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如何界定刻板行为?
  在写上一章的时候,我想起了当初在学校遇到的一件事,一件让我很困惑的事?

  早上家长送孩子入园,布布测完体温后和妈妈告别,他不会说话,嗯嗯了两声,轻轻拉了拉妈妈的衣服,妈妈顺势蹲下,他温柔的吻了吻妈妈的头发。

  一位从业5年的男老师问,布布总是这样吗?妈妈说在家里偶尔也会这样。老师说:这是刻板行为,要进行纠正。

  若从我的感受来说,那一刻很温馨。孩子不会说话,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所以用这样温柔的方式和妈妈告别,这是他们的默契。

  我见过类似的情景,那个女孩是突然跑到你身后,闻一下,或者拍一下你的发尾,然后迅速跑开,两者给我的感觉并不相同。

  这让我很困惑,如何界定刻板行为,所有的刻板行为都需要进行纠正吗?

  刻板行为是指无明显目的的、不变的、以固定频率反复重复的,无任何功能效果的简单行为。但概念是固定的,人的思想和感情是灵活的,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界定方法。

  那位老师觉得这是一种刻板行为,需要纠正;另外一位老师会觉得那是一种自我刺激,通过闻头发这样的行为满足他的嗅觉刺激;而我觉得那是一种情感的沟通,布布只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和妈妈告别,就像我们和朋友分别时说拜拜一样。

  倘若按照老师所说,这是刻板行为,或者自我刺激,那必须进行纠正吗?他会去闻所有人的头发吗?他会在任何场合都去闻吗?还是只发生在特定的时刻,比如妈妈来接他的时候,和妈妈分别的时候,遇见曾教过他的老师时。我们需要辩证的去看待这个行为,或许在某些时候它的确是刻板行为,但至少在我所列举的这些时刻,它不应该被称为刻板行为,而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我不喜欢用纠正这个词,那意味着否定,而强迫改变的过程必定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不论对孩子来说,还是对家长老师来说。我更愿意称它为引导,引导孩子在这个过程中用语言来表达,想你(妈妈我想你),再见(妈妈再见),不分开(妈妈我不想分开)。或者可以用其他动作代替,挥手拜拜,拥抱,任何合乎情景的行为都可以。

  如果一种行为,不会伤害到其他人,不会伤害孩子自身,那我们可否容许它存在,不因为它与我们不同而排斥。

  我不曾伤害这个世界,世界可否善待我。

作者有话要说:
刻板行为是指无明显目的的、不变的、以固定频率反复重复的、无任何功能效果的简单行为。
以上刻板行为的概念来自文献《园艺疗法对自闭症儿童刻板行为干预的研究实践》。
←上一章 下一章→
以上显示的是作者精选展示的最新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作者精选评论, 请点击这里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