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文论

作者:南柯子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对《走向共和》的质疑


      自从作家易照峰的《走向共和》拍成六十集大型连续剧以来,满清宫廷戏再起高潮。说来也巧,笔者前不久刚看完二月河的三部曲(《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其间详细叙述了满清政府133年的历史,而《走向共和》正巧从嘉庆四年,即乾隆驾崩之时开始叙述,时间基本上是连贯的,即有一气呵成之感。笔者曾在电视里看过几个片断,仍觉意犹未尽,便找书来阅读,谁知这一看竟品出些怪味来。
      作者在开篇第一回中指出:“福长安又叫福康安,据说是风流皇帝乾隆与一个宫女的私生儿子,乾隆不便于公开承认这个私生儿子,但对他关爱有加,那个宫女并不姓福,生下乾隆的儿子之后,乾隆赐以姓名。”姑且不论是否符合史实,仅文字表述就颇令人怀疑:既然是一个宫女,乾隆作为一个帝王,想要谁就要谁,还用得着“私通”吗?所以福康安绝不可能是一个宫女的私生子。福康安作为乾隆朝大清柱石傅恒的嫡长子,心性极高,十五岁以区区一百多人剿灭白莲教匪众一千余党;傅恒因在金川战事中身染瘴气,不幸病故,福康安身在热孝之中便率兵进军金川,继承父志,以后屡次平定内陆、台湾等多次叛乱,成为乾隆晚年的“救火队”;由于家世显赫,更兼功勋卓著,故此少年便得高官。这样一位忠孝两全的骁将,竟被易大作家诬为私生子。自古一朝天子一朝臣,嘉庆除掉乾隆的亲信本在情理之中,福康安位高权重,自然极易引起嘉庆的猜忌,而作者竟也说他是“和珅的帮凶”,笔者仔细阅读,却又未见作者说出福康安到底哪些地方跟和珅窜通一气,历史演义竟能如此颠倒黑白地“解释”史实,奇哉!
      易作家笔下的人物好就是好,坏就是坏,往往如阶级斗争一样泾渭分明,壁垒森严。易作家一出手就以一个道学家的身份将和珅判了“死刑”:“和珅从来没有打算要花掉这些钱,他只是出于一种本能在敛聚钱财而已,他的这种贪婪本能,早已超过了‘敛财奴’、‘敛财痴’、‘敛财癖’的界线,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敛财疯子’”。(第4回,第31页)冷酷、果断,毫无人性可言。这大约是易作家受“□□”时期思想禁锢过深、难以转变为较为人性的现代观念之故吧?作家一描写“坏人”就极尽挖苦之能事,如“和珅一改过去哈巴狗一样的作派,身子也没挪动一下”。(第4回,第34页)其实每一个人物都是一个矛盾、复杂的个体,具有其他人所不可替代的特性。即使是古今第一大贪官和珅,少年时也是历尽艰辛,受尽白眼,也曾将自己身上仅有的三百两银子施舍给落难的官太太呢!
      易作家的思想中有很多庸俗的传统偏见,其笔下的女性仍然是“红颜祸水”一类,如美女马大雅本是强健尔的小妾,强健尔的祖父张格尔千方百计想从孙子那儿把美女夺过来,两人都费尽心机,甚至差点反目成仇,最后强健尔丧在女人温婉儿手里。在传统文学中,“公公扒灰”这一主题并不少见,最著名的当属《红楼梦》中秦可卿之死留下的千古悬案,已激不起多少阅读兴趣;而“祖孙夺美”倒是鲜有所闻,故而这一招特别能骇人听闻,吸引读者的眼球。在《康熙大帝》中,帝师伍次友与苏曼姑之间的爱情悲剧是多么的缠绵悱恻,回肠荡气!他们因为一个是汉人,一个是满人,满汉不通婚的规矩使得二人一个去五台山削发为僧,一个在紫禁城带发修行,即使是作为一代帝王的康熙也无力回天,人生又是多么的无奈!两相对照,实是判若云泥。
      作者对书中正角儿慈禧的描写更是不合逻辑地百般诋毁,“兰儿十八岁了,长得不算标致,却坚持不嫁人,她的心性是当皇宫妃子”(第29回,第391页);“尽管长相平平,然她谋略非同小可,这与她父亲死得早,她过早挑起了赡养老母、扶持弟妹的重担有关”(第30回,第403页)。这疑窦实在过大,倘若兰儿一点姿色都没有,即使手段再高超,都很难赢得咸丰的长期宠爱。笔者由此联想到大名鼎鼎的才子——郭沫若,曾经有记者问他为什么将历史剧《屈原》中的令尹子兰描绘成一个跛子,郭才子不以为然地答曰,只是讨厌这个人。易作家不喜欢慈禧这一人物,故尔将丑陋、阴狠、专断集其一身,务求将她扫入历史的垃圾堆,与郭才子似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由于光绪的轻信,致使袁世凯向慈禧的老情人荣禄告密,戊戌变法惨遭失败,维新派杀的杀,逃的逃,故而作家怒斥光绪皇帝:“光绪的懦弱无能正在此处,他只要下诏去叫荣禄进京面圣,只说商谈天津阅兵的具体事宜,他岂敢不来么?只要他来了,进了皇宫,随便安他一个弑君篡位的罪名,先把他斩了,此时派自己的心腹去到天津接管了直隶总督的大权,同时又派心腹接过了京都的步兵统领职务……兵爵印信掌握在自己的人手中,皇帝岂能调不动部队挟持慈禧么?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婆早应该是瓮中之鳖了。”(第55回,第767页)光绪匍匐于慈禧老妖婆的淫威之下三十余年,一举一动皆仰其鼻息,极少有自己作主的机会。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作出如此重大的决策,犹豫是难免的。正如一头被长期豢养的绵羊,被牧羊人的鞭子抽习惯了,突然有一天面对坍塌了几处的羊圈,不一定会纵身跳出,相反会显出几分惊恐和茫然。令笔者感到惋惜的是,老妖婆在弥留之际,派奸细打听光绪的行踪,他暴露得太早,以致老妖婆临死还拉上他垫背。比起光绪来,嘉庆当年就韬晦得多了,乾隆直到85岁做太上皇仍舍不得放权,对佞臣和珅更是百般宠爱,嘉庆多年来一直隐忍不发,待到乾隆一咽气,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和珅及其余党一网打尽。
      文中不少标题比叫花子唱莲花落犹有过之,如“道光撒手丢下烂摊”(第24回),“清将不和洪杨得活”(第26回),“风流成性咸丰晕倒”(第33回),语言粗陋,趣味恶俗;其中常出现“农民起义”、“跨国边境贸易”等新名词,超出作品人物思想几十、上百年,令人啼笑皆非。信手拈来二月河所拟标题: “鼎丹烛影千古迷案白虎玉兔同赴大真”(《雍正皇帝•恨水东逝》第49回),“尹继善泛舟歌侑酒,刘啸林闲赋讥时文”(《乾隆皇帝•风华正茂》第44回),语音铿锵,对仗工稳,气势雄浑,摇曳多姿,灵气勃发,兼且馀味无穷,颇具大家风范。
      《走向共和》令人最难以忍受的是,字里行间带有明显的学究气和道学气,作家常常凌驾于一切历史的上空,对作品中人物指手划脚,随意议论,成为读者的思想上的导师,生怕读者是智力低下的白痴。二月河与易照峰的最大区别就是:作家从不主观跳出来,对作品中的人物作任何道德评判,他更多的是从一个普通人物的角度去触摸历史人物灵魂的幽深处,所以笔下的人物便格外丰满。
      当然,这部作品也不是一无是处,其中也有两处差强人意的地方:一是光绪自从四岁进宫,两年之后才与自己的额娘见最后一面,容儿(光绪的生母,慈禧的胞妹)思子心切,已苍老枯瘦得认不出来了(第48回);二是慈禧将珍妃手足砍去,用瓮投入井中,光绪皇帝看到地上血迹,绝望地哭喊一幕(第56回)。这并不是易作家的写作是多么真挚感人,而是历史事件本身的传奇色彩和凝重感,使人不得不落泪。
      拜读《走向共和》,笔者常有一种迷茫感:倘若当作历史小说读,无论是从结构(按历史线性发展顺序,体现了“历史必然”)、内容(满清宫廷故事,这类文学作品早已铺天盖地),还是语言(基本上是大白话,偶尔夹杂几个文言词语)来说,都鲜有出彩之处;但若当作历史著作读,其中又错误百出,体无完肤。而二月河的三部曲,作家倾注了自己所有的创作激情,上自皇帝,下至乞丐,三教九流,五行八作,无一不有血有肉,生机盎然。即使是从一个叫花子爬上总督位子的李卫,作家既写出了他精明过人,以及对雍王爷胤祯的忠心,又毫不遮掩地揭示出他流氓本性的一面(如为了报复八王爷胤祀,偷偷将八王府前的匾额毁坏),人物立即鲜活起来,令人觉得可亲爱;一个白莲教的女土匪,作家以一支饱蘸深情的笔,写出了她是如何一步步被官府逼反的,最后乾隆万般无奈之下火焚观枫楼。
      本来“虱多不搔”,这部作品既然浑身都是问题,笔者为什么还要评论?只是因为这部小说与电视宣传及老师、朋友们的评论给我的印象之间悬殊太大,使我产生怀疑:这究竟是不是《走向共和》的小说原型?是先有剧本还是先有小说?这部小说是否易照峰先生的作品?也希望对此有所了解的人指点迷津。
      郑重申明:笔者与易照峰先生素不相识,也没有收受二月河先生的任何贿赂,纯属从客观事实出发,阐述个人浅见。

      参考书目:
      《康熙大帝》二月河著长江文艺出版社 1998年版
      《雍正皇帝》二月河著长江文艺出版社 1998年版
      《乾隆皇帝》二月河著长江文艺出版社 1998年版
      《走向共和》易照峰著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

      2005年5月18日于南大物理楼

      后记:此文闹了个天大笑话,我对《走向共和》的了解完全是从电视上的几个片断得知的,周围的师友对此评价都相当高,于是从图书馆借来一看。岂知质量竟如此低劣,令人十分惊讶,遂一气呵成写下这篇短评。后来在一次博士论文答辩会上,才知得我看的原来是盗版,让人啼笑皆非!
      ―――――――――――――――――――――――――――――------------

      闲来无事,59集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拖拖拉拉历时一年半终于看完了。看这部电视剧的时间基本上是晚饭前后,我和大吴同学都喜欢吃酱鸭,我们常常从市场上花15元钱买一只酱鸭回来,平均分成两份煮面条吃完。酱鸭很难煮,至少得一小时才能煮熟,再放上青菜和面条,足足得花费两小时——《走向共和》就是在无数次煮鸭子的漫长等待中看完的。
      在这部电视剧中,我几乎看不出一个名演员,但我依然为它叫好。剧中有相当多的精彩之处,令人拍案叫绝:“浊流”首领李鸿章与“清流”首领翁同龢的对骂;李鸿章对朝廷的忠贞和自己悲剧命运的无奈;袁世凯与烟花女子英子的出场;慈禧逃难两年之后听说回辇受阻,急得连饺子都吃不下,直到荣禄想出办法让袁世凯出山,她才感到肚子饿了;光绪皇帝被囚禁在瀛台,数年来最大的收获是让他房间里的所有钟都定时放音乐;废除科举在旧式文人中掀起滔天巨浪,一群锐意进取的新式文人与那些冬烘先生针锋相对,甚至大打出手;保皇派与革命派唱对台戏,请的却是同一个戏班子;长袍马褹与西装革履时常出现在同一场合;已经是共和时期了,迂腐可笑的康有为依然念念不忘亲自诏见过他的光绪皇帝,每日里对着那个奉衣带诏三拜九叩……
      在这59集电视剧中,精彩部分大多集中于前40集慈禧死亡之前;后面的19集,我感觉气氛越来越沉重压抑,好像导演再也施展不开手脚了。若非那个带刺的、让人又爱又怕的女记者田沫调和一下,后面的三分之一我简直看不下去了。最后一集张勋拥戴已经逊位的溥仪为皇帝,也明显有丑化他的意思,这一点令我很不满,算是该剧的败笔。
      宋庆龄和孙中山的爱情在剧中只是略加点染,我觉得这一对是十足的革命夫妇,他们之间除了公务之外,简直没有任何私务。我甚至想,如果有一天孙中山真的功成身退,宋庆龄该怎么跟他过柴米油盐的日子?剧中演宋庆龄的演员脸型太胖,让我感受不到多少“国母”的威仪;倒是罗文跟田沫这对恋人,成天里打打闹闹、哭哭笑笑,更可爱一些。

      2009年6月5日于浙大西溪校区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389843/5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