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赋

作者:南柯子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杜诗二首杂感


      近日翻阅萧涤非先生选编的《杜甫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一书,其中许多诗篇都是自幼熟读成诵的,此时重新拿起,如同见到老友一般,感到既熟悉又亲切,毫无厌倦之意。不过也有极少数诗篇,有了与童年、少年时代不一样的体会。
      杜甫有一首七言绝句,标题就是《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此诗早在多年前就入选小学语文课本,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当我再次品读时,觉得此诗有很强的画面感,能够传达出作者的一腔喜悦之情,不过整首诗像一盘散沙。假如有一个画家描绘诗中之意,他很可能会画四幅画:两只黄鹂在春天新绿的柳条间鸣叫;一行白鹭队列整齐地展翅飞向湛蓝的天空;从窗口向岷山望去,但见千年不化的皑皑白雪;而停泊在门口的航船,则可以流向万里之外的东吴。画家至少得画两幅画吧,因为前两句较为清新,像是描摩初春之色;后两句则异常厚重,更像刻画严冬之景,前后分裂相当严重。倒不如另一首名气没他大的出家人所写:“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慧开《禅诗》)诗中虽然春夏秋冬的风景都有,但被作者统一到一个整体中来——如果人没有那么多忧思缠绕心田,那么每个季节都将是人间最好的时节。
      起初我根本不敢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任何人,因为千百年来,诗圣的粉丝实在是太多了,只怕一人吐一口唾沫,就能汇聚成汪洋大海,把我给活活淹死。其实前人对此早有争议,明杨慎《升庵诗话??卷十一》说此诗是“一句一绝”,“不相连属”。明胡应麟《诗薮》也批评其为“断锦裂缯”。今人沈祖棻《唐人七绝诗浅释》倒持肯定态度:“此诗统一于诗人自己的形象中,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前两句写诗人的心境与景物融成一片,与物俱适,后两句是诗人触景生情,自抒客怀,有如《文心雕龙??神思篇》所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实在是一首好作品。”一首诗创作出来,就不是诗人自己的了,读者会从各自的角度作出种种解释,甚至误读。我们既不能起杜老夫子于黄泉之下问个究竟,我也只能忠实于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了。
      还有,首句的“个”字也让我费解。恕我孤陋寡闻,表述鸟儿的量词,我只听说过“只”,没听说过“个”。假如小学语文老师出题考学生,两( )鸟儿,你在括号里填“个”字,老师肯定打个大大的×,没准还教训你一顿,怎么搁杜甫这里就是神来之笔了呢?(还有人专门写文章论证此字用得极佳)古人作诗作文,一般省略量词,比如一马当先、一石二鸟、三妻四妾、三头六臂、七手八脚等等,只有极少数情况下用量词,比如学富五车的“车”字。杜甫在首句强加“个”字,大约是为了与次句的“一行”相对吧,似有拼凑之嫌。当然,从音韵的角度来看,“个”比“只”读音更响亮、更悦耳,而且更符合平仄的规律,可就是字面上解释不通,这不是“削足适履”么?
      杜甫还有一首七言古诗《蚕谷行》,最后两句为:“不劳烈士泪滂沱,男谷女丝行复歌。”明明通俗易懂的“男耕女织”他偏不用,非得精心雕琢为拮屈聱牙的“男谷女丝”,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这种文字游戏斧凿痕迹太明显,最初或许会起到陌生化效果,但除了让人感到有点新鲜之外,并不能升华作品的艺术水准。《秋兴八首》与《咏怀古迹五首》同样是组诗,前者但觉华美凝重,像一位即将出席盛大庆典而严妆的老太妃,看得出是惨淡经营之作,似不如后者来得流畅自然。真正高明的诗人,是深谙诗的韵律,却不囿于韵律,而不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径须”般的搜索枯肠。
      入选初中语文课本的古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讲的是一个秋天的傍晚,狂风将诗人所住屋顶上的茅草卷走,有的挂在树梢上,有的沉进水塘里,剩下的被一群顽童抱到竹林里戏耍。当夜大雨如注,屋里没有一处可以落脚的地方,一家老小只能在漫漫长夜中哀叹到天明。诗人在结尾处推己及人,怀着美好的愿望深情地写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假如诗写到这里结束,就很完美了,最后的“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纯属蛇足,我却不敢苟同。杜甫的忧国忧民之心的确令人高山仰止,但也没必要太高调、太跟自己过不去。要是天下寒士都有房子住,肯定不会缺他一个人住的。就算他愿意为了人民活活冻死,无辜的老婆孩子总不能跟着受牵累吧?
      况且,他要是真这么舍己为人,为什么花那么多篇幅在前文抱怨呢?这既不像遭遇泰坦尼克号海难,谁能登上座位有限的救生艇谁就活命;也不像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要是没人自愿拿血肉之躯去堵枪眼,后面就得付出更惨重的代价。他自己也是“天下寒士”中的一个,理应分到房子;甚至,只要是靠勤劳的双手和智慧所得,比其他寒士早一点住上高楼大厦,相信读者也不会眼红的。古人云: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向来是以贬义的面目出现的,似乎人只要为自己就是自私、就很可耻,必须狠斗私心一闪念,以我们现代人的目光来审视,未尝不能重新阐释。当自己与他人的利益不是尖锐对立的时候,即便是帮助他人,也不一定、更没必要搭上性命,因此我觉得还是白居易更像个正常人,他在为官期间做了一件新棉布衣,感同身受地写道:“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新制布裘》)
      我曾看到一则新闻,一个女护士已身怀六甲,依然坚守在地震现场连续鏖战几天几夜。她不爱惜自己也就算了,这样长时间进行高强度、高风险的工作,若是体力不支或者被磕到碰到,谁来对腹中的孩子负责?抗震救灾需要的是精兵强将,她去那儿碍手碍脚的,反倒占用更多宝贵的人力资源来照顾她。要是换个健康的正常人,至少手脚比她麻利点,说不定还能多救几个人呢!以前还经常在媒体上看到带病上班、带病上课、病倒在讲台上……的报道,均被树立为学习典型。发现疾病就得赶快治,别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成绝症,等恢复健康后继续工作,难道不比强支病体所作的贡献大得多?这类报道与杜甫的思想如出一辙。
      还是回到正题。窃以为,上述两首诗并非杜诗中最佳的。小学语文课本之所以青睐《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大约还是因为诗中有画,而且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气象吧;至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入选初中语文课本,或许是为他高尚的爱国情操所感动。清蘅塘退士从全唐诗五万多首中精选出310首,汇编成《唐诗三百首》一书,其中杜诗达38首之多,为全唐诗之冠,可见他对杜诗的重视程度,却并没有收录这两首,想必蘅塘退士也有自己的考虑吧?
      行文至此,若是有人认为我讨厌杜诗,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我对杜甫的《戏为六绝句》《丹青引》《蜀相》《咏怀古迹五首》《江南逢李龟年》等许多作品是相当喜爱的。他的诗读来雄深雅健,如老骥伏枥,尽管生活充满了苦难和艰辛,依然不屈不饶地负重前行,而且还有兼顾他人、兼顾天下的情怀,使读者从中汲取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他不是空泛地纸上谈兵,而是真正付诸实施。比如他晚年从瀼西草堂搬家至东屯,将草堂让给一个姓吴的亲戚住。那个亲戚一来,就把屋前的枣树用篱笆圈起来。有个寡妇向他诉苦,他当即委婉地劝亲戚:“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又呈吴郎》)杜甫对君主念念不忘,即使流落到夔州,他偶尔尝到一种用槐叶做的凉食,感觉味道很美,立刻想到“君王纳凉晚,此味亦时须”(《槐叶冷淘》),所以苏轼说他“一饭未尝忘恩”。皇帝的吃穿用度,有多少是他闻所未闻的,哪里用得着他来操这份闲心!杜甫在此虽然有些迂腐可笑,但还是挺让人感动的。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杜甫是无论穷通,都无时无刻不心系天下。鲁迅曾说自己“俯首甘为孺子牛”,可鲁迅在现实生活中一直有固定的职业,拿着不菲的薪资,而且很善于保护自己,在那个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年代,比起“左联”五烈士、萧红等满脑子革命浪漫主义的文学青年来,小日子过得还算滋润,我觉得这句诗用在杜甫身上才是名至实归。
      2018年3月30日于浙江农林大学衣锦图书馆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390111/29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