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雨洗铅华——评《历史的模样》

作者:顾惜之

  蒋胜男是很能写历史评论的。一来是文史功底深厚,二来是情感丰富谈吐幽默,三来嘛,必隐藏着一颗骚包的八卦之心。她评权倾天下的太后,论倾国倾城的佳人,谈剑胆琴心的侠客,说性情乖张的奇人,含英咀华,口齿噙香,末了,弹铗歌罢,浮一大白。
  很早的时候,她就叨叨念说,想把这二十五史都写一写。现在的历史书籍铺天盖地,我们从小就为考试猛背历史教科书,长大了去书店弄两册历史戏说,再不就听听百家讲坛,便以为懂国学,懂历史了。再研究深一点的,就上书店和网络找些专业的历史书籍,可一看之下,怎么这些专家的观点也相互打架?专家们的板砖一个比一个硬,到底信谁的啊?怎么有些言论外行都看着像混账话呢?她在自己的前言里说:“我一直想看到的书,却还没有看到。”我也觉着,一本既严谨朴实又老少咸宜而且能看得呵呵乐又没有一句混账话的历史书早该有了,她肯写真是再好不过。于是开锣——
  第一卷嘛,当然是夏商周。夏商周是我最不喜欢的朝代啦,一点都赶不上唐宋的华丽丽,不过此书开篇即灵动有趣,“这一天,尧早上起来,走出茅草屋,看着远处那漫无边际的大水,无声地叹一口气……”感觉好科幻啊!再接着往下看,“另一边的茅草屋内,“四岳”们在等着他议事,已经叫了好几次了,可是他不愿意去,因为他知道他们要对他说什么。”这是瞎编了吧?但咱托腮想想,好像也挺靠谱的,洪水滔天,尧确实得愁得慌,而且他们住的就是茅草屋。再看,“在上古时代,黄河流域更象现在的南美热带雨林,这里广布森林,气候温暖,而雨量充沛。虽然人已经懂得利用工具,并形成了社会集群,但是总的生活方式还是跟动物们很相似……”得,开始正儿八经地分析说理了。下面呢?“在同等条件下,你付出最多,自然就回报最高。只是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更多人往往在自己迫不得已最低付出以后就懒得再动,生怕自己多付出一点力气都显得不划算。不管是动物还是人类,其实都存在大量这样跟随混混者和少量的强者。”——典型的蒋胜男式精辟冒出来了!我一直觉着,她的作品里最黄金的就是这诸多妙论,一语道破,发人深省。还有呢!“这就象改革开放初期,就只有一些个体户小打小闹皮包公司四处流动,到后来经济发展了,于是小公司变成大公司,一些不同的大公司又组成集团公司,打击竞争对手,垄断市场份额,提高自己的收益。”现代的例证信手拈来,可以说以古说今,亦可道以今说古,贯通古今的思索,让遥远的历史一下子近在眼前。书中不但有当今的例子,还有外国的例子。“在菲律宾马克坦岛北岸有一块石座铜碑。碑上正面刻有这样的文字:‘费尔南多?麦哲伦。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我们的视野又一下子越过海洋,到达异土,带着好奇的眼光审视那里的事物。她不唯古而论,也不唯中而论,就好像一位在蓝天下侃侃道来的渊博智者,身后飘过朵朵白云,她要哪片就抓哪片:“同学们,这是马来西亚来的积雨云,还带着南太平洋的风霜……这片云上有日晕,宋王禹偁有诗云:‘日晕生几重,挂壁何团团’……”这样一位古今中外都来得的“历史老师”,让我们读历史的时候,不但能读到历史,还能拓宽视野、打通思路,学点历史研究的法子。——我觉得,这个可以有。
  终上所述,《历史的模样》就成了一部奇书。它不耍贫嘴,却也睿智幽默;不堆砌史籍,却也严密细谨;不卖弄学问,却也才气纵横;不标新立异,却也自有一双火眼金睛。还原真相并非易事,它不宣称权威,只是凭独家学识尽力推求。历史是“摸着石头过河”,没人从夏商活到了现代,也没人有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考证历史好比破案,侦探们只能依据案犯留下的蛛丝马迹,演绎逻辑推理。真相只有一个,推理却有许许多多种。作者用逻辑和常识从繁芜丛杂的史料中梳理出线索,披荆斩棘,揭掉一层又一层纱布,吹去一层又一层灰,最后站在她的角度,看见了《历史的模样》。是的,它只是桔子的一个剖面,但下这刀可不容易,作者希望我们通过这个面看清桔子是啥样。
  此书还在网上连载时,大家就纷纷说,这书得买过来,现在自己读,以后给孩子读。我替它设想的最好的去处,是家家户户的沙发畔、餐桌旁、床头柜。妈妈坐在床上给孩子读,放学的少年在灯下读,文青在山巅清风里读,上班族在地铁里读,老者沏一壶普洱来读……我知道,许多人都渴望触摸历史洗净铅华的真实脸庞,它丑陋却又美丽,年轻而又沧桑,唯因真实和丰富而散发无穷芬芳。
  天雨洗铅华,历史终会在我们的不懈追求中,露出它最真实的模样。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楼] 作者回复 发表时间:2011-09-12 17:44:28
谢谢小顾,亲
  • 评论文章:历史的模样
  • 所评章节:90
  • 文章作者:蒋胜男
  • 所打分数:2
  • 发表时间:2011-09-12 17:2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