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宠妃

作者:烟花赏期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长安世家


      入夜后,星辰满天,如镶了珠宝的天幕笼罩着荒芜的大漠。气温骤降,冻得赶车的老头儿都拱肩缩背的。鲜有人会在入夜后继续在荒漠上赶路。此时威胁旅人的不仅是低温,还有野狼。远远的,只见绿幽幽的兽眼陆续跟随大半个时辰了。
      老头儿一边驱车前行,一边不住回头张望,直到玉门关的城楼已经彻底被浓墨般的夜色遮掩。他这才勒了缰绳,急急返身入马车内,低声喊道,“右贤王,你还好吧?”

      擎起风灯一瞧,却看到那装作病弱少年的南宫诀浑身颤抖,牙关咬紧,脸色煞白,豆大的冷汗从额头滚落下来,眼睛都快翻白了。老头儿急忙从怀里掏出一颗药丸,硬塞进他嘴里,又在他双颊和后背上拍了拍,让他不管如何咽下去。又搂住他用体温给他取暖,好一会儿,南宫诀才缓和过来。喘气顺了些,脸色也好了点。

      他对老头点点头,说,“张行,接着赶路。但不要走官道,谨防和上官晏碰上。”
      “是,右贤王。”张行恭顺地答道,回身接着赶路,那几只野狼仍然紧紧相随在离马车一段距离之外。
      连留在楼兰的匈奴也没有想到,他们的右贤王南宫诀,竟然扮作一个重病的汉人少年,只带了一个汉人随行,悄悄混入了玉门关内。

      他自恃面貌随了汉朝公主母亲,又收买了一个因为当年张骞在漠北之战中带错路被贬为平民从而被连累的亲属,了解了张家的一些情况,假扮了张骞侄子家那位早就暴毙关外的小公子,来到了玉门关。
      张行一边赶路一边说,“右贤王果然机智过人,进关前服了半粒诛心丸,否则只靠颜面上的装扮,恐怕瞒不住那守兵—谁料到他们居然会来把脉。只是这诛心丸毒性毕竟大,若是多耽搁会儿,恐怕有性命之忧。”

      刚刚恢复过来的南宫诀却只是淡淡地说,“上官晏手下绝无傻子,否则匈奴人早就混进去一个军队了。汉人有句俗话: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他回头看了看后面跟随的野狼,说,“快到敦煌的时候,丢些吃食下去,别让它们跟着,免得被人看到生疑。”
      张行诺了一声。

      鸡鸣时分,上官晏已经从敦煌出发回玉门关去。走不多远,他在从敦煌回玉门关的官道附近,发现有野狼在逡巡。这大漠中有狼群生存,就像匈奴人一样,出奇顽强地能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它们也像匈奴人一样,只要盯上了猎物,通常会紧追不舍。

      但这几只狼却并没有追踪上来,而是在某一个地方附近转悠。上官晏觉得有些奇怪,放慢了驱驰的速度,也没有吸引狼群。他忍不住靠近了点,极目眺望,发现狼群转悠的地方,似乎有些碎肉渣残留在地上。他思索了片刻,不禁喃喃自问,“有人经过?丢以食饵摆脱了?”

      他朝四周张望:此处是连接玉门关和敦煌的唯一官道,有任何人经过,说明是从玉门关过来的。玉门关有东西来往客商并不奇怪,可是最近一段时日,气候恶劣,匈奴猖獗,来往的客商寥寥无几。不知是何人如此大胆,而且又是在他不在玉门关的时候通关。他心中有一种异样的感觉,但说不出是什么原因,只能策马赶回玉门关去。

      一来,一往,交错。
      而领先在前的楼兰王子出使团却浑然不觉。
      离开敦煌后,独孤稔跟着尝归等人,又陷入了漫漫的长途跋涉。但敦煌过后,有郡守派兵护送,又有马车乘坐,一路安枕无忧,而大汉的地界也不再那么荒芜。

      起初山区人烟依稀散落,但平原地带渐渐连绵,村庄一个接一个出现,城镇越来越多。不仅人烟鼎盛,而且居住地区越来越热闹。所有的吃穿用度,越靠近长安,越精细讲究。随着行程的缩短,所有人的心中,那曾经飘渺如天际浮云的海市蜃楼愈来愈清晰愈来愈纤毫毕现:一个他们生平从所未见的繁华都市,一个四海之内皆仰慕向往的强国之都--
      长安!

      据说汉高祖定都长安,因其不仅位于关中,而且左有崤山和函谷关,右有陇山和岷山,西南北三面有险要的自然屏障,关中又是高祖的根底,定都于此,攻守皆是便利,方可长治久安。
      后来重臣萧何又建未央宫,借龙首山地势高处,巍峨壮丽重威天下,令四海臣服。

      这一路走来,人人都痴迷于关于长安关于大汉皇宫的传说。随行的敦煌士兵和楼兰人也混熟了,时不时趁着停歇间隙,讲些长安和未央宫的传闻。据说那未央宫,整个宫殿都贴着金箔,墙上都镶着碧玉,地砖上嵌着夜明珠,一到夜晚,宫女们都不用掌灯,就可以借着明珠的亮光四处行走,冬天也不需要熏暖炉,借着碧玉的暖意就可度日……

      “哇,那未央宫岂不是比天上还要好?”羌裕听到这里,忍不住插嘴。
      正在绘声绘色讲述的小士兵瞪了她一眼,“那未央宫本来就是皇上住的地方,皇上是谁,是天子,天子住的地方,当然和天上一样了。”
      安丰拍了拍羌裕的头,“哎呀,你别插嘴,听他说下去嘛。”她的眼睛亮晶晶的,憧憬地眺望着车窗外。

      她们一路行来,地势越来越高,道路却越来越平坦。一路上马车川流不息,百姓三两成群,擦身而过。天气也凉爽起来,已是初秋,道路两侧农田丰饶,村落人口密集,炊烟袅袅,一派和乐的生活景象。
      每次车马停歇的时候,她们都央求郡守的护卫,让她们下来在附近走动走动,摘摘野花,洗漱脸面,不时地站在开阔处眺望。

      某一日,天气晴朗,他们下了马车,呼吸着清爽的空气,照旧朝东方眺望时,看到有两座高高的城阙在远处的云雾里若隐若现,所有人顿时精神振奋,欢呼雀跃,
      “长安,我们来啦!”
      原来,他们且行且听,通过汉人翻译,那个热心的小士兵,了解了不少长安的生活和大汉王朝的情况,对这个富饶的国度越来越感兴趣。从汉人翻译那里得知,大汉皇帝居住的未央宫前,有两座高耸入云的城阙,在很远的地方都可以看到。所以看到城阙,就说明,他们到长安了。
      长安,终于到了!

      此刻,被他们仰望的未央宫里,宣室殿内,大汉皇帝刘彻身着黄色常服,免了冠带,看似闲散地倚靠在锦垫上。他面前跪坐着玄色朝服配高冠的几个重臣,屏息静气,都盯着刘彻案几上一张薄薄的绢布。这是上官晏从玉门关派人快马加鞭马不停蹄送来的秘密奏折,刘彻已经翻阅了几次。
      在那份用上好的绢布为底书写的奏折里,上官晏直言不讳,楼兰王子出使大汉一行,目的不简单,请皇上仔细审查防备。

      “你们怎么看楼兰国送质子来一事?”刘彻算着日子,知道楼兰出使团也该到了。
      诸臣都沉吟半晌,面泛难色。除了大司马大将军卫青因病在家休养,左相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光禄大夫霍光、金日磾等人都在。
      “楼兰国一直做墙头草,对大汉从未忠心,不诚恳交心。”桑弘羊说。
      “可楼兰国地理位置实在太重要了。大汉绝对不能彻底失去楼兰的支持和帮助。”霍光说。

      显然,朝臣们的意见有分歧。
      此时,面白微须的左相上官桀说出了折中的办法,“微臣认为,对楼兰国送质子来一事,表面上总要热忱欢迎,但私下必须戒备。无论楼兰国安什么居心,有个质子在大汉,总是个可以威胁的把柄。”
      “不如先不要让楼兰王子进宫来,先安排在宫外暂住,明面上好好招待,但暗中派人仔细调查。”金日磾提议。
      刘彻点点头,觉得大臣们的顾虑十分有理,“把楼兰质子奉为座上贵宾,未免太抬举他了;但直接翻脸,更断了后路。”

      诸大臣商议完毕,从宣室殿依次退出,让刘彻有时间午休一会儿。其他人都心无旁骛轻轻松松地离宫返家了,只有左相上官桀一路心事重重,乘着装饰着金箔、用清一色高头大马拉的马车,穿过井井有条,道路平整开阔的内城,回到了自己丞相府上。

      门房打开吊着鎏金辅首门环的乌漆大门,上官桀跨进府门,迎面一览无余的是宽阔整洁的庭院,中央挖了个水池种着清雅的睡莲,四周配着泰山石的假山。庭院四面是用朱漆廊柱支撑起的长廊,通向正面的厅堂和后侧的内院,两侧则是厨房、杂物房、仆从房等。

      穿过长廊,走向正厅,厅面也是阔大的四方形,里面不仅有雕饰精致的案几和织锦软垫,还供着皇上手书的“寿”字竹匾,是今年年初他做寿时皇上亲笔题写了赏赐的。内院的厢房井然有序,内院的花园里种着一些他搜集来的或者臣下送的名贵花草,还有泥塑描金绘彩的小摆设装点着。

      无论他走到哪里,穿着清一色短褐的仆从或者素色襦裙的侍女垂首侍立各处;而内院里走出了夫人和长子,以及被奶娘抱在怀里刚出生不久的小孙女,纷纷向他微笑问候,“相爷回来了。”
      整个丞相府肃静、安适,可上官桀却忍不住唉声叹气:这是一个多么好的家,可惜还有个浪子不肯归家。
    插入书签 



    作者有话要说:
    今日上榜,加更一章。求收藏求评论求推荐。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4184700/18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