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评又跑题了

作者:Mr.M

给你一篇长评,虽然又双跑题了:
啊,有时候往往就是平凡的群体所孕育出的异常——即被大众所司空见惯、潜意识内所遵循的“正常”,才是最可怕的扭曲吧。不比什么连环谋杀、惊世骇俗的恶行,这些扭曲深入人间每个角落,潜藏于每个人心间,是集体无意识所根植于本性中的东西。
屯了四章,今天看到明美酱的故事,突然也很想讲一个很普通的故事。也算给大大凑个长评。
那是我六七岁年龄阶段很少能记得的事之一,我对于十岁之前的记忆已经很少有什么能记起来的啦,可是这件事情每当我回忆起来还清楚的像不久前才发生一样,明明很常见,在之后也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却都没有给我留下什么印象。成年后的现在回忆,估计是因为那是人生中第一次对人类产生疑惑与恐惧吧,“第一次”与“恐惧”总是会让人印象深刻的。
那是我小学二年级发生的一件小事,说是小事是因为我不确定除了我和主人公还会不会有当事人记起,可能早已如生命中其它没有任何意义的时间一样被大脑压缩打包放在角落腐化为尘埃。大抵在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里都会有那么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吧,负责来承担嘲讽与排挤,以通过为全班提供共同话题的方式来增添班级凝聚力,而我的故事的主人公张鲲鹏同学就是一个这样的角色。单亲母亲的儿子(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单亲家庭是什么含义)、智力发育迟缓(我不太确定是真的还是童言童语中加诸的诋毁)、大大的头颅、瘦小的身体、发黄的牙齿、堪忧的卫生,这一切都使他当仁不让的承担起这个角色。很多时候这样的角色也同样得不到老师的喜爱与关注,就像故事中的张鲲鹏小朋友。也许是真的不好管教,下午上学迟到的张鲲鹏终于让班主任再次感到厌烦。因“打扰了同学上课,浪费了同学们的上课时间”,他被勒令一个个向全班五十多名同学道歉,全部得到原谅后才能上课。我仍然能记得当时的我坐在第三组第三排(共四组的双人桌),轮到向我道歉时张鲲鹏己经走过了大半个教室。他那张怪异的、努力做出满不在乎表情的麻木的脸凑到我的面前,拖着长长的调子,以敷衍的音调低低对我说“对—不—起”。我便也像前排的同学那样,做出一副不耐烦的样子摆手。“没关系、没关系。”在同桌与前座的欢快笑声中,他走向下一排继续他的处刑。我不知道自己当时是幅什么表情,不过我想一定是张与张鲲鹏一样怪异的笑脸吧。因为我并没有从集体对张鲲鹏的羞辱中得到任何喜悦的情绪。这并不奇怪,我向来是一个同理心较高的人,儿时得益于母亲通过文学名著的朗读作为睡前启蒙,又早早的觉醒了天真的道德观。人不应该通过他人的痛苦汲取快感,但我直觉自己需要加入身边喜剧观众们的轰笑之中,人生中第一次摆出不符合自己内心心情的面孔。
我不知道有多少同学是真实的从这件事中得到快乐,有淘气的男生趁机兴致勃勃地问些促狭的问题,有看着课本的好学生蹙着眉欠奉一个眼神,用鲁迅先生《孔乙己》中“店(班)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来形容真是再形象不过了。这些喜剧观众在我记忆中早已模糊了面孔,我只知道我只感到一种隐秘的恐惧与面对张鲲鹏道歉的羞耻,就好像是我在全班的视线下向他道歉而不是反过来一样。
这恐惧与羞耻从何而来?儿时的我并不知晓。
每个正常的人都要学会对他人与群体产生恐惧,才会因恐惧选择向群体靠近,以避免自己成为“异常”,被大多数人开除。群聚的本能深植基因,祖先们通过形成群体免受野兽与饥饿的威胁,而现今我学会通过融入群体免受群体的排斥,以避免落入那样的境地。
这个乏善可陈的故事到这里就没什么可以一说的了。因为二年级分班我并不知道张鲲鹏之后的故事,也无从知晓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否还活在世间的哪个角落。但他那张怪异的面孔一直清晰地存在于我的记忆之中。我很少记起这段回忆,但偶尔我也会记起那个大头男孩。在我在成长的过程中,这段记忆时不时便会跳出来,哪怕彼时年幼的我并不能理解其中原因。直到我以艺术生的身份渡过了不段转学的漫长的高中时期,步入美院之后,养成了研究分析自己心理的习惯,才洞悉了这段记忆中七岁的我当时的心理与原因。
搞出个这样与评论无甚关系的长评,只是因为看到了明美酱的故事后突然就很想把这段记忆分享出来。也许这种承载不可言说情绪的记忆在展示给众人之后,七岁的张鲲鹏就会慢慢走出停滞于那天下午的时间。而之后我也许只有翻阅这遍评论时才会模糊的记起有这么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能看我啰嗦到这里的姐妹们都是小仙女,给你们笔心么么哒!
ps:第二篇长评也给大大,我的长评总是跑题的厉害,请大大原谅我吧!毕竟当初高考作文就因为跑题而完蛋了……明明从小喜欢看书_(:з」∠)_宝宝己弃疗
1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楼] 作者回复 发表时间:2019-09-04 00:08:57
嗯,谢谢你的分享,谢谢你的长评
[2楼] 网友:Mary  发表时间:2019-09-04 07:16:25
好真实啊。。。我的第一次记得是幼儿园,我因为做了错事还是什么被老师骂,当时直接自闭的躲到床帘后(就是房间角落里面)去了,站在那里哭。然后老师就叫全班同学笑我。
真的很可怕。
[3楼] 网友:幻夏  发表时间:2019-09-05 02:02:18
这长评勾起了我脑中尘封的往事,为什么大家的记忆里都有相似的故事呢。 我小学的时候,班里也有这样一位同学,承受着大家的伤害,刚开始我同情她,并想和她做朋友,我也不知道当时自己怎么想的,可能是同情?我个人是天生同理心比较强吧。刚开始她并没有接受我的纠缠,但后来还是默认了,这样成了她的朋友。 但这的结局并不完美,因为我最后还是抵不住那个奇怪的氛围,我怕自己会同她一样被欺负,我又远离了她。每当我想起来她,心中都不是滋味,因为我更可恶,可能她会以为我当时也是抓弄她吧,其实当时我是真心想和她做朋友,现在在这里说好像是为自己开脱一样,真的真的好后悔,如果当初没有分开就好了,自己为什么会那么世俗呢,小孩子真可怕阿,也包括自己,
真的不能回想过去,每次想都会后悔,后悔当初自己的选择和做法。后来可能是报应吧,我初中的时候也成了班里那个低层啦,那时候真的立刻理解了她,但我真的幸运,后面还是有了朋友,虽然现在都不联系了,但还是时不时想起她,还说以后结婚还要请她当伴娘来着,结果现在都没有联联系啦,看了你的长评,想起一些往事,也不住写了出来,好像是胡言乱语一样,语文不好见谅啦......
[4楼] 网友:Mr.M   发表时间:2019-09-05 20:45:46
啊啊,每个人心底都会有类似的故事呢!抱抱楼上。也不要那么沉重自责,我不知道你是否的确给自己的那个同学带来什么伤害,也就不会去评判。但是有另外的理论,听听你可能会轻松些哦。
基因和心理的相互作用真的是非常奇妙呢,我们以祖先身上遗传下来的本能也并不都是混沌利己的属性呢。与经验主义的新生儿空白论不一样,某些道德基础不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呢!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婴儿相对于“坏人”来说,更加喜欢“好人”,婴儿天生具有“移情”的能力,而“移情”正是同情心理的前置步骤呢!还有许多其它的许多有趣实验和神奇结论,有兴趣可以去看《善恶之源》。所以,不管一个人成为了怎样的人,只要他的生理上没有出错,在基因层面上,我们的先祖都给了我们成为一个好人、向善的可能性。道德并不仅仅是后天习得与社会与文明的产物。所以,你的同情心理并不是自我满足与感动,那是根植于基因的,来自于祖先的礼物呢!
  • 评论文章:英雄失格
  • 所评章节:63
  • 文章作者:浮云素
  • 所打分数:2
  • 发表时间:2019-09-04 00: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