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关于“雷”
“雷”是个在网络文学鉴赏中具有特定含义的动词,其具体含义……嗯,我也解释不清楚,只能说大家心照不宣。前一阵红晋江上有作者忿忿致词,雷女尊、雷np、雷万能也雷淡泊,请问读者何谓不雷?在我看来,说到底,确实无文不雷——作者再能写也抵不过读者亿万、众口难调,一部小说若不是思想情节文笔处处推陈出新(就通俗小说而言,这种文真的存在吗?),大抵总逃不过被指为“雷”的命运。举个例子,作为东方架空历史类小说的开山之作,《银河英雄传说》应该影响够大、受众够广、思想内涵够丰富的了吧?可我一个爱好军事的朋友却抱怨《银英》中的战争描写简直是天雷:只要杨不上场,一万二的舰队一定强过一万、五千艘总是不如八千艘,必要的战场环境、舰船级别、组织后勤则一概没有;战术布置里充斥着“十一点”“两翼”这样只适用于地面/平面战争的术语,可太空舰队的作战明明该是三维立体的?
我个人的阅读偏好可以说相当狭窄,只爱看取向普通政治正确的高IQ故事,除此之外则雷耽美、雷女尊、雷np,雷万能、雷淡泊、雷小白……不过我不爱看自然有旁人喜欢,不同题材理应只有好恶之别却无高下之分,因此下文里还是略过这一点,只谈谈细节上的大雷好了。
一篇雷文,第一个雷点往往就是主角的名字。中学看武侠时,我最不能忍受频频出现的萧姓主角(当然萧峰除外,那是剧情需要,辽国国姓嘛),后来看了网文才知道,比起姓“龙”“凤”“玉”“圣”“花”“横”“东方”“慕容”等等等,姓“萧”已经是合理之极。同样是中学时,我试着给自己武侠小说的男主取名字,翻新华字典翻出一个“翊”字,当时心中忐忑,深恐书袋掉得太过。可看看这网文里的名字,多得是微软拼音里压根没有的字,不知写手们翻的是康熙字典还是辞海?
另有一些作者,可能也受不了那些自己根本不认识、只有全拼五笔才能打出来的字,只用常用字给主角起名。不过物极必反,有时这些名字真让人目不忍视:像“王花花”还可以说是装傻、大智若愚,“怜儿”“可心”这样的除了装可爱还有什么解释?这样的名字给丫鬟用用倒还恰如其分,搁在女主头上摆明了就是花瓶啊啊啊……
另一个饱受非难的雷点是作者对历史背景的忽视,这在古代背景文中屡见不鲜。情节严重的好像“一两金=十两银=一万钱”,深刻怀疑这文是武侠还是网游。又有在宋朝自称奴才、在清朝官拜宰相的,教人不知是哭好还是笑好。这一点实在被批得太多,这里就省省口水。
一大类出现甚广的雷是“技术类”,比如前几章里也提过,发明一样的机器、吟一样的诗、甚至做一样的菜,这样三番五次炒现饭,不雷也得变成雷。
又比如军事和战争,毫无疑问是网文里比重颇大的一部分。若写手对此不太了解但又难以避过,往往都会采用取巧的写法,以亮眼的计谋代替繁琐的后勤、训练、情报和战术部署。话说真实战争里的所谓计谋,无非就是埋伏偷袭、围点打援之类。汉尼拔在坎尼战役中以骑兵两面包抄以少胜多成为经典,就这个看似简单的战术一战时的德军还没能完成呢。反观小说,不信邪的作者老认定没有水火无情就不算战争,心心念念要把文写成三十六计。什么增兵减灶、泼水铸城、草人借箭、撒盐融冰、甚至火牛阵、空城计,虽说花样百出,可样样都来自历史书和话本~~~第一次看到,以为是英雄所见略同;第二次看到,是活学活用;可看了三四次,还有哪个读者受得了?
最后,谈谈比较个人化的两个雷点。一,我非常雷所谓奇花异草蛊毒灵药。不靠这些功用随作者乱编的东西就讲不了故事,这根本是笔力不足的体现。更不要说很多作者编都编得生硬至极:或者是粗暴拼凑现实生物的器官特征,又或者写到哪儿编到哪儿,拉拉杂杂一大堆,却无逻辑和系统可言;再或者功能复杂好像计算机程序,三日如何、五日如何、半粒解药如何、一粒解药如何,让人不敢相信。
二,我非常雷半吊子的术数阵法。中外玄学内容广博丰富又早失传承,现下小说里写的阴阳术数可以说十成十是查着资料现学现卖。不过单单做功课也有高下之分,好的例子像燕垒生的无心系列,货真价实的道术口诀外加文笔出众,把读者哄得一愣一愣的;不好的例子中鼎鼎大名的像凤歌的《昆仑》。我读《昆仑》第一部时觉得是篇中规中距的武侠,行文古雅稍歉精悍,可读到第二部第三部大量关于数学和阵法的描写,不免手足抽搐眼口歪斜。这年头还有谁不知道“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二十一”,岂能从算学书中抄出几道题指望读者相信事关天道究学,能一通百通的通到武艺阵法上。不过话说回来,以《昆仑》的名声总算还抄了算学书,其下更有大批雷文只知道东扯西拉些四不像,还生生栽赃到五行八卦头上。
插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