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书生

作者:绿波屛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文章


      符文杨笑道,“这些典故无一不是前人用滥了的,依我看,陆小友你还是不抄为好,万一与人用重了,反而不美。更何况依你家中的关系,无论你怎么写,夫子都会给你评甲等的!”

      陆湛冷冷道,“你这话我可不爱听,我家中怎么了,无论是入这县学抑或是将来科考,我靠的都是真本事!若是笔下无物,光靠嘴上占先,又用何用?”

      说完也不去管他那副阴阳怪气的嘴脸,坐在自己座位上开始审题,礼之用和为贵,这句话是曾子所说,字面意思自然是要注重礼仪。下文却是:“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照曾子所说,礼的推行和应用要以和谐为贵。但是,凡事都要讲和谐,或者为和谐而和谐,不受礼文的约束也是行不通的。这是说,既要遵守礼所规定的等级差别,相互之间又不要出现不和。在春秋时期,各等级之间的区分和对立是很严肃的,其界限丝毫不容紊乱。上一等级的人,以自己的礼仪节文显示其威风;下一等级的人,则怀着畏惧的心情唯命是从。但到春秋时代,这种社会关系开始破裂,臣弑君、子弑父的现象已属常见。对此,曾子认为,有子提出“和为贵”说,其目的是为缓和不同等级之间的对立,使之不至于破裂,以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

      当下便理了理思路,先点明了题意,再扩展阐述了一番,然后点出题目背后的主旨是要恪守其礼。从表面上看这句是说各阶层都要恪守自己阶层的礼仪,实际上是封建王朝君王的治国之道:牧人者严于律己,为下者忠于职守,双方相辅相成,方能成就治世。此间的“礼”不仅是士农工商各司其职之礼,更是宗庙社稷的法度。只有各阶层遵循法理,社会才会安定和谐。

      议论部分是够了,欠缺的就是论证事例了,陆湛不禁后悔自己没怎么看《史记》或者是《资治通鉴》,找什么历史人物来论证观点呢?商鞅变法?这种法家的代表人物向来不受儒家人士推崇。陆湛冥思苦想才扯出一个具有儒家政治文化思想的历史人物——诸葛亮,对主君刘备鞠躬尽瘁,后对辅佐幼主兢兢业业,在对后蜀的治理上,讲究“德主刑辅”,仁政与法治并举,恩德与威严兼用,因此他死后,“十万之众为之垂涕”。

      陆湛想着想着顿时文思泉涌,落笔飞快。但是事例不能单举,必须要成双成对,能和诸葛亮这样的贤人并举的,千古第一仁君——宋仁宗是也。宋仁宗最难得的就是有体恤之心,宁愿委屈自己,也不愿劳民伤财,因此他执政时期,文死谏武死战,国力强盛。文章的最后,自然要照例的夸一下当今圣上,既能学得圣人之贤,又有前朝明主之仁,所以天下归心,海内升平。

      陆湛组织了一下语言就开始在草稿纸上写了一遍,语句不通顺的地方又反复斟酌了一番。尽力将语言组织成两两对照,自圆其说。七七八八写完之后便用心填写在了米字格的应试专用纸张上。这种纸是学里特制的,有些类似后世的信纸,一页纸上是方框是有定数的,以方便计算字数。这时代虽也有逗号和句号,但是人们都不习惯用,最多只是断句之处空出一格来,像这样一张纸,满打满算能写四百字,县试经义题的要求是不少于五百,不多于八百,并不是字越多越好,因此两张纸是绝对够用了。

      “想不到你这字写得竟这样好!”王乐原不知何时回过头来,对着陆湛一手漂亮的小楷赞不绝口,“与你这字一比,我这手字简直不能见人啊!”

      李兆清闻言也回过头来瞄了一眼,脸色一白又回过头去了。陆湛心里虽有些骄傲,口中却连忙谦道,“我也就这字能看了。”

      王乐原笑着将自己那篇与陆湛,“咱们俩互相交换看看。”

      陆湛也很好奇这时代的原住民大概会怎样写,便取来一看,前边和自己写的大同小异,后边着重阐述的就是何为“和”。接着提到《礼记·中庸》有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然后引申到儒家的中庸治国之道,入眼皆是“之乎者也”,通篇都是不偏不倚的折衷主义。在陆湛看来,不痛不痒根本就是讲了也等于没讲,举的事例是管仲相齐、温公尽忠,都是一代良相,恪守中庸平衡之道。王乐原看过陆湛那篇不禁皱眉道,“写得不错,就怕有些犯忌。”

      陆湛心头一惊,也对,这时代可是人治大于法治,应试文里说法也不知犯不犯忌讳,可要让自己违心写一些歌功颂德的主旋律文,又觉得太假。只听王乐原又道,“孔明不过是辅臣,宋仁宗却是一代帝王如何能相提并论,你还不如写周公旦贴切些!”

      外头摇铃响过,大伙顿时松了口气,齐守堏过来收卷,陆湛便在方格纸的最左边署名处写上名字与页数,交到了齐守堏手上,却见前头李兆清交的却只是普通纸张,大概是因为字体太大写不进方格纸的缘故。

      陆梁父子尚未下课,陆湛因着冯氏有交代,不愿享受特殊待遇,便与王乐原一道排队用饭,这时代的大锅饭很简单,几块烤馍,一碗杂粮饭并一小把腌菜,一点油腥气也无,难怪所见之处的书生都是一脸菜色。

      一顿饭讷讷吃完,陆湛便与王乐原沿着外头的碑廊边走边消食。

      在这个呵气成冰的世界,在外边多呆一刻便多挨一刻的冻,走进宿舍的时候,却见自己被窝里居然有人躺着!

      陆湛走近一看才知是明月,明月连忙起身给陆湛脱去外边冻得硬邦邦的袄子,换上了家常棉衣。

      陆湛看着那被睡得糟糟的被窝与一旁食盒里啃得七零八落的糕饼,不由轻叹了口气。

      原想看会儿书的,可脑子飞快转了一上午,这时候竟是困得一个字都看不进了,不多时他竟然坐在塌上睡着了。

      其他人也差不了多少,各个睡得天昏地暗,宿舍里顿时传来阵阵酣声。

      睡得正香,只听外头一阵慌乱的脚步声,众人纷纷起身穿衣整发。过了午时便要学正史,正史从《史记》讲到《元史》,每一部都有几百卷,虽不用细学,但是时间线和重大事件都是要对的上的。

      依旧是倪夫子主讲,这天讲的是前四史之首《史记》,只挑出了其中最短的《刺客列传》。倪夫子端着书卷,边说边解,书上寥寥数语到了他口中,却像是亲身经历一番。更难得的是他的情感也特别充沛,读到刺客豫让的内心独白:“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雠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倪夫子目眦欲裂,声色悲壮,又读至“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死之日,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倪夫子涕泪横流,久久不能平静,“此乃真义士也,人常言‘仗义每多屠狗辈’,此言不虚也!”

      只可惜倪夫子如此声情并茂地演绎却并未打动在场所有人,陆湛在后排看得很清楚,不止赵大龙,坐在前面的谭博与楚修福都已趴在桌上睡得正香,便是符文杨与齐守堏也在努力地与瞌睡虫博弈,倒是他们仨新入学的反而听得最认真。

      下课铃声响过,许多人重重地将头磕在了桌上,恨不能一睡不起,陆湛刚要走出讲堂便被倪夫子叫住了,第一天上学就被夫子叫去可不是什么好事,陆湛心惊胆战地走上前去。

      倪夫子笑道,“你别怕,为师只是想与你谈谈。”他说着指了指手中一叠卷子,“这篇经义是你自己所想?”

      陆湛点点头,“回夫子话,正是小童所想,可有何处不妥?”

      倪夫子柔声道,“初生牛犊果然不怕虎,你还小,写成这样已是不易,只是这番高谈阔论,竟不像出自是孩童,倒更像是乡试策论了。为师也是为你好,不得不提点一二,咱们县试的经义不过就事论事罢了,借圣人之口述儒家之礼罢了,不用挖掘过深。更何况你举这俩事例,并不对等,考官不喜便要罢黜,就算文采再好,也于事无补。”

      他见陆湛一脸懵懂,便递过一部泛黄的书册,“这是本县历年来县试榜首的卷子,有经义也有诗赋,你回去好好读读。咱们读书人做文章,不求标新立异,花团锦簇,但求平实稳妥,有古人口风!”

      陆湛接过书册,郑重点了点头,“学生多谢夫子提点!”

      倪夫子笑道,“为师与你父亲是同年,他比我有才却英年早逝,实在可惜,不过他能得你为嗣,也算是一番安慰。不仅为师,便是县谕大人都对你期望很高,莫要辜负了!”

      陆湛连忙郑重再拜,“诸位师座的教诲,小童铭感五内,丝毫不敢懈怠!”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3621810/53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炸TA霸王票
    地雷(100点)
    手榴弹(×5)
    火箭炮(×10)
    浅水炸弹(×50)
    深水鱼雷(×100)
    个深水鱼雷(自行填写数量)
    灌溉营养液
    1瓶营养液
    瓶营养液
    全部营养液都贡献给大大(当前共0瓶)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更多动态>>
    爱TA就炸TA霸王票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