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言信

作者:观自在

寄 言 信
………………………………………………………………………………………………………………………
四年前看过《泥》,一位曾经被拐卖到大山里的女孩,重新溶入现代社会寻找归宿的故事。不同于白富美和高大尚的人物设定,让我至今记忆深刻。
也是惭愧,我从头到尾看完过的言坛小说不足二十本,蹲点追更看完的小说不足五本,你的《泥》便是其中之一。我喜欢过的小说会放进收藏夹里,时常去看看作者们专栏近况。由于本人并不热衷言情类小说,所以常常过门不入。
但是我知道你,一直笔耕不缀,现言和古言语境切换自如,小说收藏量破万,很欣慰很敬佩,默祝过你不断超越目标,化蛹成蝶。
日复一日重复枯燥的写作需要强大毅力和自控,成长的背后需要无数心血滴灌,成果并不完美不尽人意时还要忍受委屈和指责。
可笑的是一一这些人豆腐干大的文字都没发表过!
文学评论界关于审美标准的争议从没停歇过,只有一条是被所有作家都默守成规的:自己没有畅销的代表作之前,是无权对别人的作品进行评价褒贬的。
例如 :孙绍振发表巜面对陌生人》后,才著《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各类文豪诗人;格非发表《江南三部曲》后,才著《雪隐鹭鸶》剖析金萍梅声色与虚无。 国外也如此。 毛姆发表《刀锋》后,打趣《德伯家的苔丝》哈代笔下人物是乡巴佬式的贵族;女性作家伍尔芙发表过《 到灯塔去》后,指摘简.奥斯汀小说的局限在厨房和客厅之间….。
是的,代表作能成为资格勋章,成为评论的通行证,成为了解写作行当的证明。
它会让你的评论更具说服力和公正性,即使尖锐的枪头刺入对方,也被他们奉为宝典,否则只能是舞臂挡车的那只螳螂一一沦为笑柄。
在网络文学里,作者需要面对良莠不齐的读者,不同的阅读经验和人生阅历,造成作品理解层次和关注点产生争议,从而引发读者之间双方混战,或者对作品作者谩骂,贱踏,侮辱,事件往往层出不穷。
巜纂位将军的白月光》便是典型。
193章约70万字,我耗费七天的时间读完,俗世中人免不掉繁赘琐杂,但它绝对让我拣起了耐心和感撼。是的! 我看到你的进步与坚持,看到你的抨击与退守,看到了你悲悯与嘲讽,看到你的困顿与呐喊。
……这便足够了!!!它已远超同类。
莫言在《捍卫长篇小说尊严》里有一句话:如果一部小说只有所谓的善与高尚,或者只有简单的、公式化的善恶对立,那这部小说的价值就值得怀疑。好的长篇应该是“众声喧哗”,应该是“多义多解”的,很多情况下应该与作家的主观意图背道而弛。在善与恶,美与丑之间,爱与恨之间,应该有一个模糊地带,而这里也许正是小说家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
有争议被误读,是这类小说共通的标签,那么自然不需要所有的人赞美传诵,它需要的是:读者的好奇和包容,或者是存疑与守望。
这恰恰正是网络速食客最最缺乏的素质。
他们从来寻找的是,与自己品味协同、雷同、共同的作品,他们拒绝出格,出跳,出乎意料的文学和文化。因为这种作品对他们本身的认知就是思考挑战或者直接宣告荒芜。
失望、自卑、恐慌、愤怒四处游走,交汇集合到评论区,成为泄洪口。
当从别的读者议论中得知,你被笔诛墨伐,颓废封笔,我曾心叹:都走了,专栏灰掉一个,心里的灯又灭掉一盏。
一次次的刷文,盼你满血归来。
瞧!你没让我失望,你仿佛还是那个虎虎生威,个性独断,描绘人生泥泞,挣扎奋起的袖侧。
撇开文字, 你的勇敢勇气足以获得万千女性的尊重和认可。
…………………………………………………………………………………………………………………………
三更半夜,不自觉写了这么多。想来也是可笑犯傻的,寄语鼓励好像写成了告白书,又要被饭圈崇尚人士冠上粉丝的高帽,牛鬼蛇神上台一通乱舞。
其实,你甚至不知道我的名字(追泥时用的别名)
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你只要记住,我的收藏夹有你,三万多读者收藏夹有你。
默默关注你的我们
支持你!!!
署名:三万读者
2020年8月9日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 评论文章:公主归来
  • 所评章节:1
  • 文章作者:袖侧
  • 所打分数:0
  • 发表时间:2020-08-14 07:0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