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
很早写的随笔,以搏君子一笑而已……
内容标签: 都市

搜索关键字:主角: ┃ 配角: ┃ 其它:

一句话简介:很早写的随笔,以搏君子一笑而已

立意:立意待补充

  总点击数: 15399   总书评数:66 当前被收藏数:169 文章积分:11,194,976
文章基本信息
  • 文章类型: 随笔
  • 作品视角:
  • 所属系列: 杂文
  • 文章进度:完结
  • 全文字数:2635字
  • 版权转化: 尚未出版(联系出版
  • 签约状态: 未签约
  • 作品荣誉: 尚无任何作品简评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多伦多印象

作者:施定柔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 1 章


      大学时曾读过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的名著《看不见的城市》。那时候我住在人口密集的商埠武汉,卡氏的那些如梦幻般在空中飘浮,闪着神秘蓝光的城堡使我惊叹不已。多年以后,我来到加拿大,偶尔在图书馆的角落里翻到一个画册,里面的照片居然有一截战国时期都城的地下水管,形状是那样的精致优美。想象中的城市和被历史掩埋的城市竟也如此相同。

      一搬到多伦多时,我们就住在一个华人聚居的城区。原因很简单,在国外呆了数年,饮食习惯依然保持着纯中国特色。面包一吃就痛苦万状,如果连续吃上一天,情绪就会莫名地低落。在武汉训练了来的肠胃,非辣不食,炒菜时以涕泪交流为欢。住进公寓里才知道,并非只有中国人才保持着自己的特色,墨西哥的辣椒更辣百倍。那种辣椒样子文雅,不小心吃上一口,顿觉胃肠胶痛。印度人爱吃咖喱也就不说了。他们的中餐通常就是咖喱炒米饭,有时加一种绿色的东东,是把青菜搅拌成粉状再拌入饭中。有一次有一位朋友请我尝过,味道实在是不敢恭维。西腊的烤肉串颇似国内的羊肉串,味道却一点也不差。到了城市的中心,各式各样的饭馆齐全。中餐、韩餐、日餐比比皆是。洋人对中餐的爱总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学校中午停在图书馆门口的餐车,饭菜的质量完全无法和武汉最差的盒饭相比,价格上却一点也不含糊,老外们还排长长的队。

      我所在的大学离多伦多市的正中心很近,出门两步就是唐人街,转个头就市政府大厦。唐人街房租便宜,我的不少同学便住在那里。一进去的感觉和汉正街完全一样。扑天盖地的小商品,任何中国东西,只要你想象得出,那里都有,而且还便宜。街道的标牌,上面是英文,下面是中文。这里香港移民多,似乎保留着更传统的国习。重要的街名全有相应的中文名字,比如SHEPPARD AVENUE就叫“雪拔大道”。SCARBOROUGH就叫“士嘉堡”。各种中文报纸干脆连英文也省了,只写“公司地址,士嘉堡雪拔大道N号云云。”让初到要找工作的新移民读了一头雾水。

      多伦多的华人早已多得司空见惯的。记得有一回我请一个加拿大人替我改论文,她没有见过我,就约我在大学图书馆二楼咖啡厅见面。问我什么特征。我说,好认,我是中国人。她马上说:“开玩笑?在那种地方如果你不是中国人我还有更有希望认得出你来。”打电话时我正在二楼,回头扫一眼大厅,发现果然有一大半学生都是东方人。当然同样是黄皮肤,许多华人后裔并大懂中文。我在大学里帮着老师教大学一年级的中文课,会一点中文的学生,造出来的句子让人听了比完全不会的人更加别扭。比如:“我吃饭在一点钟。”“今天没有学校(其实是‘今天不上学’)。”之类。改作业时,要么把“外婆”写成“外皮”,要么把“老师”写成“老帅”。但他们都踊跃地要求立即跳过拼音部分,直奔充满神秘色彩的汉字。

      象世界上所有的大城市,多伦多有令人头痛的交通问题。同样是进城区,早上七点钟出发和早上九点钟出发可能会在同样的时间到达。一下大雪,高速公路堵得更加厉害。但大家似乎早已磨练出了好脾气,不争道,也不乱按喇叭,大家都乖乖坐在车里听收音机。这种精神在今天八月的那场罕见的大停电中发扬得淋漓尽致。在没有交通灯情况下,多伦多人象往常一样一丝不苟地遵守着交通法规。有不少人义务当上了交警,烈日炎炎之下站在十字路口,满头大汗地指挥着四面的车辆。大家也全都听从他的手势,还满怀敬意地把一瓶瓶汽水放到他的身边。就这样,夜晚时分,四处一片黑暗,却同样是一片安宁。

      多伦多的地铁别俱一格。高峰时刻,每两分钟一班,我每天都乘它上学。总的说来,车厢里没有什么花哨的东西,是朴素的红绒布椅,坐客大多数都捧着报纸。报站名的方式也远不如国内那么讲究,从没有说过“前方到站某某处,到站乘客请下车。”之类的长句。永远只有一个词,也就是站名。报站的方式也属于毫无感情的那种。我父母初来时,很为这种方式惊异,后来也就习惯,反觉罗嗦不美。各个地铁车站虽属同一条线路同一个公司,每一个站的风格却几乎全不相同。各贴各的壁砖,各做各的坐椅,连垃圾桶的式样都各不一样。长而久之,不用听广播,只看窗外的图砖便知到了哪一站。最有趣的是某区治安不佳,致使该区车站多次发生殴斗事件。那车站便终年播放古典音乐,“以示镇静之意。”

      初来多伦多的人通常喜欢在市中心的大街上走一走,气度宏伟的冰球馆到了赛季万人空巷。加拿大人是冰球的故乡,打冰球,看冰球几乎是他们的生活之一。记得有一回有一个中年男子在一个网站上宣称自己“虽学滑冰有多年之历史,然某一基本技巧尚未掌握,恳请网上专家指导云云。”立即招来一片骂声:“此君年过四十,而不谙滑冰之道,已属难以原谅,居然还敢在公共网站里把这一羞耻说了出来,实应报告加拿大政府以取消其公民资格云云。”如果多伦多的“枫叶队”赢了一场,球迷们便会开车游街,鸣笛相庆。我对体育一向不关心,到了和多伦多人谈冰球时也不得不变得小心翼翼,生怕说错了一句话。

      温和可爱的加拿大人总觉得自己对中国了解不少。我的同学教大一学生的“中国文明”课,洋学生都争着说自己有多么了解中国,仔细一问,他们大多只知道“熊猫”和“功夫片”。至于中国人认为人人都应该知道的长江黄河,他们连朝哪边流都不清楚。当然就算知道得这么少,就讨好中国人而言也已足够。在某区华人聚居之处,一到了选举的时刻,洋侯选人不惜远赴中国,只为拍一张怀抱真大熊猫的照片,四处发散,投票时果然大得便宜。不过,那句“你好”却是有不少人会说。特别是图书馆门口卖热狗的师付,咖啡馆里煮咖啡的小姐,一见老中,来一句地道的“你好”,让你感动得热泪盈眶,接下来您就掏钱罢。至于各大商场更是熟谙此道,广告之下加中文是司空见惯,不少销售员都要求双语。银行就更不用说了,一进大厅,你总会发现至少有一个出纳的胸牌上写着“国语,粤语”。提款机上也可以选择全中文显示。我有一位朋友是大厨师,英文认不全二十四个字母,在异国他乡居然也有房有车,生活得很好。全靠着温和的加拿大人对“来来自全球各处的居民”的照顾。有不少新来客英文程度很差,养老院里七八十岁的老头老太太,走都走不动了,还自发组织起来,把新移民招呼到自己家里,无偿为他们补习英语。

      海德格尔曾在他的著作中比较过“居住”的概念。他认为人总是生活在一个空间里。但生活的方式却有不同。一种只是在某一空间里孤独地存在,人本身并不与其它的人和事发生联系,这只能算是“居住”。另一种是自己在空间中建立各种联系,使身心俱有所属,这才是真正的“栖居”。由此说来,多伦多果然是可以让华人栖居的地方。
    插入书签 

    ←上一篇  下一篇→
    作 者 推 文


    结爱:南岳北关
    结爱第三部



    结爱:犀燃烛照
    结爱第二部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44764/0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