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钢琴家》
上映于2002年5月并斩获第55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的影片《钢琴家》,讲述了二战期间,一位才华横溢的波兰的犹太钢琴家,在战火中辗转流浪,躲避纳粹魔掌的辛酸历程。《钢琴家》并不是一部虚构的作品,它是根据波兰钢琴家斯兹皮尔曼的纪实回忆录改编而成,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作为一部反战片,它从一个亡国灭种的艺术家的视角来拉开那段残酷的战争史,可以说很好的达到了让人反思战争,追求和平的教育效果。钢琴家温和的性格以及在他手下那优美动听的钢琴演奏都和屠杀、废墟、战火、伴随着人们的恐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战争中没有人能去欣赏音乐或艺术,一部分人被战争的狰狞心理所控制,另一部分可能时刻处于死亡的恐惧和威胁中,艺术家被人遗忘在硝烟弥漫的废墟中饱受着饥饿的折磨和死亡的威胁,每个人都在为生存而挣扎。这让观者不禁思索,为什么放弃在阳光灿烂的下午陪家人喝茶听音乐,而发动使人民饱受折磨、国家两败俱伤的无聊而又残忍的战争呢?
幸好,他的音乐才华感动了一名德国军官,在军官的冒死保护下,钢琴家终于捱到了战争结束,迎来了自由的曙光。月光照在废墟中弹奏着优美曲子的钢琴家不再修长的手上,德国军官静静地欣赏着这战争中的独奏,这个镜头令我印象深刻。可是故事的最后,钢琴家没能找到那位德国军官,直到得知他死在苏联的农场。从这故事的结尾中,我深感战争对双方的人民来说都是一个摧残人心的愚蠢的错误。
电影中的那些镜头让我铭记了战争的样子:穿梭在人群中无措地询问着“你看见我丈夫了吗?……”的妇人;被纳粹推下楼的轮椅老人;一家人分吃一块小方糖;趴在地上抢食的可怜人;钢琴家抚摸琴键的手……
插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