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文论

作者:南柯子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雍正夺嫡之谜


      少年时看梁羽生的武侠小说,清世宗雍正被描述成一个分外刻毒残忍的人物,他谋父逼母、弑兄屠弟。他治下文网严密,耳目极广,还拥有一种名为“血滴子”的利害武器,能够取敌首于千里之外,后被江湖女侠吕四娘割去首级……大约受通俗小说的“毒害”过深,一直以来,我对雍正的形象都很差,以为康熙当年的确是想传位给十四阿哥胤禵,而被其一母同胞的四阿哥胤禛篡改了遗诏,将“传位十四皇子”中的“十”字加了一横和一小钩,变成“传位于四皇子”。
      多年以后,我读到著名作家二月河的历史小说《雍正皇帝》,又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方得知民间传说与真实历史差别是那么大!《雍正皇帝》共分为《九王夺嫡》、《雕弓天狼》、《恨水东逝》三部。在第一部《九王夺嫡》中,小说围绕康熙的儿子们为争夺皇位各自拉帮结派,互相勾心斗角。康熙共有二十四个儿子和八个女儿,其中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太子)、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锇、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共九个儿子参与夺取皇位之战。其中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起先依附太子胤礽,太子失势后,胤禛与他撇清关系,自立门户,胤祥依然是他的死党;九阿哥、十阿哥和十四阿哥拥护八阿哥,十四阿哥后来也有私心,与八阿哥貌合神离。
      胤礽刚出生两个时辰,皇后赫舍里氏便因难产而死,康熙看着襁褓中的遗孤心中十分不忍,在她临终前许诺立胤礽为太子,皇后才放心地闭上眼睛。然而胤礽的声望才智并不是皇子中最出色的,都是龙子龙孙,一旦康熙百年之后,其他皇子又岂甘心俯首称臣?因此其他皇子不时暗中作梗,离间太子与康熙。其实这对父子之间的芥蒂是由来已久的,前上书房大臣索额图曾纠结太子一党,欲趁康熙南巡之机扶太子登基,后来索额图被圈禁高墙,太子之位勉强被保下来;康熙晚年勤躯已倦,把政事都交给太子,希望他能安/邦/定国刷新吏治,哪知他却处处揣摩圣意,惟恐出半点差错,令康熙十分寒心。因为康熙乃是雄才大略的一代圣主,哪里瞧得起这种庸懦无能之辈!胤礽的太子之位已危如朝露。
      胤礽素来行为不检,与康熙的妃嫔郑春华时常幽会,他随身所携的媚药被太医王柏龄验出,其实二人的私情八阿哥胤禩早已有所耳闻。康熙失意之余,带着妃嫔、皇子和大臣们巡幸刚刚落成的承德离宫。在此期间,胤礽依然按捺不住,去冷香亭私会郑春华,一天夜里,竟被悄没声息赶来的康熙逮个正着。
      胤礽回到清舒山馆,浑浑噩噩地度过了一个惊恐不安之夜。孰料当夜除了这桩风月孽债之外,还有一出不知谁操纵的兵变,胤礽的奶兄、承德山庄都统凌普携太子关防的调兵手谕,率领两千士兵于深夜擅闯行宫,幸亏被康熙的贴身侍卫张五哥识破。康熙召儿子们来到戒得居,辨认那道手谕的笔迹,几个人同时诬为十三阿哥胤祥的,胤祥就此与胤礽一同被圈禁。胤禔趁机进言处死胤礽,侍候胤礽的太监何柱儿又告发胤禔用魇镇陷害胤礽,康熙痛恨胤禔毫无兄弟之情,也将他圈禁。这是康熙第一次废太子。
      康熙紧接着下达推举新太子的谕旨,阿哥们和满朝文武立刻蠢蠢欲动。胤禛和胤祥出于对太子的忠心,还是保举胤礽;而九阿哥、十阿哥和十四阿哥则四处奔走,朝中大臣倒拉了大半举荐被誉为“八贤王”的胤禩。康熙直到此时才发现,八阿哥势力已经坐大到几乎难以驾驭,他深悔自己冒失地废掉太子,惟有复太子之位,才能息灭旁人的觊觎之心。因此被废黜半年之久的胤礽,复立为太子。
      岂知胤礽复位后,依然行事悖谬,毫无悔改之意。康熙发现山水长楼、烟雨楼、烟波致爽斋等十多处,均埋藏有魇镇自己“速亡”的符录;康熙又搜到内务府总管大臣凌普联合其他几位朝廷重臣歃血为盟,“共保太子,剪除异党”的誓书,凌普还供出待康熙返回时拦路劫驾的谋逆大罪。康熙勃然大怒,不得不二废太子。
      康熙自太子胤礽两次被废之后,决定不再立太子,他将默定继位之人,亲书金册,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一旦龙归大海,便拥立新君。他将暗中考察儿子们的德行才能,以免新太子再次成为众矢之的,为人所害。康熙一天比一天老,让谁继承大统,已成为他的心病。他经过长期仔细的观察,发现四阿哥胤禛和十四阿哥胤禵都相当优秀,难分轩轾,举棋不定,便询问布衣宰相方苞。方苞说出三个字:观圣孙,这样能保三代。康熙恍若醍醐灌顶,他想起胤禛的第四子弘历仪表非凡,才华过人,便不再犹豫,决意传位于四阿哥胤禛,而且命这个最中意的皇孙时常进宫,亲自调/教。
      康熙在驾崩前,使尽全身力气断断续续地说:“传!传四……四阿哥……”九阿哥胤禟故意说成“传十四阿哥”。康熙指着胤禟浑身乱抖,只说得“你……你好……”几个字便咽了气,与《红楼梦》后四十回中林妹妹临终前的话略有几分相似。作者将三阿哥胤祉、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锇的发难描述得惊心动魄,民间及后人的误会也是由此而来。
      康熙的传位遗诏现保存于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这份卷轴式遗诏长1.55米,宽0.8米,写在一张清朝皇室御用的明黄色宣纸上,以汉、满、蒙三种文字同时书写,根本不可能将“传位十四皇子”改为“传位于四皇子”,即使篡改了汉文的个别字句,也无法更改满、蒙两文。遗诏原文共1097字,其中颇有争议的一段为:“太/祖/皇帝之子礼亲王、饶馀王之子孙,现今俱各安全,朕身后尔等若能惕心保全,朕亦欣然安逝。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舆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雍正是正常继位已无疑议。民间对他的种种骇人听闻的诬蔑,一部分原因或许正如小说中所言,是八爷党嫉恨他荣登大宝,暗中散布的流言吧。作家完全颠覆了雍正在民间传说中的形象,他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有合情合理的解释,让人顿生同情之情——当好一个帝王是多么不容易啊!既然当一个好皇帝如此辛苦,为什么大家都千方百计地抢龙椅呢?那就是至高无上的皇权的吸引,那种生杀予夺、万人瞩目的感觉,是值得为之付出一切代价争取的。

      《雍正皇帝》还塑造了一个书生邬思道的形象,类似于刘备身边的智囊人物诸葛亮,不过他似乎比诸葛亮更成功,因为他帮雍正成功夺取了皇位继承权,而后激流勇退,毫不留恋权势,是一个与张子房差不多的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物。
      邬思道的出场便与众不同,他是架着双拐走进读者视线的。他本是无锡有名的才子,康熙三十六年应试南京春闱,本以为中举直如探囊取物,谁知考官贪财索贿,以孝敬数额取士,他竟忝居副榜之末。他一时不愤,纠合四百余名落榜举子闹科场,受到朝廷通缉,他也在逃亡中被几个水匪打折了腿。直到这场风波过去十余年,连当年审案的几位朝廷重臣都被抄家,他才敢慢慢露面。
      邬思道与表姐金凤姑少年时本有婚约,因他科场失意,十年来生死两茫茫,姑父金玉泽已将凤姑嫁给西山锐健营的游击党逢恩,并生下一子。邬思道来到姑父家,无比尴尬地见到了这幸福的一家子。姑父和表姐夫热情地挽留他在此长住,不料凤姑的贴身丫鬟兰草儿于深夜来给他报信,说姑父想杀他灭口,催他从后门赶快逃走。那个凄风冷雨之夜,邬思道拖着一双残腿,深一脚浅一脚地奔命,最后累倒在大觉寺门口,被庙里的和尚所救。
      哪知金家还是不肯放过,家人张贵带着一帮奴仆追到大觉寺,诬他逼/奸/主母,想把邬思道带走。暂且栖身此处的田文镜从睡梦中爬起来,极力为他分辩;寺里与胤禛过从甚密的性音和尚也出来解围,救走了邬思道。
      邬思道末路穷途,只得投奔一直赏识他的皇四子胤禛,待之以师礼。从此邬思道为胤禛夺嫡殚精竭虑,成为胤禛身边的第一智囊。胤禛本无登龙之志,他揣摩帝王之术,使胤禛在太子胤礽失势后独立出来,教胤禛认真追讨大臣们欠国库的银两,这项差使虽吃力不讨好,却最能考验人的才干和耐心,一定能换来康熙的嘉许。康熙本是一代英才,任何人想在他面前卖弄聪明耍手腕,都会惹来他的反感。
      金玉泽投靠的是八爷党,胤禛登基前夜,乘机剪除了八爷的许多羽翼,包括金玉泽、党逢恩翁婿二人,金凤姑与兰草儿则被邬思道收房,也不分什么主仆。同时他也将忠心为自己办事多年的周用诚、性音和尚及粘竿处的十几个心腹一起秘密处决了。
      胤禛如意登基后,首先封十三弟胤祥为铁帽子王,邬思道力劝胤祥辞掉,否则会大祸临头的,因为这位新帝“豺声狼顾,鹰视猿听,乃是一世阴鸷枭雄之主”,而“与平常人交,共享乐易,共患难难;与天子交,共患难易,共享乐难”,对世情勘得如此透彻,不愧为帝王师啊!
      胤禛本想将邬思道与那群奴仆一起灭口,邬思道声称自己有“三忌”:一是国家取士授官自有制度,而他在潘邸多年,骤然置之庙堂之上,恐怕有伤圣德;二是他本是戴罪之人,曾经震动朝野,先帝下诏捉拿,又僭逃在外;三是他虽薄有小才,却是阴谋为体,在潘邸之中早已耗尽心力,如同熬干的药渣,不堪再用。
      “倘若万岁念思道忠贞不二之心,放臣还山,沐浴圣化之中,舞鹤升平之世,在万岁为全始全终之主,在臣为明哲之理之臣。传之后世,亦为一段风云际会佳话。”邬思道以此表明自己永不从政,永不泄密。胤禛终于被这番话所打动,让他给一个可靠的官当师爷,也算“中隐隐于市”。
      邬思道是《九王夺嫡》中的重要人物,在后两部书中便退居其次了,不过依然在幕后翻云覆雨,掀起过几次不小的风浪。他隐于户部郎官田文镜府上,与田文镜约定:外放知府,每年供他三千两杖头之资;升迁道司,每年五千;开府封疆,每年八千。他教田文镜查出诺敏国库的亏空,扳倒了这位“天下第一抚臣”,震动朝野,田文镜从此果然官运亨通。邬思道拿着八千两,每日带着两位夫人游山逛水,而另外三个师爷每年只有三百两,那帮师爷对这位“首席师爷”自是满腹怨言,却又无可奈何。
      然而田文镜气量狭小,总是看不惯这位只吃饭不干活的师爷,直到有一次雍正亲自过问邬先生的起居,他才惊觉这位其貌不扬的残疾师爷与皇上有如此之深的渊源,自己原来是替皇上养着他。邬思道久有归隐之心,但雍正一直不同意,后来宝亲王弘历为他求情,他才带着两位娇妻回到吴锡老家。临行前,邬思道赠送给田文镜一份厚礼——一道《参劾年羹尧辜恩背主结党乱政事十二罪》的奏折。邬思道此举不是为了他给的银子,而是为了报答当年他在大觉寺仗义执言的恩德。田文镜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无意中的一个小小善举,竟被人记挂数十年!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邬思道的智慧已远远超越其肉身,一个书生的最高政治理想,无非是为帝王师,他成功地做到了,或者说作家成功地让他达到了。他的功劳丝毫不亚于一个开国元勋,然而放眼历朝历代的开国名臣,从春秋时期越国的文种,汉代的韩信,到明代的刘基,没几个落得好下场的。只有宋太/祖赵匡胤以“杯酒释兵权”之法饶过一批老臣,是个异数。邬思道能在刻薄寡恩的雍正手下全身而退,归隐山林,实属不易!

      二月河平生共写了三部长篇小说《康熙皇帝》、《雍正皇帝》与《乾隆皇帝》,共称为“落霞三部曲”,洋洋洒洒五百万字。其中写得最出色的是第二部《雍正皇帝》,而这部书中最精彩的部分无疑是《九王夺嫡》。初次阅读《雍正皇帝》时,我的注意力完全被书中迭荡起伏的故事所吸引。几年之后再次拾起,仔细品评,发现这部小说有几点美中不足:
      其一,小说很明显是仿照古代白话文的章回体,但因作者古典诗词底功有限,有些回目只是字数相同的拼凑而已,并不是严格对仗,比如第十六回“怀叵测乱言天子气,泄私意胤锇辱大臣”,更不用谈音律平仄了,假如能够请精通诗词的专业人士将这些回目修改得更工稳一些,想必审美价值更高。当然这也不能完全怪作家,自从“五四”运动以来,西学东渐,国人的古文修养日渐衰颓,往往古人脱口而出的诗词对联,对今人来说已是难于上青天,因此标准的章回体小说到民国时期便基本上寿终正寝。
      其二,雍正之死这一千古谜案,小说中作了一番生动的演绎。作家充分运用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手法,在开篇就埋下仗笔,还是皇四子的胤禛替康熙视察河工时,因黄河水崩了堤,差点被淹死,他坐在一口大缸里逃出来,后来被一个出身贱籍的老汉所救。老汉有两个长得清甜俏丽的女儿,胤禛与其中一个叫小禄的相爱,小禄还怀了他的孩子。族人痛恨小禄伤风败俗,给予她最严厉的惩处,将她绑在大树上活活烧死了。
      十多年以后,已登上帝王宝座的雍正,第一次见到酷似情人小禄的少女乔引娣时,便蓦然心惊,他虽素来不近女色,乔引娣也远非倾国倾城,依然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自然而然地想与之亲近,强行将她从十四弟胤禵身边夺过来,并对她宠爱有加。他一直以为烧死的那个人就是小禄,直到小说结尾才揭开谜底,原来当年是小福代她而死的。一代帝王竟是以□□自杀告终的,尽管作者铺陈得绘声绘色,但总觉得剧情过于夸张,有点俗套。
      倒不如根据小说改编的《雍正大帝》电视连续剧更耐人寻味,雍正因推行新政得罪了天下士绅,加上八爷党的门徒遍天下,四处散布谣言,列数他谋父、逼母、弑兄、屠弟、贪财、好杀、酗酒、淫/色、诛忠、任佞等“十大罪状”。雍正积劳成疾,加上急怒攻心,竟倒在书案旁。临终前,他恍惚看到老八如往日那般从窗外悠闲地飘来,缓缓说道:“四哥,你累了吧,歇歇吧!争了四十多年,到这一刻,你还不愿撒手吗?我输了,你也没赢。你咬牙苦苦熬着,得到的只是生前身后的骂名罢了。其实,输也罢,赢也罢,到头来都不过是过眼烟云。你太放不下了!”
      电视剧中保留了乔引娣其人,她仍是十四阿哥胤禵的爱妾,不过与皇家并无血亲关系。后来雍正将她夺过来,目的是想让她看看自己是不是像传说中那么荒淫无道。乔引娣对雍正的敌意慢慢消退,并悄然爱上了他,但雍正在弥留之际,还是放她回老家去了。
      二月河在写“落霞三部曲”之前,曾经潜心研究过《红楼梦》整整十年,从他对人物的刻画与伏线的埋藏来看,的确能看出一些《红楼梦》的影子。作家还吸取了传统章回小说的技巧,注重故事的环环相扣,悬念迭起,让读者欲罢不能,这又是与《红楼梦》的不同之处。

      2016年1月20日于临安家中忘忧斋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389843/9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