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文论

作者:南柯子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乱弹新《三国》


      近日,笔者终于将95集电视剧新《三国》全部看完。比起罗贯中《三国演义》和电视剧老《三国演义》(简称老《三国》)电视剧来,感觉还是有些新内容的。下面笔者聊将陈寿《三国志》、罗贯中《三国演义》、老《三国》与新《三国》略加比较:
      陈寿《三国志》很明显是尊曹抑刘;罗贯中小说和老《三国》均尊刘抑曹;而新《三国》是平等地刻出袁绍、绍术、曹操、孙坚、孙策、刘备、孙权、周瑜、诸葛亮、鲁肃等一系列乱世英雄(或枭雄),不存在尊谁抑谁。惟有董卓在以上所有文学作品中均保持原貌,除了传说中的蔡邕之外,基本上无人对他抱有好感。以前我们欣赏文学作品,总习惯于被作者或导演牵着鼻子走,希望直接告诉我们孰正孰邪,新《三国》打破了这个习惯。其实魏、蜀、吴三方争天下,说得冠冕一点是群雄逐鹿,说得直白一点就是胜者为王,没有什么正邪之分。

      新《三国》情节环环相扣,悬念迭起,在故事的衔接、场景的切换和伏线的设置上均匠心独运:
      诸葛亮出山不久便收马谡为学生,此后马谡一直随其左右,为日后马谡失街亭埋下长长的伏笔,这便是“草蛇灰线,伏脉千里”。诸葛亮原本将马谡视为铁定的接班人,可惜街亭之败使得这一希望成空,他只得将毕生的看家本领和北伐的千钧重担交托给姜维;
      群英会上,周瑜接见蒋干,小乔舞剑助兴,周瑜顺带说江东女子多喜弹琴舞剑,为孙小妹带剑出场埋下伏笔;
      在周瑜的灵堂上,诸葛亮与众吊客都在放声大哭,却听到一个疯子在大声讥笑死者,说赤壁之战全是自己的功劳,故事不知不觉就转到一代奇才凤雏庞统身上去了;
      周瑜死后不久,陆逊便出现在孙权帐下,为日后彝陵之战大放异彩埋下伏笔;
      曹操以离间计使得马超与韩遂反目成仇,故事很快切换到西川的刘璋听手下两个谋士张松和法正来禀报此事;
      曹操刚死,趁新魏王曹丕立足未稳之际,汉献帝突然跳出来想重新翻牌,为司马懿所阻。
      新《三国》还引入武侠的元素,打斗场景十分精彩。令我感觉有点好笑的是,小说中许储跟马超交战是赤膊上阵,而他在剧中还是穿了一件较厚的青马甲。

      不过,老《三国》依然有几点无法超越之处:
      一、片头曲以明代杨慎的《临江仙》直接谱曲,气势开阔浑厚,场面宏大;片尾曲则带有一股挽歌式的哀叹。
      二、诸葛亮出山时所唱的《卧龙吟》格调古雅,的确有几分汉代神韵。
      三、赤壁之战前,曹操在江面横槊赋诗,将那首流传千古的《短歌行》以唱和的方式表现出来,声势雄壮,格调苍凉;而新《三国》中的曹操只是将这首诗干巴巴地念出来,失色许多。
      窃以为,新《三国》的导演或许不是没有想到将原书中的某些诗词直接谱曲,而是老《三国》已经这么做了,不能依葫芦画瓢,这也算是创作焦虑吧。比如貂婵每次在起舞时,都反复咏唱一首诗:“红牙拍玉燕飞忙,一片行云到画堂。眉黛促成游子恨,脸容初断故人肠。榆钱不买千金笑,柳带何须百宝妆?舞罢隔帘偷目送,不知谁是楚襄王。”

      新《三国》成功地重塑了一系列英雄形象:
      一、曹操
      在整个新《三国》中,曹操的戏份最多,他奸雄的性格也分外突出:
      (一)蒋干游说周瑜失败,反而使曹操误杀了蔡瑁、张允两员水军上将,曹操立刻秘密处死了蒋干,命曹植代他送给蔡瑁之弟蔡中、蔡和一万两黄金,许给他们高官厚禄,并游说二人去东吴诈降。这一手腕更符合奸雄的性格。
      (二)荆州刘表死后,刘琮立刻投降曹操,条件是永为荆州之主。曹操命人将他与其母押回许昌,关在金丝鸟笼里,这比《三国》原书中将母子二人于半路截杀高明得多。软禁一个人,比从肉/体上彻底消灭他,在名声上更好听多了,以免世人都认为曹操不能容人。
      (三)黄奎勾结西凉马滕攻袭丞相府,事败之后撞剑身亡。他在临死前写下同党名单,其中有次子曹丕。为了诱使曹丕说出事实真相,他命在隔壁做成审讯的假象,命一人鞭打墙壁,另一人大声叫喊,而他自己则跟曹丕下棋。曹操以棋子的单双来判定曹丕的生死,说是全凭天意:若他手中抓的是单,就饶恕曹丕;抓的是双,就将曹丕处死。曹丕吓得浑身直抖,左手的手指将掌心抠出血痕,曹操将桌上摆出四枚黑子,趁曹丕不注意,又抓起一颗排了下去。可见并不是天意,而是人力。曹操在临死前,又试探了曹丕一番,才放心地将王位传给他。
      (四)曹操渐有篡汉自立之意,公然晋爵为魏王,而依照汉制,异姓是不能称王的。可是满朝文武,竟然无一人出面阻止,只有其帐下第一谋士荀彧站出来反对。在许昌城中,只有天子才能进出白马门,曹丕故意撞门,被荀彧坚决阻止。曹操却下令只将开门的士卒斩首,并拆除白马门,让所有人都能进进出出:连门都没有了,还守什么门;连规矩都没有了,还守什么规矩?
      我发现剧中的曹操有个习惯,他喜欢谁或想收买谁,就给谁系鞋带。在整个《三国》中,他一共为三个人系过鞋带:董卓手下的张辽被缚后,曹操想让他归降之前;二、千方百计捉到关羽之后,想感动关羽;曹操赤壁之战新败后,西凉军马滕韩遂提师八万星夜来袭,曹操路上犯头痛,却令荀彧在南门大张旗鼓地迎接,只有他最喜欢的四子曹冲独自前往西门迎接,曹操为了表示自己的喜爱,为他系鞋带。
      依照西川张松对曹刘的评价:“若说刘备是贤主,曹操便是雄主。乱世之中,雄主胜于贤主。天下人都骂曹操,可他却成就了大业。世上谁人不骂人,世上谁人不挨骂?”由曹操吩咐所建的72座疑冢,我想起当今依然有人不屈不挠地四处寻找其主墓所在,感觉他的在天之灵仍在窃笑。
      二、刘备
      我一直不太喜欢刘备,此人满口仁义道德,实则暗藏奸诈。他的糜夫人去世后尸骨未寒,他就迫不及待地跑到江东做女婿去了。攻取西川时,刘备那副仁义的假面终于被无情地扯下:刘备应刘璋之邀入川拒张鲁,可是等他打退张鲁之后,刘璋便不再供应给他粮草,目的是逼他自己回荆州去。刘备想吞并刘璋,却又苦于师出无名。他又想给世人树立仁义的形象,又想做一个霸主,这两者偏偏水火不容。还是庞统以出卖张松和自己的牺牲为代价,让他有了反戈一击的理由。
      刘备终其一生都以“兴复汉室”为己任,这个借口其实很可笑:曹操经历了大大小小多少次征战,才挣得半壁江山,使治下的人民能够安居乐业,凭什么拱手送给献帝?就算送给他,他有本事治理吗?曹丕篡汉自立不到一年,刘备也迫不及待地称帝——分明是自己想夺天下嘛,还说什么“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难道除了姓刘的,其他人都是贼不成?
      三、孙权
      孙权(182~252)整整比曹操(155~220)小27岁,比刘备(161~223)小21岁。老《三国》中的曹、刘、孙的年龄似乎没什么区别,而新《三国》在出场时就明显地拉开了距离,这不能不说是新《三国》的出彩之处。由于孙策的意外被刺,孙权刚成为江东之主时年未满18岁,因此江东很多老将都不服,尤其是都督周瑜权势过大,直到吕蒙死后,他才成为真正的江东之主。
      赤壁之战后,孙权为了杀害刘备,谋得荆州,起初利用孙小妹作钓饵;后来不得已,只好假戏真唱,试图以美人计软禁刘备;9年之后,孙权为了对荆州用兵,谎说吴国太病重,将孙小妹骗回来;再过五年,关羽、张飞相继被害,刘备为了给关羽、张飞复仇,起倾国之兵讨伐东吴,孙权又想将孙小妹送还刘备。在他眼里,孙小妹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是一件可以随意送去索回的礼物。他这样做分明是为一己之私,却口口声声说是为了江东的基业。
      四、诸葛亮
      新《三国》将诸葛亮淡化了许多,他不再是神人,平生也冒过两次险:一、草船借箭,假如天上没有雾,或者曹军来追杀,诸葛亮将死无葬身之地;二、空城计,当司马懿十几万大军逼向新城,城中只有两千老弱兵。他将城门大开,自己则在城上镇静自若地抚琴,吓退了司马懿。倘若他弹错了一个音符,都将被司马懿活捉。
      有些事情也是他未曾料到的:一、赤壁之战曹操败后,诸葛亮安排关羽埋伏于华容道上,还是有几分担心他被关羽所杀;二、周瑜想使假道伐虢之计取荆州,诸葛亮起初还真以为周瑜会取西川来换荆州,如果处于这样腹背受敌的境地,将于刘备极为不利;三、诸葛亮平生最大的过失,莫过于派马谡镇守街亭,被司马懿夺去。
      诸葛亮曾失去数次北定中原的机会:一次是攻取两川之后,荆州失守,刘备不去北伐,反而东征,致使百万大军毁于彝陵的一把火;二次是平生太过谨慎,稳扎稳打,不求速胜,只求百战不殆,因此他没有听从魏延的计谋,出一道奇兵,入子午谷,穿秦岭,直取长安,中原的一半就是他的。谨慎既是他的优点,也未曾不是他的缺点;三次是正当北伐节节胜利的时候,诸葛亮遭司马懿散布流言的陷害,不得不火速搬师;四是好不容易将司马懿引入上方谷绝境,不料天降大雨,使之逃脱。
      诸葛亮一生谨小慎微,料敌先机,但毕竟是肉/体凡胎,总有算不到的地方。我觉得以上这些失误对他作为智慧的化身并无多大损害,反而令人感觉更真实。他北定中原的失败,半因人力,半因天意,诚如他刚从卧龙岗出山时水镜先生所言:“孔明虽得其主,可惜不得其时。”笔者想起前人题武侯祠的一副对联:已知天定三分鼎,犹竭人谋六出师。奈何奈何!
      五、关羽、张飞、赵云等一干虎将
      新《三国》还使我重新审视关羽、张飞、赵云等一干虎将。比如赵云救阿斗,在传统的小说和戏剧中,往往将他的忠义和胆略渲染得无以复加。当我重新审视这一节,忽然感觉很滑稽,倘若曹操真想杀他,直接用弓/弩/手把他射成马蜂窝不就完了,用得着那么费事么?难道他还真能把手中那杆枪舞得跟电风扇一样,刀枪不入?所以说以前的文学作品中的赵云等猛将等是神,新《三国》中的是人。

      新《三国》中的几个重要女人貂婵、大乔、小乔、孙小妹等不管戏份多少,都十分精彩,不再简单地以红颜祸水而论:
      一、貂婵与孙小妹
      美人自古爱英雄,有着羞花闭月之称的貂婵对“马中赤兔,人中吕布”的少年郎情有独钟,应在情理之中吧!貂婵与吕布是真心相爱的,无奈司徒王允以近十天的绝食苦苦相逼,迫使她不得不答应侍候董卓。王允说服貂婵时说道:“欲擒禽兽,必先献身于禽兽。”这是我听到的最无耻的一句话,简直要呕吐起来。董卓死后,天下还不是大乱?而且比以前更加乱;假如王允不使美人计,他还可多活几天呢!由此可见,靠美人计来扭曲乾坤是不现实的。
      貂婵是由王允养大的。王允为了挽救东汉于既倒,不惜采取最龌龊的手段谋害董卓,根本不顾惜貂婵的个人感受和终身幸福。貂婵为报王允多年的养育之恩,不得不强咽下这杯苦水。王允与貂婵之间与其说是父亲与女儿的关系,勿宁说是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关系。作为一个丞相,王允养大貂婵不过花了几斗米而已,而貂婵却要用自己的全部来偿还,代价是何其惨重!
      吕布在白门楼兵败之后,貂婵为他殉情自杀,这样具有几分自我意识的死法,比原著仅仅将她作为一个杀人的工具,而后功成身退亮丽得多,也壮烈得多。因为,不管一个人的身份多么低微,多么卑贱,她依然有她的情感,她的追求。有曾人经问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为了拯救全人类,可以牺牲一个无辜的孩子吗?作家回答得掷地有声:不可以!
      由貂婵的悲惨身世,我想起了政治中的另一个牺牲品——孙小妹。孙小妹固然有其可悲之处,但她至少没像貂婵那样生前被男人肆意蹂躏,死后还背上红颜祸水的千古骂名。吴国太一听说18岁的女儿要嫁给48岁的刘备,就感觉二人年龄不般配;当她听说这只是周瑜的钓饵,又担心女儿的名声被败坏,以后嫁不出去。可见只有自己的亲生女儿,父母才会真正为她着想。在历史上或现实中,父母为了政治或经济利益,把正值妙龄的女儿嫁给糟老头子的倒也不少,但同时献给两个男人糟蹋的却绝无仅有。
      二、大乔与小乔
      大乔在孙策遇刺身亡后,为防止江东分裂,带着尚在襁褓中的儿子默默地退出江东隐居去了,也从此淡出观众的视野。小乔似乎暗恋诸葛亮,诸葛亮七星坛祭风之后,是小乔用轿子将他接到江边。后来周瑜从小乔那幽怨的琴声中,听出是她放走了诸葛亮。周瑜醋意大发,差点将她斩于剑下,一怒之下将她赶走了。像小乔这样美丽聪颖的女子,对诸葛亮这样千年难遇的才子心生爱慕,本来就在意料之中。当然,诸葛亮即使没有小乔的帮助,以其非凡智慧,从东吴脱身也是轻而易举。由此我又想起电影《赤壁》中的诸多肉麻镜头:大战前夕,刘备还若无其事地编草鞋,周瑜和小乔在中军帐里颠鸾倒凤……新《三国》的情节显然合理得多。

      新《三国》中精彩的桥段比比皆是:
      曹操出场:曹操刺杀董卓拉开了全剧的序幕,给人一个任侠尚义的阿瞒形象。世人均称曹操为奸雄,但是导演借用他两次所说的台词,对他作了论定:“在乱世之中,老老实实地做人,往往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而假如能够通过一些手段来达到目的,即使被称为奸雄也无所谓。不管世人怎么评价我,我还是我。”
      孙权出场:孙权年仅9岁就在剧中亮相,尤其是其父孙坚被刘表暗算后,他只身前往刘表的帐中索要其父的尸体,其勇气和谋略已初露锋芒,远非有勇无谋的其兄孙策可比。
      司马懿出场:曹操赤壁之战大败后,给将士们鼓气,只有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呼呼大睡,这就是化名马横的司马懿,感觉其人深沉如狐狸,狡诈若毒蛇。新《三国》借曹操等人之口,评价司马懿之才不在诸葛亮、周瑜之下。
      曹冲之死:曹冲是曹操最喜欢的、最聪明的儿子,其死因一直是千古之谜,剧中大胆猜测他是死于曹丕争储的阴谋。
      鲁肃的形象:在书中,鲁肃像是一个单纯的和事佬,夹在周瑜和诸葛亮之间左右不是人;而新《三国》中数次表现出他以江东大局为重,其才能不下于周瑜。按照孙权的话:“有此人在,可保江东二十年平安。”
      庞统之死: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庞统自愿在落凤坡受死,使刘备名正言顺地攻取西川。世传庞统与诸葛亮并列为凤雏卧龙,得一人者便可得天下,倘若庞统像小说中所写的冒冒失失地枉送性命,也不配与诸葛亮齐名了。
      吕蒙之死:小说原文中的吕蒙是突然发狂而死。罗贯中解释为,是关羽的阴魂向他索命,显得神神道道的。而新《三国》则突出孙权与大都督之间的矛盾,由于孙权执政时年不满弱冠,一直大权旁落。这次吕蒙虽然夺取了荆州,却不听孙权的命令擅自追杀关羽,致使刘备起倾巢之兵为关羽复仇。剧中暗示吕蒙是被孙权害死的,孙权此举的目的一则收回兵权,二则向刘备有个交待。
      需要多提一笔的是,关羽托梦给刘备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剧中保留了这一节。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离世前后,也往往会托梦给他(她)最思念或最放心不下的人。今年年初,笔者就曾遇到类似的事件,醒来后立刻凭直觉感到一位亲人刚刚过世,经证实果然如此。
      献帝退位:公元220年,曹丕逼献帝刘协退位。刘协被贬为山阳公后,恰恰是司马懿来为他送行。刘协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前人田土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收人在后头。”颇有几分谶言的味道,因为我们知道,36年(公元256)之后晋篡魏,再过164年(公元420)宋又篡晋,风水轮流转,谁也逃不脱这个宿命。刘协从9岁那年被逼上皇位,32年后又被曹丕废除,这个亡国之君一生中最辉煌的壮举,就是在退隐时自沉漳水,还是很令人叹惋的!
      诸葛亮之死:诸葛亮让司马懿吃够了苦头,连老命都差点丢掉,以致司马懿每行一步都疑神疑鬼、战战兢兢。诸葛亮连死后都吓唬了司马懿一把,待蜀军全部撤回汉中为诸葛亮举丧,司马懿才得知那仅仅是诸葛亮的木雕。当司马懿吩咐其子司马昭一定要将木雕从陈仓搬来时,我满以为他会对木雕吐痰、撒尿、鞭尸泄愤,极尽污辱之能事呢!哪知司马懿老泪纵横,痛悼对手死得太早,这才是真正的惺惺相惜啊!世间最寂寞的事,莫过于一个人失去了对手,打遍天下无敌。看到这里,我不禁对司马懿肃然起敬,不管他后来做下多么对不起曹家的事。作为诸葛亮的对手,周瑜总是想以卑劣的手段谋害他,却每每自取其辱;而司马懿尽管才智稍逊诸葛亮一筹,但其胸怀无疑宽大得多。

      当然,新《三国》的改编和发挥并非每个地方都那么出色,也有少数瑕疵和硬伤:
      一、貂婵的戏份过多,显得有些做作和拖沓。
      二、打斗的场景也过多,比如赵云救阿斗、许储战马超、张飞斗马超等。
      三、赤壁兵败后曹操回到许昌,令曹洪镇守荆州。曹洪使吴军损兵折将,还将周瑜射成重伤,荆州却让刘备夺走。荀彧将荆州比作一根骨头,孙权和刘备则是两条饿狗,曹操当场学了两声狗叫,这一举动有失身份。
      四、汉献帝刘协念退位诏书,其中有一句:“承文武之大业,昭列祖之弘烈。”前半句断句应为“承/文武/之大业”,他却念成了“承文/武之大业”,还念得一板一眼,煞有介事,令人不禁捧腹;还有其他某些台词也显得过于现代。
      五、曹皇后刺杀曹丕时,曹丕分明喊她“姐姐”;可是刘协被贬为山阳公之后,却在船上对她说“天下都是你哥哥的了”,分明前后矛盾。
      六、静姝的女间谍身份值得商榷。剧中说静姝是何进之女,由曹丕赠送给司马懿,作为皇帝安插在司马懿家的眼线。可是剧作者欠考量的是,静姝凭什么要帮曹丕、曹叡、曹芳祖孙三代盯着司马懿?中国自古有“女心外向”之说,就是说女子出嫁之后,一般都是向着夫家的。司马懿对静姝并不薄,如果没有另外迫不得已的原因(如亲人的生命被对方牢牢捏在手里,或本人贪图对方许诺的高官厚禄),或者深仇大恨,静姝没有出卖司马懿的足够理由。

      最后聊一聊魏、蜀、吴三方临终托孤的题外话:
      我发现,大凡被托孤的孩子年龄过于幼小,十有八/九会大权旁落,要么是外戚当政,要么是朝臣专权;只有极少数例外,比如周公旦辅佐年幼的周成王姬诵,清孝庄太后辅佐康熙皇帝。曹、刘、孙三方将接力棒交给子孙们的方式各不相同,其结果也是千差万别:
      魏方:曹操去世时,曹丕(187~226)已32岁,自然谈不上什么托孤;曹丕死时,太子曹叡(204~239)已22岁,也已成人;只是曹叡死时,其子曹芳(232~274)才8岁,因此临终前将曹芳拜托给曹爽和司马懿。司马懿(179~251)足足活了72岁,历经曹氏四代,寿命可真够长的,从曹操到曹芳,他算是熬到头了。
      蜀方:刘备并不完全信任诸葛亮,因此临终前让李严分权,当阿斗的老师;却又让阿斗拜诸葛亮为亚父。其实以诸葛亮之才,他若想自立为王,是完全有能力的,不会因为一个“亚父”之名而退缩;他一生为蜀国鞠躬尽瘁,那是因为他的忠心。
      后主刘禅(207~271)在剧中显得善良而愚蠢,给同样是幼年出场的孙权和曹冲提鞋都不配。我想他的无知很可能由以下三方面原因造成的:第一,刘备生阿斗时已是46岁,长年兵荒马乱的生活使其营养不良,因此生下的儿子先天不足;第二,曹操火烧新野,赵云从敌军中抢出阿斗后,刘备将他摔成了弱智;第三,或许是阿斗被俘后自觉回天无力,索性装疯卖傻吧?否则司马昭怎能容忍他活着,并封他为安乐公?这或许就是苏轼所说的: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吾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吴方:孙坚(155~191)被刘表暗算后,江东的基业自然由其15岁的长子孙策(175~200)接任;孙策死时孙权刚好18岁,孙策深深地明白自己的儿子太小,难免继承大业的道理,因此果断地留给孙权。事实证明,孙权以其诡谲多智,果然将东吴的王业霸图推向顶峰。然而孙权死后,他的子孙也跟汉、魏一样争权夺势,整个国家乱成一锅粥。
      历朝历代,为什么那么多宫廷的斗争、朝代的更替总是重复的形式出现?这里我想起苏轼在《私试策问八首》中所提出的问题:汉高祖刚平定天下的时候,担心的是韩信、彭越、英布、卢绾四位异姓王谋反;哪知随后出现外戚诸吕的祸患;待诸吕被歼灭,又有以吴王刘濞、楚王刘戊为首的七王之乱;满以为诸侯被分裂削弱,大汉从此就能百代无忧,哪知到了武帝,匈奴又在边境为患;而后来宦官为害,又出现党锢之祸;等到将宦官诛灭,董卓、曹操等奸雄并起,最终灭亡了汉。苏轼将一切战乱与危亡,都归结为没有预先考虑到。
      依笔记浅见,这些亡国灭家的种种祸患,都是一家一姓掌握天下的必然结果。一个皇帝集所有权利于一身,肯定随时随地都有千千万万的人对他的宝座虎视眈眈。若想避免这些祸患,只有像美国那样实行三权分立,互相制衡。当然,苏轼所处的依然是中央集权的时代,他是万万不敢反对至高无上的君王的,在那个时代没人敢那样想,我们对苏轼也不必苛求。

      笔者发现,与史书《三国志》相比,新《三国》几乎达到八/九分虚构,只有故事背景和大致轮廓与史实相符。在《三国志》中,曹操刺杀董卓纯属子虚乌有;吕布只是并州刺史丁原任都骑尉时的帐下主簿;貂婵的原型是董卓的贴身丫环;汉献帝根本没有在贬为山阳公之后自沉漳水;曹操将三个女儿都嫁给山阳公,其中一个名叫曹节的被立为皇后……当然小说并不等同于史实,若有谁拿着史书《三国志》去揪小说《三国演义》或新《三国》的错,就未免过于迂腐了。

      2010年12月7日于浙大西溪校区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389843/22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