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第 1 章
鲁迅先生说“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而《红楼梦》所描绘的悲剧之所以震撼人心,便是因为那些命运悲惨的女性精神价值之大,在一幕幕结社吟诗的场景中,我听到了黛玉的悲吟。知道“花柳繁华地,温柔宝贵乡”的大观园在她眼中却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场所;知道清幽的潇湘馆里,她过得是“青灯照壁人初睡,令雨敲窗被未温"直到“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酒纱窗湿”的凄凉长夜;我还听到她对菊花低吟“满纸自怜题素怨,苦谁解诉秋心”;“孤高傲世倍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我明白她所寄期望于宝玉的,是茫茫尘世中能够偕隐的知心者。因而她死前那句:“宝玉、宝玉,你好……”才让我顿觉侵入五脏六腑般的痛楚与凄凉。
她究竟想要说些什么是“你好绝情”么?她死时无疑是恨着宝玉的,恨他从未给过自己一个堂堂正正的承诺,恨他背叛青梅竹马之情而娶了薛宝钗,焚书稿的举动更是对此恨意的宣泄。但她死时却也爱着宝玉,否则又怎么会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是念念不忘,这句话,亦可能是“你好好生活”,这样一个在死前仍不志祝福一个已不值得她祝福的人,或许更加符合曹雪芹的悲剧主题。这种深沉的爱,就像是林黛玉,就像是曹公笔下的大观园,当你远眺,你只见到连绵不绝的山脉,而当你走近并走进,你才会发现漫山遍野的青草、灰色石头里的小溪流、青青草原上打滚的绵羊。这种哀而不伤的温柔,就像蚌壳里晶莹剔透的珍珠、夏威夷果厚厚果壳里洁白无瑕的果肉、西部世界八月大雪下的如茵草地,是如此美丽的幸福与感动。
但终局之细节如何已然不再重要,曹雪芹有意安排如此,才更加留给后人无尽的暇思与猜测,怡红院的张灯结彩与潇湘馆的冷清一比,本已暗示了这场盛大悲剧的结局。《琵琶行》中“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一句,大抵是此刻黛玉心境的最好写照。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我仿佛听见来自百年以前那声轻柔的叹息。一粒不甘心的沙,终于落入宝玉眼中,轻揉、成泪。
插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