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

作者:六明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三十四章 戏中


      任泽行前面领路,金德文跟着,随后是赵春雨他们。众人没有再看其他的陶瓷展品,径直来到展区的中心位置,只见这里的玻璃柜旁边围着一圈人,不用说,玻璃柜里应该就放着本次展览最重要的展品:元青花云龙纹罐。
      这时正好有一些人离去,留出空间,让他们刚好看到这件闻名已久的展品,只见玻璃柜里这件瓷器既不像单色釉瓷器那么质朴内敛,又不似彩瓷那样五彩斑斓;画面当中的游龙好似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自由驰骋。器物表面青白两色之间交相辉映,散发着古朴而又灿烂的光彩。
      赵春雨他们瞬间就被青花瓷器独有的魅力吸引,看着,感受着。郑东来关心的是价格,可是当他习惯性地往下看时,除了关于元青花云龙纹罐简单介绍外,并没有像其他展品那样标注市场参考价格。他当然不会问任泽行和金德文,而是问赵春雨:“赵哥,这个怎么没有价格?”赵春雨当然也不会知道,摇摇头:“不清楚。”
      旁边的任泽行微微一笑,开口道:“赵先生、陈小姐,看来你们对古玩尤其是瓷器了解不多。”
      赵春雨依然没有任何表情地说:“是的,任医生,我们几个可能就李姗姗了解一些,正想请你帮我们介绍一下。”
      “哈哈。”任泽行优雅地轻笑:“有朱大师在,我就不班门弄斧了。”随即对另一边的一个年仅50岁的、前脑门头发稀疏的、穿着黑色对襟装的中年男人轻声喊道:“朱大师。”
      朱大师正拿着放大镜细细看着展品,没有注意到对面的任泽行的呼喊。任泽行领着众人绕到玻璃柜对面,走到朱大师身旁,再次尊敬的轻声叫:“朱大师。”朱大师闻言抬起头:“哦,泽行,你来了啊!”
      “嗯,展会就剩今天最后一天了,来凑凑热闹。前几天工作实在是忙抽不开身。”任泽行解释了一句。
      “嗯,看看吧!机会难得啊!”朱大师点点头。
      “是这样,我这几个朋友——”说着用手掌示意了一下赵春雨他们:“平时对古玩不怎么了解,刚好碰到朱大师您,您看,方便的话和我这几位朋友介绍介绍这件元青花。”
      赵春雨他们连忙开口:“麻烦了,朱大师,谢谢您了。”
      朱大师点点头,没有立即开口,而是又回头看了一会儿元青花云龙纹罐,似乎在思考怎么对完全不理解的人介绍。这是围在这件展品的其他人呀把注意力转向这边。
      少倾,做足了功夫的朱大师开口:“元青花,顾名思义,当然是元代烧制的瓷器。虽然元代只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短短的九十多年,但是毋庸置疑,元代瓷器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尤其是青花瓷的烧制成功,在中国制瓷史上是划时代的成就,它的出现结束了宋代陶瓷“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审美取向,使传承百余年的中国制瓷业中的刻、划、印花等传统装饰技法迅速被彩绘所取代,彩绘瓷器也成为了市场上的主导产品,抢占了青、白瓷的绝对统治地位。青花瓷器以其优美的色调和丰富的装饰纹样,自十四世纪创烧以来就深受古今中外人们的追捧,它是汉族文化、蒙古文化、□□文化的完美结晶,直到今天仍然在继续烧制,它是我国种类繁多的瓷器品类中沿袭时间最久,产量最大以及最具民族风格的一个品种。”
      说到这里,朱大师停顿了下来,似乎在给众人留下品味中国辉煌历史的时间。任泽行把自己袋子里的依云矿泉书拧开,递给朱大师:“大师,喝口水,润润嗓子再讲。”
      朱大师摇摇头:“不用,你自己喝。”任泽行没有坚持,自己喝了一口。旁边金德文看看手表,脸上似乎有一丝不耐烦的表情。
      “可是,元青花在明、清两代中的官、私文献中均甚少提及,使得这种鬼斧神工的艺术品在500多年间都未曾得到过足够的重视,学术界一直普遍存在着元瓷粗、元瓷少的偏见。因此在一般陶瓷文献的记载中,多倾向于重宋轻元,甚至有将元瓷误作宋代或明代的现象。”
      “说起来惭愧啊!老祖宗的宝贝后人却不识货,元青花被世人所知并大放光芒还是外国人的功劳。”朱大师很是叹息了一阵,然后继续开口:
      “直到上世纪二十年代,英国人霍布森发现了带有至正十一年铭款的一对青花云龙纹象耳瓶。至正是元朝第十一位皇帝元惠宗年号,至正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351年。霍布森在杂志上发表文章对它进行了详细介绍,人们才开始意识到有元青花的存在。但是霍布森的发现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学术界很大的反响。又到了上世纪50年代以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的波普博士以此瓶为依据,对照伊朗阿德别尔寺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托普卡比博物馆所收藏的元青花瓷器,在造型、纹饰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对比研究,先后发表了系列文章对元青花进行详细介绍。”
      波普博士以“至正十一年”铭青花云龙纹象耳瓶为标准器,发现了一批与之相似的青花瓷器,称作“至正型产品”,它们被认为是中国景德镇在14世纪中期生产的成熟青花器,即元代晚期。由此世人才对元青花的研究进入了高潮期。随着国内外的考古发现不断增多以及传世品不断被发现,元青花出现在了各大博物馆的展厅里供人们欣赏。”
      “元青花瓷器藏品我们中国并不是最多的,世界上馆藏最多的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托普卡珀博物馆和伊朗德黑兰考古博物馆。”说到这里,朱大师又是轻叹了一口气。
      “这是为什么呢?”陈超似乎完全被朱大师讲述的元青花历史吸引了,禁不住出声问道。
      “景德镇生产的元青花虽然至今已有超过650年的历史,但是由于烧造伊始就是作为贸易商品远销海外的,因此在国内的留存数量极其有限;再加上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没有认识元青花的价值,保存和传承也就不那么重视,因此元青花留到今天的就更少了。所以出世一件,都是轰动古玩界的事情。像这件——”朱大师指了指元青花云龙纹罐:“器型这么完整,尤为珍惜,估计这次拍卖会,港澳台地区,欧美国家的大收藏家会过来不少。”
      “你们大家再看看这件器物有什么特点?”朱大师似乎是饶有兴趣地考大家,任泽行依旧微笑着,金德文强忍住不耐烦。
      “我以前偶尔在网上看到,似乎国家博物馆也有这么一件?”赵春雨想起以前的记忆,不确定地问。
      “哦?”朱大师有些意外地看了一眼赵春雨:“看来你平时还是对元青花有些关注嘛!”
      “浏览新闻顺便瞅了一眼图片,有些印象。”赵春雨实话实说。
      “年轻人不错,记忆力很好,不像我,才50出头,记忆是越来越差了。”朱大师倚老卖老。
      “那你说说这件云龙纹罐,随便说,想到什么说什么。我再补充。”朱大师似乎真的想考考赵春雨。李姗姗和陈超都用鼓励的眼神望着赵春雨。
      “我真的不懂,只是感觉这件器物与我在网上看到的那件相比,纹饰和花色都几乎相同。其他我也说不出来什么了。”赵春雨凭着记忆和眼前的器物比较了一下说。
      “嗯,能看出相同,已经很不错了。据我判断,这件就是和国家博物馆那件同一个时期烧制的,甚至很大的可能是同一个窑同一批烧制的。”朱大师一语惊人。
      旁边的人听到朱大师这句话,立即有人在手机上发着什么信息,还有的人离开打电话。
      “国家博物馆馆藏的那件元青花云龙纹罐高29.5厘米,口径21厘米,底径18厘米。而这件呢?仅仅是矮了0.5厘米,其他尺寸都一样。”朱大师首先是介绍了两者之间的区别。
      “你们看,这件元青花造型丰满,端庄大方,主体纹饰为海水龙纹,釉质光润,笔触有力,青花苍翠浓艳。经过与国内外基金会、博物馆所藏元青花器物反复比对,我认为这是一件元代后期江西景德镇生产的一件标准“至正型产品”,不仅如此,元朝这一造型的青花罐多以人物故事、缠枝牡丹、鱼藻纹等题材出现,而以云龙纹作装饰的元青花的在国内外博物馆藏品中非常稀有,因此它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朱大师最后给了这件元青花很高的评价。
      周围的一开始发信息的人,早就打开手机的录音功能直接录音了。朱大师当然也发现了,他只是瞅了瞅,并没有阻止。任泽行更是越发笑得春风得意,似乎还露出一丝神秘。
      大家似乎被朱大师的结论惊到了,又像是在回味朱大师的这一番话,都沉寂不语。
      任泽行满意极了,哈哈,要的就是这个气氛啊,唯一的遗憾就是缺最后一刀啊!他看看周围的人似乎都在盯着器物看没有开口的意思,金德文心不在焉,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又犯花痴了!任泽行内心暗骂,正当他准备亲自上阵的时候。

      “那大师,这件宝贝究竟值多少钱呢?”一个声音适时补刀,问出了最后也是最关键的问题。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4825695/34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