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
马克?李维小说《偷影子的人》读后感
内容标签:

搜索关键字:主角: ┃ 配角: ┃ 其它:

一句话简介:《偷影子的人》读后感

立意:立意待补充

  总点击数: 96   总书评数:0 当前被收藏数:0 文章积分:45,256
文章基本信息
  • 文章类型: 随笔
  • 作品视角:
  • 所属系列: 书影评随笔集
  • 文章进度:完结
  • 全文字数:2864字
  • 版权转化: 尚未出版(联系出版
  • 签约状态: 未签约
  • 作品荣誉: 尚无任何作品简评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不曾逝去的童年

作者:归来远方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不曾逝去的童年


      孩童时代的故事总是温暖的。或许带着些许的忧伤,但只要拥有一丝小小的光芒,整个世界都被点亮了。马克李维在小说《偷影子的人》中就勾勒出了这样一个温暖的小世界,主角是一个常常受人欺负的小男生,但意外地发现自己拥有能够以偷走别人影子而读懂他人的心事的特殊能力。起初他因为这个能力而感到害怕,但在一次与影子的交谈之后,为了不辜负影子们对他的期许,又或者因为什么其他的原因,他开始担起了自己的责任——“为每一个你所偷来的影子找到点亮生命的小小光芒。”于是,他在平淡而美好的生命中邂逅了好朋友吕克和苏菲、用风筝写下‘我想你’的聋哑女孩儿克雷尔……或许他的童年从未逝去过,即便是在他成人之后也依旧如影随形。因为没有一个大人会去在乎自己和别人的影子,在这个世界上,真正懂得去倾听灵魂的声音的,其实是孩子。

      照理来说,童年距离我并不遥远,但那段天真时代的记忆于我而言却是有些模糊了。在读完《偷影子的人》之后,有那么一个瞬间,我突然有些怀念那段现在想来已经有些模糊的时光。我努力地回忆,回想着那时的自己是不是也如小说的主角那般的率真而无邪。但结果却是我发现自己的童年其实只是平凡无奇的,有很多小小的快乐,一些不多的忧伤,总体而言很平淡,却也很温暖。于是我开始明白当我在阅读小说时内心感受到的那久违的亲切感。其实每一个孩子的童年都没有什么特别的,儿时的快乐与忧伤,在长大后看来不过是一些稚气未退的玩笑。可大部分的人仍然会怀念童年,我想那并不是因为什么特别的人和事。他们怀念的,仅仅只是童年本身而已。在最初翻开这本《偷影子的人》时,我恍然间有一种在阅读一本很美的童话故事的感觉。然而我仔细思索之后,却又觉得这样的感觉似乎有些奇怪,因为我意识到其实自己并没有读过什么童话。但后来我想明白了,我之所以觉得这本小说像是童话,可能就是因为作者温和如玉的笔触以及主角天真直率的内心活动使得整本书都洋溢着满满的童年的味道。

      我记得儿时的我并不喜欢看童话。很可能是因为大多数的童话故事,都只是已经渐渐忘却孩童时代的成年人,想象中的孩子们的世界。但那其实不是真实的,只是大人以为孩子想要看到的罢了。而马克李维写的这本《偷影子的人》却不一样。尽管这是小说而不是童话,作者却是真的在用一个孩子的视角与心境在创作这样一个故事。即便是当书中的主角已经渐渐地从一个男孩儿长成一个成人之后,由于与影子之间似有若无的联系,他仍然像是一个孩子一般。毕竟,没有一个成人会淡定自若地像是在和朋友交流一样跟影子说话,不是吗?成人的世界里虽然不乏真心的情感羁绊,但大多数时候,每个人都只是做好自己的事情。对于别人身上发生的不幸,人们最多也只是表示一下自己的遗憾,然后世界又开始以自我为中心地旋转起来。但书中的主角却是不同的,他不仅仅只在乎自己的事情,由于能够通过影子看到旁人内心最深处的悲伤心事,他会比一般人更多地去在乎自己身边的人的感受。比如在面对他童年时代的好朋友吕克的时候,一般的人对于好友只能继承父母的面包店却无法实现去医学院学习的梦想,最多也只是表示遗憾。但这个主角却不一样,他思考的是如何让吕克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在这一点上他的思维更加接近孩童的天真和无畏,成人眼中的不可能与麻烦是他不会在一开始就去考虑的,即便是想到了,他也不会因此而退缩。也是因为他的无畏,吕克才能有机会到医学院去学习,即使最终这个在面包店长大的孩子意识到这样的生活并非他真正想追求的,却也算是了却一桩心愿了。

      我不知道这样的解释是否能让读者们理解我想要表达的感受——即这部小说仿佛一篇童话,而故事的主人公即使成人了,却仍然保留着孩子的心性。或许我的解释并不能将这些描述清楚,毕竟很多感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我思索再三之后,仍然觉得将故事里的一段感情尽我所能地描述一番是有必要的。概括来说,故事的主人公有过两段“爱情”经历,其中一段很平凡,他在医学院遇上了一个同系的女孩儿苏菲,两人还算合得来,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这样的一段爱情是一般成年人会拥有的,而脾气很好并且比较善解人意的苏菲也一定是大多数成熟男性会选择一起步入婚姻殿堂的伴侣。可是主角和苏菲的感情却最终以分手告终,而且分手的原因主要是在主角而不是苏菲的身上。为什么呢?这就需要提及主角的另一段爱情经历了。事实上,我认为那段关系称作是爱情或许并不是特别的恰当。我相信在我叙述完毕后读者们肯定也会赞同这个想法。简而言之,一个小男孩儿在与母亲去海边小镇度假时遇见了一个会用风筝在天上写诗的聋哑女孩儿克雷尔。两个孩子很投缘,玩的也很开心。后来,假期结束了,男孩儿必须要离开小镇。在分别时刻他许诺明年假期还会再回来。然而他失约了,他再一次回到这个小镇时是在就读于医学院的时候了,那时的他已经有了女朋友——也就是苏菲。童年时许下的承诺以及那个会用风筝写诗的女孩儿的身影在他的脑海里挥之不去,于是他又去了曾经他与女孩儿一起玩耍的灯塔下,看到了女孩儿留下的纸条。一般来说,故事到这里就应该结束了。茫茫人海之中,想要找到一个几乎是陌生的女人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何况对于主角而言,克雷尔只是他儿时的一个梦,他没有必要真的在成人之后的今天去执着地寻找——尤其是在他已经有了女朋友的情况下。然而主角却做出了令人大跌眼镜的事情,他和女朋友分手了,他开始异常执着地去寻找克雷尔。最终在通过种种渠道之后,他找到了。这样的举止对于成年人而言很不可思议,我想大部分的人——包括我自己,都会觉得他这样的做法其实并不理智。撇开寻找的困难不谈,随着那么多岁月流逝之后,克雷尔不会变吗?主角本身不会改变吗?如果你们都改变了以后,你怎么能够肯定她仍然是你的“真命天女”呢?然而主角却没有想那么多。或许在他看来,自己其实一直没有变,克雷尔也不会变,他需要做的,是每一个孩子都会做的事情——找回曾经做过的那个美梦。

      这样一个温暖的故事在读完之后总会使人放不下。生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点点温暖、小小光芒,却也是我们不敢去奢求的。但我静下心境仔细思索一番之后,却倏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其实孩童的世界并不比成人的世界更加温暖,我们总认为自己曾经的童年是无忧无虑的,是温暖而欢快的。没有悲伤,也没有烦恼,一切都美好的不真实。可事实上,孩子的世界也有忧伤,也有烦恼。就拿小说的主角来讲吧,他的父亲在故事的一开始就离开了他,撇下了他和他的母亲,自此从他的童年里消失了。即便是答应要回来带他出去吃饭,却仍旧在最后时刻打电话来爽了约。小小的男孩儿为聚会兴奋了几天,特意调出帅气的衬衫和领带,最终却被告知父亲不回来了。男孩儿很失落,但最终只是换下衣服,将它们整齐的叠好,然后在内心祈祷着“希望自己接下来几个月不要长得太快,这样的话,爸爸来接我时,我的漂亮衣服还是可以穿得上。”其实,孩子的世界也不是完全快乐而温暖的,他们会失落,会悲伤……或许他们之所以比成人快乐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比成年人更容易满足并沉浸在小小的温暖之中。他们更容易看见希望,也更容易化解忧伤。只是一点点的光芒,就足以照亮他们的整个世界。
    插入书签 

    ←上一篇  下一篇→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3348351/0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