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解药》

作者:浮提

所以其实程恪和江予夺成长的经历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都被逼着去“厮杀”。
巫哲大大这篇文其实反映了很多教育方式上的问题,也是一直以来很普遍的问题。
到处都是竞争,到处都是压力,这是无法避免的。但是总免不了很多家长一再或有意或无意地给孩子施压。这种压力经年累月,是会成为习惯的。
就拿在校学生们来说吧。小学的时候,如果成绩不好,爸妈知道后会说你、或骂你(有一些非常过分的家长就更不用说了),他们会告诉你成绩多么多么重要,会从生活中任何能牵扯到成绩的小事中或有意或无意地向你透露出“成绩十分重要”的信息。不用多久,这个信息就根深蒂固。所以三四年级的小孩考差了就会哭、他们的情绪就会为这样的压力而左右。
接下来,初中、高中……随着竞争的激烈程度不断上升,孩子们受其影响愈深。这时候就会出现问题――不是所有孩子都会一直优秀,当他们发现了更多、更强大的竞争对象后,他们如往常一样一头扎进了竞争的浪潮里――大多数孩子在浪潮里迷失了方向。
当他们第一次发现自己“变差”,他们会伤心、会震惊、会拼命努力弥补,那么,第二次的打击就显得十分不近人情。当然,第二次未必是打击,但第二次有很大的可能是打击。如果还有第三次、第四次,甚至五次、六次或者更多,再坚强、自信的人都会蹲在原地开始颤抖,自卑、无助、怀疑逐渐铺开一层阴影,将他圈住――他背不住自己给自己的压力了――竞争的弊端也就显现了出来。
有人自暴自弃,干脆舒舒服服躺过几年青春年华而后蹉跎一生;有人受不了一连串的变化和压力,选择自杀。其实世上有那么多人、有那么多职业、那么多可以让人幸福的活法,但巨大的压力迷雾一般只逼他们瞧着眼前逼仄的险途,他们还来不及发现另一种美好、来不及华丽转身,就在哭声中呜咽着陨落。于他们,这生命仿佛比烟花还要虚幻不堪。
竞争成就了多少人,又湮没了多少人――鼓励了多少人,又摧残了多少人――
竞争一直存在,有人胜便有人败,成者王则败者为寇。古时候杀人夺权流血漂橹,不可谓不激烈,可现今青天白日河清海晏,却又无处不充斥着无声的头破血流。
白日里的欢歌笑语一旦被月光笼住,朦胧的黑夜里到处是细碎的哭泣;青春的气息闷头而过,没人能看见结痂的伤口和空荡荡的灵魂。
到处,都是“自残”的人。
就算时过境迁,回头只觉得人生总得吃这么一段苦,可有些东西烙进心里、是不会变的。哪天机缘巧合猝不及防地冒个头,就能塞住咽喉。
说了这许多,也不知在说什么。只是看了许多人、许多事,真的觉得竞争之残酷简直超乎想象,像程怿这样偏激的大有人在;像程恪那样志不在此,却又无法像程恪那样、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儿的,就更如过江之鲫;而像江予夺那样有明确方向却无论如何迈不出步子的,就又是另一种绝望和痛苦了。
这么多人在挣扎、在向上。――其实谁又能说,孩子不比大人看重成绩呢?只是竞争早埋进了骨子里,他们少有闲暇去体会罢了。
好了,言尽于此――只希望每一场硝烟褪去后,碧海蓝天、红花绿草,能出现在你的眼前。
地雷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22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楼] 网友:一蓑烟雨任平生  发表时间:2018-06-30 16:12:16
哇呜⊙ω⊙
[2楼] 网友:杨可琪  发表时间:2018-06-30 16:55:14
瑞思拜啊
[3楼] 网友:喻笙  发表时间:2018-06-30 22:30:51
酷啊
[4楼] 网友:汤圆不圆  发表时间:2018-07-01 00:48:44
为你点赞
[5楼] 网友:少数派  发表时间:2018-07-01 12:40:30
最明显的一个表现是,如果现在到班级里,老师问问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你觉得你考得不好,你是不是会觉得实在对不起你的家长,他们太辛苦了是不是,他们对你太好了你回报不了是不是?
一听到这个问话,不说百分之百,可能百分之90的孩子都会哭。其实很大程度上都是父母没有反应过来父母这个角色即不是个支配者,也不应该在自己付出后就隐性的要求回报。因为生育是权利,但养育就是随之而来的不可推卸的责任了。现在很多孩子一被问到这些问题就焦虑的哭,大部分的原因可能就是因为这些父母都是有所图的付出,要么图孩子给自己长脸,要么图孩子听话孝顺,还经常对孩子说:我为了你怎么怎么样,我为了你花了多少时间多少金钱。一旦孩子不和自己意愿,就会说:我当初怎么生出来你这个玩意儿。而这些孩子长大之后,又变成了像他们父母一样的将焦虑压给孩子的父母。一代接一代,就像一个死循环。
[6楼] 网友:少数派  发表时间:2018-07-01 12:53:58
你再问孩子,你想考好大学吗,孩子说想。你再问他,为什么想?他会回答你是因为好大学好所以值得上吗,很多孩子都会想,因为父母说出去好听,觉得自己有个争气的好孩子。可什么大学才算好,是剑桥哈佛,还是985211,全世界的学生那么多,可好学校就那么几个,总有人比你的孩子考的好,那凭什么就你家的孩子可以去上。随之而来的就是矛盾,孩子只有努力学习,但努力之后如果成绩不理想,就会焦虑,挫败,自卑,因为目标太高了,可这个目标是谁给的,是家长们的隐性期望。孩子只有不断的狠逼自己,才有可能从一个省几千万考生里拼到前几名,去抢那几十个北大清华的指标。
[7楼] 网友:翠翠  发表时间:2018-07-05 09:03:32
工薪家庭,我觉得我爸妈供我读书真的很辛苦,每次就考不好我就会有压力。长大了觉得读书改变命运真的很难。但我爸妈真的从来不在学费上为难我,他们也真的不是想让我挣面子,证明什么。我也叛逆过,我妈妈说我只是不想让你以后挣钱这么辛苦,整天都在工厂里,或者洗盘子,我只是想让你以后挣钱容易一点,每次想起我都会掉眼泪我爸妈真的付出了很多,现在把我供出来了也很辛苦,因为我目前就够养活自己。回报父母真的很难,我爸妈说的我要不要你养,以后我有保险,国家养着,自己过好你自己的生活。所以父母真的没有要求我们什么,付出远大于他们收获的
[8楼] 网友:30499516  发表时间:2018-07-07 20:05:33
哇…说得好到位
[9楼] 网友:少数派  发表时间:2018-07-10 15:37:00
我没有讲父母的付出和期望是不是成正比,因为当期望怎么努力也达不到的时候,双方都会自然向矛盾妥协,降低期望和要求。但本身的焦虑还在。就像你成年了工作了还经常会梦到自己坐在高考考场上一样。
[10楼] 网友:柠檬青橘  发表时间:2018-11-17 02:02:31
大佬
  • 评论文章:解药
  • 所评章节:86
  • 文章作者:巫哲
  • 所打分数:2
  • 发表时间:2018-06-30 15:4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