一面,十年来一直锲而不舍地追查着凶手,拿电影里联邦密探碧福的话说就是“具备钢铁般的意志,有学问,能吃苦,有激情的探员,到死也不放弃”,比照另外一个角色精神病学教授布哈诺夫斯基的评价“你一定承受着极大的压力”,不禁让我想起了日本影片《跳跃大搜索线》里的警官青岛。两个人都可以归类为倍受压力的灰色上班族,但是就环境而言,鲍洛科夫要比青岛更为典型,因为他是在苏联。在这片子里,他自己的命运,要比连环杀手的命运更为观众所关注,而他在“无奈”外衣下偶尔闪露出的光芒,使得这个人更富有别样的魅力。
      影片的另外一位主角是罗斯妥夫地区国民自卫队的上校费提索夫。这个人与鲍洛科夫不同,他是个典型的俄国军人,头发与军装一丝不苟,两目锐利有神,说话总喜欢微微抬起上颌。费提索夫本身也是官僚中的一员,行事圆滑,习惯那个世界的行为法则,一出场的时候甚至和委员们一起嘲讽主角。但是与一般官僚不同的是,这位上校有自己的矜持,对职责的热诚,对于自己所处的阶层不乏淡淡的自嘲。如果说主角是对体制逆来顺受的话,那么他就是积极地去利用体制。在影片里上校一直周旋于上级官员之中,尽自己的努力去协助鲍洛科夫进行调查工作,甚至不惜与罗斯托夫地区书记顶撞,从影片的种种细节我们都能感受到他对主角的关切。对于鲍洛科夫,费索提夫不仅同情,甚至敬佩,并且渴望得到后者的尊重,或许是他在鲍洛科夫身上发现了自己年轻时代充满理想色彩的影子吧。在影片的后半部分,他从莫斯科回来后与鲍洛科夫进行了一番谈话,借联邦侦探碧福之口说出了自己对主角的全部感受。这不仅让主角感动不已,连观众也对这位上校所肃然起敬。在整个影片中,费索提夫与鲍洛科夫在官僚世界内的真挚友情,可以说是这个苦闷压抑的世界唯一的清流。写到这里,我不得不称赞扮演这位俄国上校的Donald
      Sutherland,实在是太酷了,他把费索提夫上校这个人的自傲、矜持以及隐藏于其下的热情表达的非常充分,洗练内敛的演技甚至盖过了主角的光芒。(PS:这个人就是在《大腕》里演那个美国大导演的老头,崇拜他俄国上校扮相的我一时还真无法忍受那副艺术家形象哩)
      对于官僚们的正面描写,集中在了连环凶杀案调查委员会的五次工作会议中,委员会成员们的表现简直就是《2010》里那些数盲的真人版,让人看了实在是很想拍桌子苦笑,更加同情鲍洛科夫的处境。傲慢、无知、自私自利又怯懦,假如作者没在这样的社会里生活过,没接受过这样的统治,断断写不出如此传神的官僚群生像。对此,剧中有两个非常经典的段落:在影片的前半部分,鲍洛科夫所提的合理要求全部被那个掌管意识形态地区书记拒绝,他一时冲动之下顶撞了那书记,被费索提夫上校拦住。当晚上校半是嘲讽地对他说:“您办事的手法真够圆滑。”鲍洛科夫愤怒地回答:地区书记是个白痴!这时费索提夫上校从容地回答说:也许他很愚蠢,但是他当权。”在影片的最后,从莫斯科来的审讯官因为自己的名誉而对凶手进行徒劳的盘问,恼火的费索提夫上校与审讯官发生了冲突,那段对话又再度出现,只是鲍洛科夫与费索提夫位置互换,后者愤愤抽着手套抱怨“我受够了这群白痴”,而前者依着审讯室的墙壁从容回答:也许他很愚蠢,但是他当权。”相同的对话,不同的场景与说话的人,构成了绝妙的讽刺意味,比《1984》更幽默,比《2010》更黑色,让人回味无穷,拍案大笑。
      片子里的其他角色也相当出色,无论是那个傲慢的地区书记、鲍洛科夫的妻子、精神病学教授布哈诺夫斯基还是国民自卫队的队长,即使只是有几句台词的配角,也深深刻着那时代的烙印,叫人感受到特定时代特有的气息,叫人印象深刻。倒是那个本该是主角的连环杀手捷克·狄劳乏善可陈,虽然他的演技也很逼真,但是无论形象还是心理都没有脱离传统杀手的窠臼,在鲍洛科夫、费索提夫与他们头顶那群官员的“光彩”之下,这个人彻底沦为配角,真是可惜了他连续杀掉五十一个人的魄力。
      写到最后,很想用一句漂亮的话做概括我对《公民X》的感受,结果最后还是忍不住再次回味起电影里的一个场景:连环杀手调查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高官们进行了一番毫无意义、互相推委的交谈后宣布散会,当委员们全部离开,屋子里只剩下鲍洛科夫与费索提夫两个人时,费索提夫上校把门关上,回过头对目瞪口呆的鲍洛科夫意味深长地微笑:欢迎来到权力的殿堂。
      我想做为结语,这句话就足够了。
    插入书签 

    ←上一篇  下一篇→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13600/0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