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之破译红楼密码本

作者:东南一语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八十



      密室的结果让若荷一时也搞不明白,但她提醒自己这个“π”也许和后面的解密有关。

      姐弟俩开始查漏补缺阶段,因为游戏中还有一些剩余问题。

      但由于有了对作者的判断,再回头去看一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1)譬如金钏儿。

      金钏儿是王夫人的丫鬟。

      第七回,金钏儿刚出场,甲戌本就写了一句脂评:“金钏、宝钗互相映射。妙!”

      金钏儿姓白,王夫人因为认为她勾引宝玉要撵她走时,让白老娘把她带走,也是在暗示金钏儿姓白。宝钗姓薛,雪即白。

      后面金钏儿自尽,王夫人正在为难衣服的事情,说想让裁缝赶两套给金钏儿妆裹,宝钗毫不忌讳地就说自己前儿做了两套,拿了给金钏儿就是。

      所以在作者的用意中,金钏儿也是宝钗的影子。

      第四十三回,九月初二,王熙凤生日,那一天还是诗社头一日,这么重要的一天,宝玉却偷偷溜出去跑七八里地的水仙庵去井沿边祭奠金钏儿,回来后,还说是北静王的一个小妾没了。黛玉接着正在看的一出戏,很有深意地对宝钗说,天下水为一处,何必跑那么远。

      A)这里又有个疑点,金钏儿是在第三十二回就去世的,第三十一回交代了“这日正是端阳佳节”,所以是在五月份的端午节之后没多久。

      然而宝玉祭奠却是在九月初二。虽然作者特意说这一天是金钏儿生日,但细细算这个日期,这又是一个中秋之后的时间点,从董鄂妃的八月十九日到九月初二,14天,又是7的倍数。作者隐藏的很深。

      B)宝玉借口北静王小妾的事,跟北静王又扯上了。

      C)宝玉说,水仙庵里面因供的是洛神,故名水仙庵。他在庙里看到洛神之像“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之态和“荷出绿波,日映朝霞”之姿,这四句,出自曹植的《洛神赋》。

      关于曹植的《洛神赋》又可以说一大篇。

      洛神:传说古帝宓(fú)羲氏之女溺死洛水而为神,故名洛神,又名宓妃。

      当年曹丕娶了聪明、美丽、贤惠的甄妃,但后来又娶了郭贵妃,郭贵妃设计陷害已经是皇后的甄妃,以致甄妃被曹丕一怒之下处死了。

      这首《洛神赋》是曹丕的弟弟曹植在甄妃死后写的,相传是写给她的,作者虚构了自己与洛神的邂逅和彼此间的思慕爱恋。洛神宓妃据说只是传闻,但历史上很多诗人都按这个传说在写作。譬如:

      李商隐写曹植的诗《东阿王》:

      国事分明属灌均,西陵魂断夜来人。
      君王不得为天子,半为当时赋洛神。

      还有一首《无题》: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书中宝玉也说这是传说,但他说“今儿却合我的心事,借他一用。”

      宝玉把宝钗的替身金钏儿当作洛水之神来祭奠。

      《洛神赋》中有一句:南湘之二妃。这是指娥皇和女英。而《红楼梦》中湘云给黛玉取名潇湘妃子时就是拿娥皇、女英哭竹成斑为理由给她取名的。

      《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凌波微步”这样的画面是不是也和冒襄在《影梅庵忆语》中回忆董小宛穿着薄如蝉纱,洁比雪艳的桂宫霓裳偕登金山被众人指为仙人的场景很像?冒襄特意写这一幕应该是有理由的。

      书中更是借茗烟跪拜的举动和他说的话来暗示被祭奠的人的特殊:人间有一,天上无双,极聪明极俊雅的一位姐姐妹妹。

      而不是普普通通的一名丫鬟。

      因为这段故事,若荷突然读懂了《芙蓉女儿诔 》中那句:素女约于桂岩,宓妃迎于兰渚。

      看字面,和素女约好了在桂岩见面。最终,在兰渚迎接宓妃。

      素女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擅长鼓瑟的女神,《史记·封禅书》:“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瑟原本有五十弦,因为素女弹得太悲哀,太帝改成了二十五弦。李商隐那首《锦瑟》,开头就是问:锦瑟无端五十弦。

      “桂岩”的出处应该来源于《长生殿》,它的结局部分描述了唐玄宗和杨贵妃八月十五相约于月宫“桂阴”下。

      “兰渚”的出处是公孙乘的《月赋》:“鵾鸡舞于兰渚,蟋蟀鸣于西堂。”“兰渚”是水中的绿洲。

      《影梅庵忆语》中也写到了《月赋》:

      姬最爱月,。。。语余曰:“吾书谢希逸《月赋》,古人‘厌晨欢,乐宵宴’,盖夜之时逸.月之气静,碧海青天,霜缟冰净,较赤日红尘,迥隔仙凡。”

      董小宛提到的《月赋》却是南朝宋辞赋家谢庄所写的一篇文章,写了曹植与王粲月夜吟游的故事,其中有:

      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

      所以,作者和董小宛曾相约在八月十五的桂树下,现在,他盼着能够在水边绿洲等待成为洛神的小宛来和他相会。

      一个金钏儿就暗藏了这么多的内涵,整本书有400多个有名字的人物,作者真是太了不起了。

      2)譬如贾芸和小红,贾蔷和龄官都在暗示宝玉和黛玉。

      3)譬如蒋玉菡谐音“将玉含”,“菡”字意思又是指荷花,他后来搬去住的紫檀堡又暗示了宫殿。

      4)譬如妙玉,自称畸零之人,畸零不就是皇帝给的香珠“瘠翎”的谐音吗?难道她也是黛玉分(fen)身?难道1654年庄亲王去世后,顺治也学唐玄宗把杨贵妃送到庙里待了两年后接回皇宫?这种事情估计不可能有任何痕迹留下来了。

      5)譬如李纨,最终凤霞披身是不是就是当年的徐灿呢?

      书中李纨说她作诗不好,但是诗社中她却是执掌人,看看她如何评论众姐妹诗句:

      李纨笑道:“等我从公评来。通篇看来,各有各人的警句。今日公评:《咏菊》第一,《问菊》第二,《菊梦》第三,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恼不得要推潇湘妃子为魁了;”

      如果不是她评得有理有据,别人会服气吗?

      书中她唯一一首诗是大观园“文采风流”的匾额诗,难道真的象她说的是“不会作诗”吗?

      秀水明山抱复回,风流文采胜蓬莱。绿裁歌扇迷芳草,红衬湘裙舞落梅。
      珠玉自应传盛世,神仙何幸下瑶台。名园一自邀游赏,未许凡人到此来。

      整首诗工整、对仗、押韵、流畅,还引用了一连串的典故,而且全部都与《长生殿》有关。

      所以她的不会作诗,其实是她晚年“不想留一字在人间”。而作者写作时候,她的状态就如文中守寡的李纨早已“心如‘槁木死灰’”

      她的判词“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不就是指陈之遴被贬东北沦为别人笑话吗。

      6)譬如薛宝琴的十首诗,每一首都是一段历史,一个背景故事。

      作者的才情真是时时让人拍案叫绝。

      7)最后,就是贾母。

      贾母是书中的老祖宗。在作者的描绘中,贾母很懂音律、美学。

      她带刘姥姥去黛玉房间时,就建议把绿色的纱窗换成茜纱,以衬托窗外的绿竹。赏月时建议:“音乐多了,反失雅致,只用吹笛的远远的吹起来就够了。”

      但是和黛玉一样,她的年龄也出现了矛盾之处。

      书中第七十一回描绘了贾母八十大寿的情景。时间表上,这一年已经是第17年,往上看第15年,贾母宴请刘姥姥时,问刘姥姥年龄,刘姥姥忙立身答道:“我今年七十五了。”贾母向众人道:“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健朗。比我大好几岁呢。我要到这么大年纪,还不知怎么动不得呢。”所以贾母肯定要比75岁小好几岁,但是两年后,她却80了。

      而且搞错的不只年龄,还有日期。

      贾母的八十寿辰,正日子是八月初三,从七月二十八就开始在荣、宁两府齐开筵宴,直到八月初五,整整七日。

      但前面宝玉生日的时候,众人聊起大家的生日来,探春忽然说到了众人的生日,她只举例了一到四月间,其中有一句“过了灯节,就是老太太和宝姐姐,他们娘儿两个遇的巧。”(如果按娘儿俩理解,这里的老太太会不会是薛姨妈?但薛姨妈在书中三十六回中也提到她生日,是在贾政八月出差之前,所以又不可能是薛姨妈)

      这里探春指贾母的生日是在元宵后。

      为什么?这么一篇恢弘大作作者都驾驭住了,千丝万缕都理得清清楚楚,书中这么重要的人的年龄和日期却搞错了?

      所以,作者的意图很明白,用贾母的八旬与小说的八十回来关联。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4898900/53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