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自由行

作者:水中的落叶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406章.严冬。(上)


      明末属于小冰川时期,它的气候常年要偏冷一些,而且伴随着干旱。因此在明末年间,灾情连连,粮食大面积的欠收。加上各地的流寇捣乱,中国的北方许多地方都是颗粒无收,灾民遍地。流寇、灾情,再加上北方边关的压力,造成了明末朝廷最严重的压力!
      但是虽然在小冰川时期,并不是每年的气温都是一样的,现在只是11月中期,喻梅萍马上发觉不对,今年的冷空气似乎来的更加早,这是一个不好的苗头,也预示着今年是一个寒冬。
      在地理的认知方面,许多人把中国的南方和北方是以长江为界,可是在中学的地理课上已经明确的告知,中国的南北气候分界线,是以秦岭淮河一线划分的。襄阳地区的位置正好处于秦陵的南簏,也就是在中国南方的最北端,冷锋南侵并不是成一条线平行往前推进的,而是呈东高西低的走势,西边的襄阳感受到了冷空气,东部一线可能才刚刚推进到京津地区。从这里感受到冷空气,通常到南京还需要3~5天,这是一个商机!不过喻梅萍现在顾不了那么多了,她首先想到的是草原上。她马上起草了一份向草原上的讯问电报,问喻山那边严寒的情况到底怎么样?接下来喻梅萍马上命令保康和双屿岛的制衣厂,立即停止现在的成衣生产,马上转入制作棉衣!原料和材料都是现成的,款式也都早已发放到各个厂,双屿岛方面如果马上转产,三天之后第1批棉衣就可以出现在南京。这就是有了现代通讯后的方便之处,全部安排好之后,喻梅萍就静等草原方面的回电。
      其实对草原方面防寒的准备,喻梅萍在刚进入秋天的时候就已经着手准备。她给喻山那边发去了大量的棉帐篷,这些棉帐篷是以钢管为骨架的,这可不是后世那种管子用力一弯就弯了,大风一来吹得满山跑的偷工减料货,而是十几级飓风都无法撼动的军用帐,不光如此还运去了大量的棉衣,这些棉衣的量大大的超过了部队战士人手一套的量,还运去了大量的铁皮取暖炉子和取暖管,煤炭让他们通过土默特部落在山西大同大量的采购!
      草原上的牧民冬天取暖烧的是牛粪,用牛粪来做燃料也是无奈之举,因为草原上很少有树林,也没有木材。牧民们因地制宜就用牛粪来做燃料,这是游牧民族的通用做法,除了蒙古地区之外,藏区也是如此!
      烧牛粪没有啥技术含量,其实烧的就是干草,利用反刍动物吃了草料后没有消化掉排泄出来的粪便作为燃料。
      牛粪很容易点着,它的最大的优点是晒干了以后比储存干草体积要小的多,当然缺点肯定也不少,除了味大之外,它的燃烧值也不高。
      喻山的回电来的很快,他告诉喻梅萍,草原上降温的确很厉害,而且估计有暴风雪,但是他们能扛得住!
      喻山没有撒谎,他们确实能扛住。不光是他们部队,整个部落都能扛住!草原上最难度过的就是冬天,要度过整个冬天,人困难牲畜更困难,因为大雪覆盖,牲畜的饲料就是一个大问题。每到秋季,牧民们就要开始储备牧草,把牧草割下来晾干后储存起来以备过冬的饲料,以往牧民们都是一家一户单干,因为人手有限,储存起牧草来差不多就行了。而喻山他们的部落,是以合作社的形式存在的。集中放牧可以节约大量的人手,武装护牧又使的放牧的时候不至于提心吊胆,部落里集中大量的人手,在秋季的时候收割牧草,并且大量的储备了起来,这些牧草足够可以应付漫长的冬天甚至还绰绰有余!
      今年的冬天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不光是来的早,而且温度降的非常的厉害,牲畜有着厚厚的过冬毛皮,一般情况下它能够扛住严寒。但是也有例外,如果是暴风雪,温度又降的极低,这种情况下往往会造成大量的羊群死亡,这种情况又称为白灾!在中国的邻国哈萨克斯坦,他是前苏联分出来的,他原来的首都在阿拉木图,建国后,因为阿拉木图处于边缘地区,于是把首都迁到了国家的地理中心一个叫阿斯塔纳的小镇,阿斯塔纳在当地的语言里的意思就是白色的坟墓,可想而知,那个地方也曾经发生过白灾!
      4天以后,当冷空气的前锋到达南京的时候,江南这才反应过来冬天到了,而且这个冬天不光提前,还刺骨的寒冷。把许多人家弄得措手不及,冬衣都还没来得及准备,躲在屋子里嗉嗉发抖。时尚的热潮还没有来得及褪去,除了去翻去年的旧衣服,做新棉衣的时间都没有。于是大家又想起了大明日月同辉商行李叔夷的那个铺子,许多人怀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了这里。不料,铺子里已经换上了一水的棉衣棉裤,而且这些衣服都是新款的,价格还是那么亲民,这不由得让人喜出望外,纷纷前来购买,而且这些新衣中又有了一种新的款式,里面填充的居然不是棉花!
      店员们告诉顾客,这里面填充的是动物的羽绒,把动物的羽毛去掉了梗,而且还去除了它上面的油脂,这样的衣服放到即便夏天也不会发霉发臭,也不会有蛀虫。手摸上去分外的柔软,衣服非常的轻,但是却非常的保暖。价格虽然比棉衣贵,但优点更是多。许多人都争相购买,可惜这样的衣服店里的备货并不多,一下子被一抢而空!
      李叔夷的店铺,已经成了南京城里乃至整个南方时尚的标志!
      这一波寒潮,给李叔夷的铺子销售又创了新高!
      这场灾难,最难承受的当然还是北方草原上。
      刚开始,草原上的牧民抵御一般的严寒是很有经验的。可是随着气温不断的下降,暴风雪的降临,牧民们面临的问题,逐渐的显现了出来,首先就是住的问题。
      草原上的牧民住的都是蒙古包,蒙古包说的明白一点就是一座能拆了搬走的房子,它的结构其实很简单,骨架都是一些木棍,甚至是竹片、席子,外面是用兽皮包裹固定住!
      草原上的牧民放牧是游牧,他们按照季节和草场的草势每年要转几次场,蒙古包要拆除搬走很容易,一个蒙古包拆下来的材料,1~2辆勒勒车就能装走,创造出蒙古包这种形式,应该也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学过初中物理的人都知道,所有的几何图形中间,如果边长固定,圆的面积最大!蒙古包之所以是圆的,而不是方的,主要是两个原因。:一个是可以尽可能的容纳更大的使用面积。后世的旅游业发达了,许多地方的旅游部门把蒙古包吹嘘的美轮美奂,似乎这样的建筑只有天上有,地上仅此一处的神仙居住地,把里面装修的金碧辉煌,来旅游观光的人要花上五星级宾馆的价格才能入住。其实真正的蒙古包并没有那么美好,也就这么几十平方米一个圆形的地方,一家人居住在里面,包含了吃喝拉撒。子女居住的地方只能尽量的离父母远一些,否则晚上发生一些少儿不宜的响声岂不是很尴尬,中间又没有帘子挡住。可能游牧民族没有那么多的顾忌,但总是很不方便。它的墙壁都是动物毛皮的,蒙古人吃饭不用筷子,俗称手抓饭。饭后油腻的双手就在毛皮上随手擦一擦,包括自己身上的衣襟,这样一来,整个蒙古包内就充满了膻味,这是无法避免的,中间是一个火塘,燃烧的是牛粪,这个味道大家可想而知!
      蒙古包建成圆形,还有一个优势,草原上的风特别大,冬天更是暴风雪,而且这个风向是变化的。圆形的受风面要比平面小的多,无论哪个方向吹来的风,它的抗风能力是一样的,这是它的优势!
      但是蒙古包的劣势也很明显,即便它的外形上有这么些优点,但毕竟因为材料的问题,它抗击大自然的能力还是严重不足,最大的威胁就是来自于暴风雪。说到大雪许多人就会想到一个成语,鹅毛大雪。其实,鹅毛大雪只有在南方或者天气偏暖的地方才会发生,雪花下落的过于密集,因为空气中的温度还没有达到冰点,雪花在下落的过程中相互碰撞。结成了一团,落下时就成为一坨一坨,这就是鹅毛大雪的成因。可是在北方的寒冷地区,特别是草原上,雪还没有落到地面,就已经结成了冰。所以那样的雪落下来就像是面粉,刮到人的脸上就是生痛,雪落到地上暂时不会囤积,随着一阵阵的大风,地上就会刮起雪浪,一浪一浪的向前涌去!
      大草原虽然说是一望无垠的,可草原中有许多沟壑,有的甚至很深。这些都是暴雨后洪水流下来,在暴风雪中首先是这些沟壑被填满,随后再往上堆积。这样的雪地人在上面行走是非常危险的,一旦滑入深渊,如果没有同伴相救,那只有等死!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5202177/408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