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小说参考资料

作者:妧妧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孝敬宪皇后是弘历(乾隆帝)的养母


      其实与生母钮钴禄氏相比,养母那拉氏的出身是她所望尘不能及的。很多人总是认为孝敬皇后之父费扬古不过是内大臣和步军统领,不过是个一品武将。但对于满清,尤其是清初向来重武轻文。内大臣不仅是一品,更是皇帝的心腹,且费扬古的祖父是位巴图鲁(自天聪至咸丰初年仅有三十余位)。更不必说皇后之母是宗室之女,爱新觉罗氏,皇后身上亦流着太祖努尔哈赤的血。由此,那拉氏的地位远在其他侧福晋和格格之上,故而在册后文上会有对其“秀毓名门”的美誉。所以,排除嫡母有资格抚养庶子这一原因,孝敬宪皇后高得吓人的出身也是她决胜于其他侧室的原因。对于这么一个唯一生母为满人的后代,雍正为什么不慎之又慎呢。就这样,身为嫡母那拉氏承担了这样一个影响大清命运的重任。

      当然,纵使没有以上所说的复杂原因,嫡母对其的抚养也是有迹可寻的。比如说雍正与孝懿仁皇后就由这样的关系,雍正曾评说这位皇妣:“抚冲龄而顾复,备蒙鞠育之仁,溯十载之劬劳,莫报生成之德。”后世的嘉庆皇帝也这样评价孝懿仁皇后:“溯圣慈之顾复,在皇祖之幼冲。”所谓的“顾复”就是养育。雍正十三年皇帝殡天后,乾隆给孝敬宪皇后写了册谥文,上面写了这样的话:“共被仁慈恩推鞠育”;“顾惟冲龄,夙荷恩晖。兰殿瞻依,缅训言之如在;云云砗长往,怆岁序之频迁”;“朕躬承顾复,备荷恩慈”。对于谥文,尤其要准确。一旦册谥完成,升祔太庙,先皇帝与先皇后们就成了列祖列宗,他们的神灵要护佑大清。它关乎到大清的社稷永恒,马虎不得。所以谥文最多是语言夸张,但所说属实,用词一定要慎重准确。故而乾隆很讲究用词,比如他对雍正的态度是“顾复恩深”;对孝圣宪皇后,他用“诞育朕躬”来加以赞美;“提携看视”又属于康朝遗妃、孝懿仁皇后之妹悫惠皇贵妃佟佳氏。
      由此看来,孝敬宪皇后确实抚养了还是一个小阿哥的弘历,并且为他一步步铺路。除了测谥文上的赞美之言,还有这么一件事引起了我的关注:洎康熙壬寅、年十二、祗谒圣祖于圆明园之镂月开云。见即惊爱。命宫中养育。抚视周挚。备荷饴顾恩慈。……狮子岭之北、为世宗藩邸扈跸时赐园。康熙圣祖幸园中进膳。特命孝敬宪皇后率孝圣宪皇后、问安拜觐。天颜喜溢。连称有福之人。
      这两件事大意是说康熙一个不小心到了圆明园,遇到了弘历,而后觉得很是喜爱,便带到宫中养育;后来,这位千古一帝又一次去了雍亲王府上用膳,又一个不小心便要见见弘历的生母,也就有了“有福之人”这一说。有心之人就会发现这其中的蹊跷,哪有这么多不小心、不经意的事情,与其说是偶然之为,倒不如说是故意为之。“特命孝敬宪皇后率孝圣宪皇后”,这一处记载得很是巧妙。不要忘记,像钮钴禄氏之流的哪有资格随意进进出出,像弘历这样一个庶出未成年的小阿哥又怎么敢轻易露面,而把这连接在一起的则是孝敬宪皇后。于是我们能够意淫出这样的情景:雍亲王夫妇恭请皇父驾临圆明园,身为嫡母的那拉氏终于发挥了她独一无二的作用,巧妙的安排了弘历的出现;后来,等到康熙对弘历有了一定的赏识,她又在一次父子公媳合乐的餐宴上提到了弘历的生母,引起了康熙的兴趣,便召见了这位有福气的未来皇太后。
      当然,以上也是我根据史料进行的推测。不过我想说的是:通过抚养关系的确立使得孝敬宪皇后一步步地决定为弘历的前途铺路。所以,她确实是有恩于孝圣宪皇后与乾隆帝这对母子的。

      (二)由贺诗引发的疑虑

      家宴观灯例节前,清晖阁里列长筵。
      申祺介寿那崇信,宝炬瑶檠总斗妍。
      五世曾元胥绕侍,高年母子益相怜。
      扶掖软榻平升座,步履虽康养合然。
      ------------------------
      乾隆四十二年御诗

      蓬莱晓日照金扉,虬缦云成五色辉。
      觞捧六宫趋彩仗,嵩呼四海仰慈闱。
      琼筵恭进仙人膳,文绵欢呈玉女衣。
      叨沐恩勤逢令节,年年拜舞庆春晖。
      --------------------------
      恭祝皇母圣寿

      太平天子应昌期,五十欣逢献寿时。
      华渚波澄虹烂缦,瑶光宵烛月琉璃。
      野农芹曝精诚会,仙仗衣冠拜舞随。
      正是太和充宇宙,春晖照耀万年枝。
      --------------------------
      恭祝皇父万寿

      我曾经看过这么一个奇怪而有趣的观点:因为与孝圣宪皇后比,孝敬宪皇后所收到乾隆的贺诗少,且情感对比明显,所以乾隆与嫡母的关系一般。
      在辩驳之前,我要先明确一个概念,即诗评的不准确性:我们没有办法完全还原做诗者的情感,对同一首诗我们会有不同的感想。因此,相当多的人对待诗歌都是人云亦云,这种贺诗更是如此。发掘该诗者的不公正评论导致了后人在浏览信息时未经分析与思考就妄下评论,也就造成了对历史错误的解读。
      其实,即使是同一位作者,他在不同时间段的才华与心境都是不同的,在不同的场合所受到的限制也影响了诗歌的质量。比如李白,我欣赏他《将进酒》的气度,可他为杨贵妃所制《清平调》三首则是我所不能看好的淫艳之作;再比如《红楼梦》中的才女林黛玉,她薄命的一生创诗无数,且也受到了如上述所云的种种限制与影响:同是悲凉凄惨,可是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长却有了更深更高的感想与表达方式,在此不一一列举。除此以外,在《红楼梦》十八回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原来黛玉安心今夜大展奇才,将众人压倒,不想元妃只命一匾一咏,倒不好违谕多做,只胡乱做了一首五言律应景便罢了。”
      那么由此看来,我们在分析诗歌,尤其是在与皇家牵扯的诗歌时要明确这么一点:在那个场合下,作者更多的是在应景;做诗时更会加倍小心,免得犯了忌讳。如此,自然诗歌情感受到了限制,让人觉得好话连篇、空洞无味。
      上述三首诗都是乾隆所作,但其创作时的时间、场合、才华和心境均有所不同,所以也就给了很多人所谓的“亲疏之分”的感觉。
      作为满人,就算是才华基本达到当时顶峰的纳兰性德,恐怕他的诗词也并不那么让人满意,根本无法与唐宋的名家相提并论,那么更何况乾隆呢,这也就是他一生御制诗无数却无从流传的原因。联系乾隆即位后的种种做法,我们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在为皇子时,因为不是最受宠的,所以他善忍,小心翼翼,步步精心。皇后千秋,众目睽睽,一个不留意所造成的后果难以估量。再加上十四、五岁的少年弘历才气有限,所以给皇后的诗就显得恭敬有余而亲近不足。这一特点也体现在那首给雍正的贺诗上。
      那么对于孝圣宪皇后为何会有所不同呢?这就回归到了上文所言种种场合、才华、心境不同了。作为能主宰乾隆命运的雍正皇帝已经升天,他的心情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压抑、克制。另外,多年的上书房历练再加上成年后的知识阅历的增长,使得他的才华较少年时代有了质的飞跃。进而,在创作皇太后的贺诗时的态度与在继承大统前迥然不同。更何况,依靠着父辈的守成,已经为乾隆盛世打出了一个良好的模子。再通过乾隆的发展,四海安宁,摆脱了内忧外患的局面。那么在写诗时,自然也加入了这种心境,所以孝圣宪皇后的圣寿贺诗较孝敬宪皇后的贺诗更胜一筹。这也是随年岁时境发展所在所难免的。

      至于数量之比一说,更是荒唐。孝敬皇后早于雍正九年大行逝世,孝圣宪皇后晚在乾隆四十二年归天。这可是四十多年的差距,又是多少首贺诗数量的差距啊。时间的差距诠释了一切。

      因此,妄图以诗歌判断母子俩的关系是愚蠢的,也是不可靠的。貌似无情却说明不了一切,主观的推断要加上当时场合与作者本身的因素。故而,贺诗一说所言不公。

      (三)谥号、身后事

      雍正九年九月二十九日,皇后崩逝。

      这一年确实发生了很多事,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雍正元后的去世。不论那道上谕究竟有什么用意,但它至少告诉了我们孝敬宪皇后的品格:孝顺恭敬,处贵愈谦。
      由于身体的原因,孝敬皇后的后事均交由皇子们处理。大行皇后的梓宫先安放于畅春园,后被送往田村。
      不知是后来哪一次的亲祭,乾隆皇帝创下了这首诗:

      再往田村作
      过隙俄看岁月侵,寒烟漠漠锁枫林。
      音容常在欲迷眼,思念哪穷罔极心。
      恸视杯棬惊口泽,悲来涕泪满衣襟。
      慈亲毕竟归何所,落日凄风咽暮禽。

      这首诗表现出作者极致的悲痛,与雍正给孝敬皇后的“袆衣肃穆,方期福履之绥;璜佩渺茫,忽感音容之隔。”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我并不知道它究竟创作于何年:若是乾隆即位之后,那么母子之间的亲情就可见一斑;若是在即位之前,这么写也无可厚非,就算是自己的亲娘也差不多是这个待遇。当然,历史不能仅凭诗歌的存在而主观臆断。

      但是,孝敬宪皇后确实得到了乾隆的高度评价。乾隆给她的谥号是:孝敬恭和懿顺昭惠佐天翊圣宪皇后。清朝皇后的谥号的结构是这样的:
      其中“X圣”则代表了该皇后与嗣皇帝的关系。孝敬宪皇后是“翊圣”,翊通“翼”,是辅佐的意思,但确是一个很高级的用法了。比如孝庄文皇后的“翊天启圣”就是一个例子。当然,除此以外,有这么一些嗣皇帝非亲生骨肉的例子:孝端文皇后“辅天协圣”(协心襄助)、孝惠章皇后“顺天翼圣”(辅佐扶助)、孝懿仁皇后“奉天佐圣”(辅佐帮助)、孝和睿皇后“应天熙圣”(光明兴隆)、孝贞显皇后“仪天祚圣”(保佑赐福)、孝定景皇后“协天保圣”(保佑保护)。以上均是些在历史上有些作为的皇后:孝端文皇后力挽狂澜保住顺治帝位,固曰协圣;孝惠章皇后与康熙有着五十多年的母子情缘,固曰翼圣;孝懿仁皇后抚养了世宗雍正帝,固曰佐圣;孝和睿皇后对道光有继承大统之恩,固曰熙圣;孝贞显皇后在内忧外患时垂帘听政,固曰祚圣;孝定景皇后以退位保住溥仪的性命,固曰保圣。由此可见,孝敬宪皇后确实做了些什么,也确实得到了后人们的好评。

      后来乾隆帝追封了养母孝敬宪皇后生前的唯一一位儿子弘晖为端亲王,我想多少也告慰了这位在地下的母亲的那颗久经痛楚的心。

      最终,孝敬宪皇后的梓宫被送往陵寝与她的丈夫合葬。她的作为使得当时已贵为皇太后的钮钴禄氏大为感叹,决定与儿子亲自护送这位有恩于他们母子俩的“姐姐”最后一程:“朕亲送孝敬宪皇后梓宫前往泰陵。前已颁发谕旨。今因礼部奏进仪注。钦奉皇太后懿旨。届期亦欲亲送。朕思奉移梓宫之日。距安奉地宫之期尚远。皇太后慈舆。可以迟数日启行。少节劳勚。再三奏恳。不蒙俞允。又降懿旨。孝敬宪皇后梓宫奉移大事。若不亲送。于礼未尽。于心不安。”我想她也明白,这一别竟再无念想可留了。护送的队伍庄严的向着泰陵而去,领头的是一对相互扶持的母子,他们将要面对以后的风风雨雨,那个唯一曾为他们遮风挡雨的女人已经永远的沉睡了……

      后来,孝敬宪皇后的弟弟也走了,上谕曾曰:“散秩大臣公舅舅伍格故、遣散秩大臣带领侍卫往奠茶酒。并赏银五百两治丧。”又在孝贤皇后升天时,上谕曰:“皇妣孝敬宪皇后母家、舅舅五格。从前封为侯爵。朕即位念及。晋封公爵。大行皇后母家。当封爵时。朕照舅舅五格之例。将富文降侯爵。今大行皇后之事已出。将来孰为伊等言及此例。著照旧例。将富文晋封公爵。”皇帝叫外臣舅舅也并非无此先例,比如说隆科多与雍正。但我想与他们相比,乾隆的这声舅舅中,亲情与尊敬要多过阴谋与算计吧。

      最终,乾隆身边最后一个不会算计自己的亲人也去了。乾隆四十二年,孝圣宪皇后归天。亲母的去世也再度换起了他对两位母亲的怀念,为了尊敬早逝的嫡母,也为了亲生母亲的身后名,一向好大喜功的乾隆下了道上谕:“援照雍正九年孝敬宪皇后丧仪。”

      其实,我们不必去计较嫡母与亲母究竟谁对弘历的影响更大,抑或说他与谁更亲。没有酿成孝恭仁皇后与雍正间的冷漠,不正能说明孝敬宪皇后的教育得当吗?不也更能告诉我们这位名满雍清的女子是多么的可贵吗?

      孝敬宪皇后那拉氏,孝圣宪皇后钮钴禄氏,非同后世的慈安与慈禧般野史传言的可怖。她们对弘历的爱影响了他的一生。
      泉涓涓而始流,母爱如同一道温溪般润洗了乾隆皇帝的心:一个大气而沉稳,一个平和而恒久。这两个女人是他心灵深处最后的慰藉:年幼时,额娘带着他去打海棠果;少年时,看到病床上的皇额娘,他头一次有了绝望的感觉;青年时,他携起亲生母亲的手安心的坐在南巡的船上;年老后,他恍然发现自己的一生却如此的富有:他得到的远比这皇位所给予的贵重。
      孝敬宪皇后,费扬古之女,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一位皇后与母亲的尊严。我想在三百年前的某处某刻,定会有一个俊逸的男子回想着她,转过身去,背后是紫禁城中的一抹夕阳余晖……

      ~﹡~﹡~﹡~﹡~﹡~﹡~﹡~﹡~﹡~﹡~﹡~﹡~﹡~﹡~﹡~﹡~﹡~﹡~

      比如说孝懿仁皇后与雍正的关系一样,之所以她受到良好的后评主要原因就是她曾经抚养了雍正,而且这在历史上留下了文字性的证据。那么,历史上真的存在这种抚养关系吗?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我们先来验证孝敬宪皇后为雍亲王妃时有没有抚养费亲生子女的可能与条件。举一个例子,十三阿哥胤祥的二格格(后被封为和硕郡主,指婚于富僧额)就曾经被时为雍亲王的胤禛所抚养。从她的祭文与固伦公主的葬礼待遇上看,她是雍亲王藩邸的常客,与她后来的妹妹和惠公主一样备受当时还是雍亲王嫡妃的孝敬皇后那拉氏的宠爱,形成了一种变相的抚养方式。所以,孝敬宪皇后有资格与能力抚养非亲生子女。
      那么对于乾隆帝,是不是也由这位素来孝顺恭敬的王妃、皇后所抚养呢?应该明确的是,乾隆的身份与其他庶子是不同的。尽管当时府上有侧福晋所生的孩子,可是弘历却是唯一的一位自嫡长子弘晖逝后的有满人血统的皇子,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我想这也是日后雍正密立弘历为太子的原因之一。单单生母是满人的原因,就让弘历有别于其他的皇子,纵使他们母亲的地位要更高些。然而这件事有一个瑕疵—— 弘历生母钮钴禄氏在藩邸时仅仅是一个上不得台面的格格。清朝皇室对皇子的态度向来是能者居上,然而对女子的出身却看得尤为的重,这也是日后乾隆拼命的将孝圣宪皇后与清朝开国功臣额亦都套上关系的主要原因。钮钴禄氏是四品典仪官的女儿,这出身确实不能称之为什么名门,至于文化修养什么的那更是说笑,后世慈安与慈禧当了那么多年的垂帘太后,她们的文化修养如何就不用我多说了吧,连自己的亲爹都未必识得几个大字,更不用说入府时一个十多岁的小姑娘了。----**(转载自稽古右文)

      “特命孝敬宪皇后率孝圣宪皇后”,那时应为康熙时期,但是那时候是在后期所录入所以史官顺加了皇后的称号,所以实应为嫡福晋乌喇那拉氏(孝敬宪皇后),当时与咨尔格格钮祜禄氏(孝圣宪皇后)带著小小弘历率入康熙皇帝眼下,康熙连忙称赞钮祜禄氏
    插入书签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1章 孝敬宪皇后是弘历(乾隆帝)的养母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永璂传
    我在尽量符合时代基础上进行创作虚构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1924062/11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