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不必道古今

作者:龙龙

看两周列国传,萌上了冷兵器时代,就如相思所说的那种意境。那里有光耀的金戈、辚辚的战车,勤于礼、重然诺的胸襟,当然更有风烟中凝望的双眸。
诗三百,思无邪,而今对千年前社会形态、民众生活的揣度除了正史惟有诗经而已。
《关雎》的朦胧情意、《卷耳》的亮烈痴心、《燕燕》的心灰无奈,文字亦近亦远,一如西周千年的风烟,似乎近在眼前,似乎又陌生得无法触及。
《割月如绛》是友人推荐的,友人甚是推崇,也故弄玄虚的不吐一字,就说是西周的古言,好还是坏需要自己慢慢体会。
从昨天开始,趁着上班时间细细的看,正好端正的对待相思细细的写。
可能是习惯,每看一个文,都下意识的去理情感的脉络,去计较男主女主,合理性和闪光点。
相思的文则不同以往,爱情是永恒的主题,即便如此我还是看到了相思为了这段故事而营造的历史依托,阅遍无数的史籍资料,这样的用心让沉甸甸的爱情也有了背景色——月白的清辉。
文没有看完,忍不住想说两句,不可口述,惟有下笔,读者想表达的是一份认真,和大人的初衷相似,算是不谋而合,竟可意会。
戢的原型是申生,晋国太子,她母亲颇有艳名,不可方物。令人深感无奈的是,世人大多得陇望蜀,喜新厌旧,尤其以男子为最,美丽的女人是一段绮丽的神话,亦有着苦涩的无奈。
申生木秀于林,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这样史事几千年来不绝于耳,只是换了年代,换了背景,换了伤心流泪的观众。
我喜欢申生,倒也不是为了他的愚,他的忠,易地而处,换了是我,早就逃之夭夭,天下之大,哪里不是安身立命之处呢?
我爱得是他的真,他的云淡风清,他比谁都要清楚明白,人难与礼教斗,难与自然斗,难与专制的政权斗,既然无可为不如不为,申生此人颇得道家精髓,虽然他自杀前与人对话,极为君父着想,有人臣之德,但偶觉得那些不过是狗屁!
回头来说我印象中的戢,鲜妍明丽、谦和敏感的君子,啮臂为盟、永矢勿忘,多富有情趣且狠扎扎的人呀…….
战场上杀伐果敢,铮铮男儿,对弱势手足真心的怜爱,有长兄端谦的意思,男子的优秀他集于一身,相较于他,戡的确是嫩多了,像个帅气的愣头青(不过偶挺期待这个愣头青的成长)。
澂怀着初嫁女子美好的情怀,将一生托付心中的良人,希望在传统的礼教之下获得一份难得的爱情,在众多妻妾之中,得到一个明确的属于丈夫心中独一无二的位置,情理之中且无可厚非。
可美好的情感终究敌不过现实的背离,男人对父母之命的安排,总是怀着抵触和较劲。虽然他们亦承认,父母的安排未必是坏,齐整美好的女子,家世显赫,有教养有才学,德慧兼备。可抵触就是抵触,戢对澂亦有心动,亦有怜惜,但是爱的感觉不太浓烈,就是一个安心稳定的所在,像个心安理得的摆设,我哭!
澂渴望爱,相思文中很多语句都有描述,看到春天河边大胆奔放的女子,她亦羡慕,贵女的身份是个桎梏,更是追求纯真爱情的阻碍,她只能远观,暗自神伤。
我总觉得古井无波的女子一旦爆发起来会很强烈,忍着忍着,忍受是世界上对自己最残酷的事,有才有貌的女子不会忍受这般的蹉跎。私以为之后的矛盾点会集中在她身上,她也逃脱不了女子的宿命,逃脱不了心中按捺不住的激越。
再说说戡,喜欢随心所欲,喜欢飞扬的青春,所以偶极爱戡。公子戡的母亲倾城倾国,年轻的时候无拘无束的歌唱,吸引了君心,这点上头,戡是很像她母亲的。
他的出场总是那么惊艳,对兄长他由衷的敬佩,对嫂嫂说不出的爱恋,他像个孩子,也似个男人,是割月文中最真实洒脱的存在,既不矫情,也不别扭,坦当当无所畏惧,像劲风中的芦苇。
我期待叔嫂之间的故事,因为相信只有最初,最真的动容才配的上澂这般的女子,而澂心中所期望的情感也只有戡才给得起。
世人揣测古人,总有几分朦昧不清,故事未完,我将一直等待。说几句闲话,偶也写文,深有感觉,作者还是按照自己的步子走,不必受限于时间、受众、时下的潮流,才能出回味良久的佳品。
所以身为妈妈的相思,慢慢写,我们慢慢看,这是最好的互动!
作者回复:
申生的行为在今人眼里不可理解,即使是当时也不为所有人所赞同。但他义无反顾,这是申生的大爱大勇,至纯至孝,于今依旧令人感动。戢的身上出现了许多原型不曾有的性格,所以最终他的结局才与申生不同,我喜欢这样“鲜妍明丽、谦和敏感的君子,啮臂为盟、永矢勿忘,多富有情趣且狠扎扎的人”。至于三弟戡,我也爱他的挚与真。澂的无奈是那个时代众多贵族女子的缩影,因其美好,更令人痛心。谢谢龙龙朋友这么详细的点评,希望在你和众多朋友的鼓励与耐心支持之下,完成这个修悠长的故事。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 评论文章:割月如绛
  • 所评章节:1
  • 文章作者:直道相思
  • 所打分数:2
  • 发表时间:2009-03-10 10:4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