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
诗词启蒙
内容标签: 布衣生活

搜索关键字:主角: ┃ 配角: ┃ 其它:

一句话简介:诗词启蒙

立意:立意待补充

  总点击数: 2209   总书评数:3 当前被收藏数:0 文章积分:636,948
文章基本信息
  • 文章类型: 评论
  • 作品视角:
  • 所属系列: 燕嘴评论
  • 文章进度:完结
  • 全文字数:3540字
  • 版权转化: 尚未出版(联系出版
  • 签约状态: 未签约
  • 作品荣誉: 尚无任何作品简评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说拗救

作者:燕*******生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说拗救


      学诗,拗救一直是一个难点。可能一些初学者被"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蒙蔽了。这句话毛病很大,太简单了,只能误人子弟。刚入门时,以为这话是真理,一旦对拗救理解了,又用不着这句话了。这话,其实只可以在做对联时用用。这里,细细地讲一下近体诗拗救的格式。
      以七言诗为例,上一回说过,七言近体的句式共有四种:
      ╋ ┃ ━ ━ ┃ ┃ ━(A类)
      ╋ ┃ ╋ ━ ━ ┃ ┃(B类)
      ╋ ━ ╋ ┃ ┃ ━ ━(C类)
      ╋ ━ ╋ ┃ ━ ━ ┃(D类)
      
      王力把拗分为三种:
        1.甲类拗即此四类的第一字或B、C、D三类的第三字拗。
        2.乙类拗此四类的第五字拗。
        3.丙类拗 A类的第三字拗。
      其实还有一种拗,为D类的第六字拗。王力把它当成特殊形式,这里,不妨叫它丁类拗。另外,所谓的拗句一般地来说,除丙类外,都出现在出句(一、三、五、七句。),对句一般都作为救。偶而也有独拗不救的,那不是正格。
      
      救,则分两种:
        1.本句救一般在所拗之字的边上一字再拗一下以救之。
        2.对句救在对句相应的位置拗一字以救。其中,除了丁类拗以外,都是在对句相同的位置拗。
      
      先说甲类拗。这些字本身就是可平可仄,因此实际上无所谓拗救,不救也没关系。如果诗律细,当然可以救,如: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宫。(岑参《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此二句的平仄格式为:
        ━ ┃ ┃ ━ ━ ┃ ┃,┃ ━ ━ ┃ ┃ ━ ━。
      上句"金"拗而"晓"救,下句上句"玉"拗而"仙"救,也可说上句两字皆拗而下句两字救。简单地说来,此类拗救可救可不救,最好是上下两句平仄相对。所以,此类拗救也可以不当它是拗救,只是一种严格些的惯例。
      
      乙类拗的救就要复杂些,分本句救和对句救两种:
      1.本句救
      本句自救,指把本句第六字拗一下以救。这样,四种格式成为以下四种
      ╋ ┃ ━ ━ ━ ━ ━(A类)
      ╋ ┃ ╋ ━ ┃ ━ ┃(B类)
      ╋ ━ ╋ ┃ ━ ┃ ━(C类)
      ╋ ━ ╋ ┃ ┃ ┃ ┃(D类)
      理论上如此,但明显可以看出,A、D两类已完全成为古风句式,不是七律的格式了。而C类句作为入韵句,一般也不可拗,我找了一下例句,好象没找到这种拗。因此,这两种拗都不成立,本句自救中事实上只有B类一种,例如:
      日色悠扬映山尽,雨声萧飒渡江来。(白居易《百花亭晚望》)
      本句自救后,对句就不再救了。因此,此二句成为如下格式:
      ┃ ┃ ━ ━ ┃ ━ ┃,┃ ━ ━ ┃ ┃ ━ ━。
      从中可以看出,下句仍是标准格式。
      
      2.对句救
      对句救的话,本句就不救了。即上句成为:
      ╋ ┃ ╋ ━ ┃ ┃ ┃(B类)
      ╋ ━ ╋ ┃ ┃ ━ ┃(D类)
      对句救,成为如下格式:
      ╋ ━ ╋ ┃ ┃ ━ ┃,╋ ┃ ━ ━ ━ ┃ ━(D、A类)
      例: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王维《辋川别业》)
      ╋ ┃ ╋ ━ ┃ ┃ ┃,╋ ━ ╋ ┃ ━ ━ ━(B、C类)
      例: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王维《酌酒与裴迪》)
      其中B、C类很象古风的三平调,但这是拗救,还是合律的。这一点要注意,正因为有拗救,出现三平调,仍是律句。
      
      丙类拗的情况特殊一些。在说丙类拗之前,要先说一下孤平。这两个概念是相辅相承的。
      所谓孤平,在字面上理解,就是一句中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事实上,这样理解只有在七言中是正确的。七言中,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只有A类。当A类第三字拗,成为╋ ┃ ┃ ━ ┃ ┃ ━时,就是孤平。其中,即使第一字改用平声,仍然没有用,还是算孤平。
      
      而在五言四种格式中,情况就复杂了。五言四类格式如下:
      ━ ━ ┃ ┃ ━(A类)
      ╋ ━ ━ ┃ ┃(B类)
      ╋ ┃ ┃ ━ ━(C类)
      ╋ ┃ ━ ━ ┃(D类)
      我们可以看到,当A类拗第一字,B类拗第三字,D类拗第三字或第四字(C类一般作为入韵句,不拗。),这三种情况都成为只有一个平声字。而五言的第一字,相当七言第三字,五言的第三字,相当七言第五字,因此在这两个位置都是可以拗的,难道会出现那么多孤平吗?找一下唐人的例句,可以发现,在唐人作品中,╋ ━ ┃ ┃ ┃(B类)和╋ ┃ ┃ ━ ┃(D类)、╋ ┃ ━ ┃ ┃(D类拗第四字)都是允许的,如:
      可怜白雪曲(韦应物《简卢陟》,B类)
      白发老闲事(高适《醉后赠张九旭》,D类)
      二月频送客(杜甫《泛江送别》,D类拗第四字)
      这些都不是孤平。唯一不见的是A类拗第一字。王力先生说找遍《全唐诗》,五言只找到一个例子:
      醉多适不愁(高适《淇上送章司仓》)
      七言也只有一个例子:
      百岁老翁不种田。(李颀《野老曝背》)
      由此可见,只有A类才称为孤平,这也和七言句统一起来。
      这样,我们可以说一下丙类拗。当五言A类的第一字和七言A类的第三字由于语意原因,必须拗,那么,五言的第三字和七言的第五字必须本句自救,不能对句救,不然就犯孤平了。(孤平是诗律中的大毛病,还在失对之上。读《全唐诗》,失对的句子还能找出一些,如王维的"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杜甫的"且喜河南定,不问邺城围。"而孤平的例子,少而又少,高适和李颀两个例子,一方面是他们都是初唐人,诗律未细,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一时疏忽。)救后成为这样两种格式:
      ┃ ━ ━ ┃ ━
      ╋ ┃ ┃ ━ ━ ┃ ━
      两句的例子如下:
      故妻难及晨(杜甫《促织》)
      黄草峡西船不归(杜甫《黄草》)
      在实际运用中,由于丙种拗救是用在对句的,这样,往往可与乙种拗中的D、A类连用,即两句成为╋ ━ ╋ ┃ ┃ ━ ┃,╋ ┃ ┃ ━ ━ ┃ ━(五言不说了,只是去掉头两字而已。)使得两句的平仄更对起来,例如:
      久客得无泪,故妻难及晨。(杜甫《促织》)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登故洛阳城》)
      丙种拗因为是入韵句,因此有种特殊格式,即如果是作为首句的话,即使三字没有拗,独用五字拗,也是正体。因为A类首句,次句为C类,当第五字拗,成为:
      ╋ ┃ ━ ━ ━ ┃ ━,╋ ━ ╋ ┃ ┃ ━ ━(C类)
      反倒和下句可做到字字相对,因此杜甫很爱用此类,如: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堂成》)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粟未全贫。(《南邻》)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蜀相》)
      李商隐七律学老杜,也有不少用此体,例子就不举了。记忆所及,《碧城》第三首就是如此。
      
      五七言近体中,二、四、六字一般是不能拗的。如果拗了,那是古风式律诗,不能用一般的格律来套了,换句话说,那是破格。而有一种格式却可以第六字拗,即丁类拗。
      
      丁类拗是指D类(╋ ━ ╋ ┃ ━ ━ ┃)句式的第六字拗。当第六字拗,如果本句自救,那只有第五字用仄,全句成了至少连着四个仄声字,不是律体了。这里,可能用一个小诀窍,如果一句诗中连着有四个仄声字,那一般来说肯定不对。因此,丁类拗只有用对句救。而救法,与一般在在下句相同位置拗一字不同,这一类拗的救法,是在下句的第五字救,即成为:
      ╋ ━ ╋ ┃ ━ ┃ ┃,╋ ┃ ━ ━ ━ ┃ ━。
      而D类的下一句为A类,事实上,不少人在用了D类拗后,在下一句还多用一个丙类拗,使得下句第五字救了两种拗。因此,我们可以说这种丁类拗也是乙类拗的一个变体。例如:
      舞阳去叶才百里,贱子与公俱少年。(黄庭坚《次韵裴仲谋同年》)
      有的甚至更进一步,上句连第五字一起拗,成为:
      ╋ ━ ╋ ┃ ┃ ┃ ┃,╋ ┃ ╋ ━ ━ ┃ ━。
      例如: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
      此句可能是晚唐人以入作平,可能还不太有说服力,放翁的一句:
      宦游何啻路九折,归卧恨无山万重。(《桐庐县泛舟东归》)
      其中"路"、"九"两字都不是入声,与以入作平搭不上边。当然,这样子毕竟和近体的一般格式有点远,因此很少有人用,一般也是不用为好。
      拗救的格式,基本尽于此。我主要是从王力先生的《汉语诗律学》,当然也有一点自己的看法,不过没什么本质的区别。在拗救中,甲类可以存而不论,主要是乙丙两种,丁类也很少。古人起拗救之说,主要的也就是让人在做诗时自由度更大一点,不过弄得这么复杂,好象理解起来也有点困难。好在我说得好象还算清楚,有什么不同意见的(对高手来说),或是有什么不明白的(对初学者来说),不妨给我来信,大家探讨一番。
       顺便说一句,象居士这样独拗不救也是一体。旧人中,时有拗后不救者。
    插入书签 

    ←上一篇  下一篇→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964/0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