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致之于通俗——评《玉观音》

作者:紫色

老大行文,一向被称为“拖拉机”,这篇原定为千余字的《玉观音》,也是拖了三天仍未成形。倒不是她真写得慢,实在是思前想后,考虑太多。又因了字数和时间的限制,往往写着写着情节大变——这等做法,当然会使前后铺垫相去甚远。好在她文字码得多了,得心应手,以往类似情况于补救之后仍不失雅致风采。
  文章未完,什么整体架构、情节节奏、人物拿捏是一概看不清的。好比长篇小说只评其一节,鬼晓得之后这无良作者会不会把我吹得天花乱坠之人写坏写错,写得人眼珠脱眶……幸好随缘老大的文已看过不少,此篇文章就算是情节尚未展开,单就文字也可一论的。姑且妄作评论,仅供贺老大生日一用吧。
  大抵行文雅致者,那文字都字字珠玑。旧日读古文,心想这作者也太过厉害,全文下来无一字多余;后来读小椴,知道这是新武侠,字里行间古风盎然,侠义之道不逊古人。回头比较一下老大的,也觉不错,只是有时略过苛求雅致格调。
  譬如人物语言。小说之为小说,当把人物形象、时代背景交代得一清二楚,每人除了衣物行动大有不同之外,谈话聊天时的语气助词、话音停顿也当大不相同。《玉观音》开篇千字,出现三人,每人的语气都极为相似,古虽古矣,无甚差别。且不说人物塑造问题(文未完,人物未塑完),就读者的感觉而言就略显平淡了。
  譬如某些细节描写。文中有一处“青布包袱里面裹着的流云百蝠织锦包袱”,又有“教人浑身四肢百骸尽染佛法慈悲无量低眉拜将下去”……类似之处,不一而足。写得细微,写得雅致,可读来总让人心里略有小疙瘩。好比人进屋玩耍,看到个架子床,脑子里登时转过的念头不过是个红木架子床。可偏偏要立在那儿念叨:清红木月洞门,三面安围雕镂空如意纹饰和四镂雕如意纹饰立柱的镂雕绳纹花饰架子床……细是细了,反而破坏了写文的节奏和看文的心情。
  譬如人物举止。古意武侠的文,窃以为最应注意的当是行动举止的用词。略有不留神,便会使文气过足,武气不够。有时用得太过直白了,又没什么古意了。用词方面,尤其是古语用词方面,我绝对是个外行,不便多作评述,只觉《玉观音》在这一方面给人感觉良好。
  记得当初有人推《洛阳女儿行》,道:此文历史底蕴浓郁深远,字里行间古意深厚。回想随缘,也是极爱此道。只是,在我看来,“古意”恐怕更甚了些。
  其实,虽是古意武侠,行文再通俗些也并无不妥。“通”与“俗”字联用,并成为一词,依稀记得是甲午战争前后,当时的大“雅”之士为教化愚民故而弃了儒雅风流,弃了熔经铸史、含英咀华。如今姐妹们作小说,当然与教化无关,可毕竟是要写给人看的,还是要再通俗,再大众些好。何况,写古意武侠本来就不易显出作者的性格来,若再拘泥于优雅文字,便使小说沦为雅致的玩物,而不是通俗易懂的动人故事了。借用茅盾先生一句话:“朋友们,弃了你们储蓄的滥调,抛了你们做作的腔势,自出心裁地‘创作’罢!”
  今日老大大寿,仅以此评作贺。
  不足之外,不妥之举,敬请海涵。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 评论文章:贺生文
  • 所评章节:6
  • 文章作者:2046连环坑
  • 所打分数:2
  • 发表时间:2006-03-31 12:4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