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思乱想最高

作者:绿雪依梅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2014-02-21


      (一)引子

      “玛丽苏”这个名词被介绍到国内这几年来,被如获至宝的的懂与不懂的人纷纷用于各种场合,尤其在女性主角的小说中,每每有女性角色聪慧有能力,超出了“一般”人,便有人义正词严地指斥:“玛丽苏!”

      这些人在给出这个“罪名”时,还会经常拿百度百科那不知被什么人修改了多少次的“名词解释”来说事,觉得似乎和“百科”靠上了边,就是严谨认真的。但百度百科因其与生俱来的无节操模式,再加上参与编辑者那些微妙的用心,本来就不是多么值得信任的东西,比如专业为腐女躺枪二百年的“伪腐”定义,皆足以使人发噱。

      “玛丽苏”这个词条也是如此。

      这个词条许多语句,都是直接出自于某一个人所写的、带有浓重个人特色的文章。作为一个“百科”词条,本身就缺乏严谨性和科学性,并不足以作为判断和分析的标杆。不过作为一个介绍性的科普小品文,倒也依旧可以作为参考。

      可问题是,很多人“作为参考”时,用的是断章取义的特殊技能,专门从中选出某一小段,说百科上面说了“有的玛丽苏表现为xxxx”,因为你是“xxxx”,所以是“玛丽苏”。且不说这无视上下文的“引用”,单单引用出来的这一部分,也完完整整体现了一个典型的逻辑错误。“张三是人”,因为“李四是人”,所以“李四是张三”,这样的逻辑,用这么伟光正的语气说出来,真的大丈夫?

      (二)  先说说自我代入

      当然,原词条里也有“XXXX是玛丽苏”的判断式语句,比如让读者强烈感觉这是作者自我代入的就是玛丽苏。这种判断就更有趣了。作者在写作的时候,考虑的是怎样的人物,这个人是不是作者自己,这种事情,真的可以交给对作者本人无所了解的“读者”来判断么?

      我的盗墓BG文下就曾经出现过这么一批成建制的喷子,坚称文中的主角就是我的自我代入,然后以此延伸开去,开始各种污言秽语。……作为一个对作者无所了解的人,给出如此武断的结论,真的可以吗?当然了,如果是作为“欲加之罪”的说辞,是可以理解的。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在寻找正确而真实的答案,很多人只是在寻找能够支持自己见解的“说法”而已。此等事,无关真理,只是斗争。

      回头再说“自我代入”这个问题。

      原词条其实根本就没有解决过“什么是作者的自我代入”这么一个很严肃认真的本质性问题。
      有很多被指斥是“自我代入”的作者,曾经提出过一个问题:我写过那么多作品,有过各种各样的人物,要说“自我代入”,哪个是“我”?要说这些不同性格的人,都是“我”,那“我”代入得过来么?不得精神分裂么?那个本来存在的“我”又在哪里?

      而话又说回来,即使作者塑造一个和自己很相像的人物,又有什么错?难道要放着自己熟悉的人格不理会,必须要去写些隔靴搔痒的“其他”人么?

      极端一点的情况,一批所谓腐女跑到BG文下骂,说原创女主都是“自我代入”都是玛丽苏,只有她们支持的男男才不会“自我代入”。

      姑且不说写男男其实扭曲出个不男不女小娇羞的其实大有人在,单说这两个性别。按照她们的说法,难道女作者都必须去虚构一些自己认为的“男性”,男作者去胡想一些自己认为的“女性”,这样才是“好”作品么?

      别逗了!大部分男作者写的女性,和大部分女作者写的男性(尤其是男男关系中的男性),都完全是个笑话好不好。本着“塑造人物”的目的,能以自己熟悉的视角写出某些角色,能深入体会这个角色在某种情况下会怎么反应,比起那些“想当然尔”的扯,不是好得多么?

      再回头说“自我代入”。

      其实严格来讲,真正“自我代入”的文很不好写。

      我一直在构思一个以我为原形的人物,写了很久,都很难下笔。因为当把“我”从“自己”这个视角中脱离出来,就像RPG游戏里的视角从Home改成End,作为这个故事世界里眼观四路、耳听八方的“上帝”,会很难受的发现“我”这个性格原来有这么多问题。“我”在这个故事里受到委屈的时候,把自己放进去,自然觉得理所当然的愤怒;可是作为作者的“我”,又会看到另外的人也在理所当然的愤怒。真正能把“自我代入”写好的人,必须要对自己的性格有很明确的把握。斯亦近道矣!

      所以,那些以不屑的口吻说别人“自我代入”的人,都先自己写篇“自我代入”的文试试看。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好不好。

      上面提到了视角问题,比如Home 视角和End视角的差别。

      在Home视角中,角色本身不在屏幕中出现,我们只能看到若从角色的双眼出发,会看到什么样的世界。这种模式,催生出另一种论调:第一人称太苏啦。

      唉!

      作为一个坚持第一人称多年的人,我可以负责任的说:这么说的人都去写写第一人称看啊!

      第三人称下,可以很轻松地通过转换视角和场景,来描述一个全景图像,而作者,也大可以全知全能地给出客观准确的描述,包括某人嘴上怎么说,心里其实怎么想,这种复杂的事,只要写出来就好啦。

      可要换成第一人称,难度翻倍再翻倍。

      首先,换视角是不行的。“我”坐在家里,是不能知道家外面正在发生什么事的,所以要仔细安排故事线,让故事通过“我”展现出来。

      其次,其他人的心理活动是不能确定的,只能用“我”来猜。而这个“我”又不会读心术,再加上各自的小心思,还极有可能猜错。所以,第一人称里的“其他人”,要怎样通过映射在“我”眼中的模样,在读者那里还原出真实的模样,实在是一个难题。

      最后,“我”的视角并不是准确的。因为这个“我”性格中的种种倾向或者问题,“我”眼中的世界与真实的世界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也是对“我”这个形象进行塑造的关键。

      所以,第一人称这么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超文艺型写法,居然被无知者鄙薄为“切!苏~”,这种事情,真的是太让人无力了。

      ========
      (三)说说“强大苏”

      这种被称为“苏”的最初典型,就是一个强大的、无所不能的、毫无缺陷的主角。如果真的写成各种高大上、光伟正的纸片人模样,也便罢了,可现在是一批无知无畏的人,抓住一点零星知识,看到某个人物比较强大,就嗤之以鼻:“切!苏~”

      这种情况在女主文的读者中尤为多见,不知是不是因为女主文的读者大多都是女生的缘故。在整个社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一批女性很习惯把一些不怎么好的特性当成是女生的“天性”,还整天挂在嘴边上。

      比如,一批所谓“腐女”,说女生这样那样小气不好,于是男生如何如何。还有的女生会说女生理工科差啊,会说女生能力差啊,女生脆弱啊,女生嫉妒啊,女生小心眼啊……等等等等。身为一个女生,如此根深蒂固地认为女生各种不好,真是……何必如此“自轻自贱”啊!

      这类“腐女”式的对女主的反感和批驳,属于性*取向差异,此处且按下不表。除此之外,还会有一批人,一旦碰到文中的女主比较强大,或者聪明,或者坚韧,并且多才多艺的时候,她们就会直觉式地批判:“苏!”

      可问题是,那些强大的、聪明的、坚强的、可爱的、多才多艺的女性,在现实生活也是存在的好不好!“你”身边的、包括“你”在内的那些人,并不能代表整个世界好不好?这种偏狭的世界观,有个专业词汇,叫作“井底之蛙”。

      世上本来就存在聪明的人,即使是智力水平相差不多的,也有勤奋些的取得更好的成绩,懒惰些的就在及格的边缘线上晃来晃去。身为一个学渣,不要贸然断言学霸的世界是不存在的,也不要总想用“高分总是低能”这种话来糊弄自己以取得平衡。其实正是这种觉得“比我强那么多的人怎么可能真实”的思想,才决定了这个人必然不可能强到哪里去。

      而一个女生,如此轻易的断定另一个优秀的女生是“苏”,是虚假的,其实只能证明批判者的浅薄而已。这种批评作者“自我代入”“太苏了”的言论,其根本原因,只是批判者在这个人物上面无法取得自我代入的满足感而已。一个优秀女性的形象,代入起来并不舒服,这个人物能做到的事,换个人就做不到,所以才有那么多读者咬牙切齿的批评作者“苏”。

      比如有一批腐女批判我的盗墓BG文的主角,特别痛恨我安排主角很轻易考上了北大,于是我的主角是“苏”。其实归根到底,是她们拿着自己的成绩一代入,就特别容易产生仇富心理,绝对不肯认同里面安排的、有“上一世知识”(是的,有上一世知识,而且上一世就是个学霸)的主角可以考个好成绩,这么“聪明”的人不科学,而且不亲民。>_<

      嘛,随便别人怎么说,就算职业技术学院,我也只能安排主角上老和山,不可能上马鞍山。就算不是重生的,看着现实中的人,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也完全不能理解“怎么也学不好”是一种什么样的世界,“有我不会的,没有我学不会的”才是我们的世界观。

      在那些批判“强大苏”的眼中,大约只有一个只会打印打印资料的端茶倒水小妹才能让她们取得心理上的认同感吧?就像起点主站很多文的主角都是一无所长的猥琐宅男,然后在某种特定条件上被人认同夸赞,这种“就算是渣滓也会有春天”的自我安慰式YY,其实才是“苏”的一种吧?

      ======
      (四)再来说说“平凡苏”

      前面说了一批人对“强大苏”的批判,再来说说“平凡苏”。

      是啊,平凡也能成为苏。

      运气好,先天聪明后天能干这种模式,固然已经被“仇精英”阶层所批判,而同为“平凡”一族,居然有若干奇遇之类,更是让某些人切齿。当然,他们不会考虑“无巧不成书”这样的设定,甚至也可以接受男性的主角掉到悬崖下面就有一个将死的白胡子老头儿,死皮赖脸要把几十年功力传给他,却绝对绝对不能接受平凡小姑娘的好运气,尤其是好运的遇到一个或几个喜欢她的优秀男性。

      这里有个很奇妙的差异。

      起点主站男主文里,那些三本无业宅男,一旦穿越就各种奇遇加桃花的故事,被称为“主流”“爽文”,似乎那些相似设定的读者们,也能从中获得心理上的愉悦感。归根到底,大约是男主文的主角们,从头到尾都在贯彻“平凡有理,猥琐无罪,随便给谁一根杠杆,都能橇得起整个地球”的心理自High共High原则,于是读者们也能从中得到爽感。

      而相似模式的女主文,却喜欢走感情的Special模式。“因为你这个人是特别的”什么的,一下子断绝了读者们自我代入的路子。所以,同是“平凡模式”,男主因为女主那温暖的韭菜盒子味而爱上的,比起男主爱上女主那双灵活的眸子的,注定会受到更多的欢迎和更少的吐槽,因为她们的自我代入会更舒服些。所以,这种情况下,与其说是作者安排的这个人物太“苏”了,到不如说是作者没有给读者安排更舒服的自High方式,于是让某些读者接受不了了。

      =======
      (五)  又是所谓“腐女”们

      所谓的“腐女”们,此处特指那些在二次元上蹿下跳、刷负屠版爆吧、并无节操地向三次元溢出的一类人。一般而言,这些人到处跳掷时,不会有其他同属“腐女”的人制止;但如果一旦有人批评她们,就会有一些自称手持“腐女手则”的“真腐女”们,把她们定义为“伪腐”,并且认为自己特别无辜躺枪、要求批评者承认错误加道歉,

      鉴于目前这一类“伪腐”们其实已经占了所谓“腐女”的绝大多数,本着四舍五入的原则,此处就用“腐女”来称呼了,觉得自己躺枪的人就先换个姿势吧。

      之所以在本篇文中特别提到这个腐女群体,是因为她们最热衷于批评女主是“苏”,不管动漫小说中的原作女主,还是同人故事中的原创女主。

      她们批判女主的主要理由是:不真实。不管是强大得不真实,善良得不真实,还是好运气得不真实,总之是不真实。

      她们能够轻易的接受里面的男性角色设定为上下入地无所不能,却绝不能接受一个女性角色有同样的力量甚至更强,因为在她们的世界观里,男性强是理所当然的,而女性强是天理难容的。她们会从生理学、社会一般观点、她们身边人都是怎么怎么样的等各个方面,坚持不懈证明“女人,你的名字是弱者”。如若不然,那就是“苏”。而如果确实是“弱”了,那么她们又要表明“最讨厌这种小鸟依人型的,不如看男男,强强联手”……

      她们同样可以接受一个男性角色是善良的,并且还要痛哭流涕的表示被感动了云云。当然,这种“善良”等优秀品质,似乎总是对一些男性展示的,比如义气之类,却很少是对一个女性展示的尊重与爱慕。而同样的“善良”,甚至是更加“善良”落在女性角色上,就大不一样了。女性角色对女性展示善良,是圣母脑残,对男性展示善良,是勾引是嫖。

      除了对角色的这些批判之外,她们还会优越感满满的批判作者:太苏了!太假了!不真实!

      我勒个去啊!

      其他人或者都还有点立场说“不真实”,身为“耽美”读者,到底是从哪里找来的这种优越感啊!

      “耽美”最开始就是耽于美丽的那些东西,所以一切都往“美”上靠,本身就是要脱离现实的节奏。而大部分“耽美”作品里,那些比小言男主还要强大美貌的小攻,和比小言女主还要美貌娇柔的小受,他们本身的“不真实”度就已经突破天际了好不好!就算放在泰国也很不真实了好不好!

      要“真实”的话,腐女们敢写那些小攻小受们在雄性激素作用下的一身汗臭和腿毛么?!敢写那些小攻小受们人到中年之后因为雄性激素分泌过多于是向地中海慢慢发展的过程么?

      哪怕不用这些涉及“人身”的东西,单说聪明强大等特质,看着那些三本毕业、为了分期还贷的房子上面该写谁的名字就闹得人脑子打出狗脑子来的现实人物,你们敢摸着自己的良心说那些故事里的男性角色很“真实”么?

      如果那些男性角色是不真实的,你又从哪里来的立场,去指责别人没把女性角色定义为一个除了化妆逛街之外一点思想都没有学渣?

      因为型号不符号、代入感不舒畅,于是批判别人“苏”的那些,真的是够了啊!

      =========
      (六)从未反对过批评

      写到这里,可能有些人——尤其是惯于用扣个罪名给别人以达到批评目的的人——要反对了,可能他/她们会表示:呀,你说了这么多,强大的也不能说就是苏,平凡好运的也不能说就是苏,难道就不许别人批评了么?身为一个作者,怎么能这么不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呢?借用我文下一位拉偏架的“腐女”的话来说,就是那些批评的话也“不乏”道理,所以即使被骂被打负分,身为作者你也应该交出膝盖来千恩万谢地受着。

      啧!

      作为一只理工科灭绝师太,看到“不乏”这种模棱两可的描述,真是格外不爽哩。

      批评建议,从来都是允许甚至欢迎的,但……至少要把话说清楚吧?

      比如上面这位自谓理中客的“评论者”,轻飘飘一句“不乏”就算了,可问题是:咱家愚昧啊!您认为“不乏”的东西,在我眼里是各种“乏”。要从一堆谩骂中,本着吹尽黄沙拾到金的细心,真的不容易,更何况很可能吹了半天,仍然是一堆沙子。

      要让人觉得这批评不是“砂”,那至少给出点金灿灿的亮面来啊,至少让人觉得那“道理”是用有道理的方式表述出来的,确实是“不乏”的嘛。

      回到有关“玛丽苏”这个问题。

      这篇文写到这里,其实最反对的,是一批冷艳高贵的所谓“读者”(之所以加引号,是因为有时候其实是同类型文的作者,深藏功与名……)跑到文下指责,说“太苏了!”

      这种扣帽子式的“评论”,充其量只能是情绪的宣泄,并不包含任何有意义的字符串,其有效信息含量基本为零,其本质与文*革期间那些跳着脚说别人的“反*革*命”的,并无二致。之所以用这个类比,是因为我深切怀疑整个社会基本逻辑的缺乏,应该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或者至少有历史渊源。唔,或许渊源还要更久,毕竟几千年来的中国文人们,相互骂战的中心点就在于互论“君子小人”“忠奸”之类,都是拿着帽子扣。

      这种扣帽子式的斗争或者辩论方式,如今并不仅见于批评“玛丽苏”的所谓“读者”。

      在这个社会,他/她们无处不在。比如各大新闻门户网站的评论区、天涯论坛、百度贴吧等各个能盖起高楼互相掐到问候父母的帖子,一般都是从这种扣帽子的句式开始的。当然,那些地方常用的帽子可能是“五毛”“五美分”“自干五”“□□斗士”“毛粉”“汉奸”“走狗”“脑残”……反正到后来就成了人身攻击式(唔,其实觉得有时候,大概有些事实一说出来,也看着就像人身攻击了……)。

      这种斗争方式的共同点在于:首先给对方拟个罪名,备用罪名如上所示,一般是一些“人们都觉得似乎是不好的东西”,或者是通过谐音方式使其具有明显的攻击性。然后开始对这一罪名进行嘲讽和攻击。这一步的手段,或是语气用词方面的嘲讽,或者是循环到上一步,再扣上另一种似乎是非正面意义的词,比如“XX是猪”一类,尽管所有人都知道这个陈述本身并没有任何事实成分,但说者便会得意,认为被如是说者就该暴跳了。当然了,被如是说的人,在很多情况下还真就暴跳了,然后你来我往,正式进入骂街节奏,盖起一栋栋高楼。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步非常明显的逻辑缺失:为什么要给对方拟定那样的罪名?

      比如在本文所说的“玛丽苏”。

      当一个自谓“读者”的人,在作者文下愤愤不平地批判说“玛丽苏”的时候,能不能说一说:什么是玛丽苏?为什么觉得这篇文是玛丽苏?玛丽苏在哪些方面不好?这些问题如果不能说清楚的话,所谓“玛丽苏”的指责,很多时候说不定就只是自我代入时因型号不符而产生的愤怒情绪罢了。

      要留言,要寻求点存在感,那就用点高端大气的方式。

      就好像同样是在墙上留言,写得好的,那要用碧纱笼罩起来,成为“名胜”;而那些“XXX到此一游”,甚至“XXX是个大王八”式的留言,都只是让环卫工人们头疼的垃圾而已。

      同样道理,要留言批评作者,也不是不可以,多少给出点“不乏”的道理来吧。

      比如,你可以给作者评论,说这个人物在设置过程中,美化的成分太多,比如点点点点,举点具体例证。然后再来论述,为什么这样是不好的。比如人物为了各个方面都要美好,结果就像少女漫里的人物一样,反而没有了特殊性,美则美矣,却缺少能抓住人的特别灵魂,苍白而单薄,完全让人记不住,反而不如海贼王,画得或许粗糙了一点,但各有特色,更让人喜欢。又比如因为人物设置能力太过强大,而在故事中又没有与这强大能力相对应的困难,结果故事的矛盾冲突不鲜明,在没有矛盾的情况下,人物的性格等也不鲜明,而且故事会平淡如白开水,不好看,抓不住人。

      又比如,你觉得这个故事从设计方面存在“视角”的问题。这时候,不要冷艳高贵的撇一句“作者自我代入”,尤其在不怎么清楚什么是“自我代入”的时候。没有必要甩出一些看起来“不明觉厉”的名词,只要把自己的感受理清楚,写出来,就是很有意义的评论了。比如,在这种情况下,完全可以评论说:作者在故事设计和描写中,过分倾向于主角的感受,而无视了其他人可能有的反应,从而导致其他人的反应非常不合理,他们就像是只为了主角而存在的NPC一样,没有自己的思想和灵魂。比如《梅花烙》里面,原配的儿女要站在新月一边支持她的爱情,这种设定就过分一厢情愿地站在了新月的角度,而完全没有考虑到原配儿女这两个人物自身的合理反应。因为要为了“主角”服务,配角人物的所思所言所为,与他们的设定形象有极大出入,所以会让人感觉别扭。

      又比如,要去批判一个运气好到爆的灰姑娘,不要去写“呵呵,又是一堆王子高富帅爱上个平凡灰姑娘的戏码,太苏了,受不了”,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可以这么写:虽然一堆优质男性喜欢上一个平凡姑娘的故事,固然很符合年轻女孩们粉红色的梦想,但作为一本小说,这样的桥段以不合理的密集程度出现时,不但不会让人觉得美好,反而容易觉得不合理。因为出现得太密集,每一段“喜欢”就都很难一一展开,让读者从那些喜欢主角的人身上,体会到主角的优秀。这么一来,那些“喜欢”不但不让人觉得温馨,反而显得那些没有确切原因就都喜欢上主角的人,像是雄性节肢动物一样,只受到奇妙的荷尔蒙影响,完全没有脑子的模样。这么一来,整篇故事,包括人物在内,都不会太吸引人。

      如上,倘若在批判作者的时候,能够一条一条写出具体的理由,那么接下来的讨论就会是比较美好的“讨论”了。作者或者从中吸取益处,或者向读者解释自己的设想,这样才是文学的艺术的评论嘛。

      至于那些“切,太苏了,受不了!”的所谓“评论”,作者连回复的必要性都没有,因为里面没有任何技术和知识含量,只是像在墙上写“XXX到此一游”的人一样,充满无聊甚至恶意的彰显存在感而已。

      只是比起那些墙上刻字不求回复的人,这类“评论”者甚至更糟一点,因为无视他/她们甚至会让彼认为是自己的胜利;而理会之,又会落在无逻辑的低端世界里。

      真是糟糕啊。
      *****************

      (七)不写个结论总觉得哪里似乎有些不对的样子

      写科技论文久了,总觉得在最后都应该加个conclusion。

      在网络文学日益扩散的今天——唔,之所以用“扩散”而非“发展”,是觉得现在发表在网上的文字,比起十年前的那一批来,思想和文艺上都不仅没有发展,反而形成了套路的局限——读者有了更多的机会与作者交流。尤其在晋江这个平台上,读者的“留言”甚至是作者文章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样的“交流”,如果从正面的角度来讲,读者的反馈和作者的回复讨论,既有利于作者的提高进步,也使读者获得了更多的快乐;而从反面来讲,正如自媒体时代的垃圾横行一样,这些所谓“评论”,也有很多时候并没能表现得像个“评论”。它们既没有看出门道,也没有享受热闹,单纯就是搅局而已,就像本文里所说的那些、只会冷艳高贵鄙视说“玛丽苏”的那些人。

      作为多年来一直坚持反对扣帽子式无逻辑辩论的人,我认为对“玛丽苏”这个词的使用可以适可而止了。大部分使用“玛丽苏”作为攻击工具的人,其实对这个词的概念与内涵都无所了解,不知道其原因,其表现,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是不好的。这些人,大部分很可能只是对作者设置的人物,因型号不符、代入不畅而产生了怨愤。

      而那些知道这些的人,在对作者的直接评论中,则完全不必用“玛丽苏”这个词,而是可以将具体的分析列出来。扣帽子谁都会,甚至越是没脑子没逻辑的人越会;而有条理有逻辑的分析,才是真正有技术含量的。

      当然,这么高瞻远瞩心怀天下的事情,并不是本文的写作目标。没有人可以去规定别人应该怎样怎样做。扣帽子的人有扣帽子的自由,哪怕这样是愚蠢而无逻辑的;而不喜欢这种方式的人,也同样有吐槽讽刺的自由。

      于是本文的初衷,就是吐槽……
    插入书签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2014-02-21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1479889/3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