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为何打压太子

作者:小谷子Adela

这篇文章皇帝百般打压太子,扶植其他皇子。
一开始觉得很奇怪,太子如此优秀为何打压,今天偶然在知乎看到一篇文章,完美解释了。
转过来分享一下:
曹操不喜欢曹丕,是自然而然的,这源于君主和世子的矛盾。皇帝和太子表面上的关系是父子,实际上的关系是政敌。
太子成年了,皇帝老朽了,底下的群臣就会面临一个问题:要不要提前讨好太子呢?太子是将来的皇帝,一朝天子一朝臣,早点和太子搞好关系,获得太子的欢心,这中间的利益有多大,相信大家都懂的。可是老皇帝还在位,你就一个劲儿地和太子套近乎,老皇帝心中会好受吗?劳资还没死呢,懂不懂啥叫“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我还要再活500年?你们现在就讨好太子,难道都巴不得我早点完蛋吗?
我们先看看西汉的情况:
汉高祖刘邦不喜欢太子刘盈,想废他,被大臣们阻止。
汉景帝废了太子刘荣。
汉武帝杀了太子刘据。
汉宣帝不喜欢元帝,差点想废了他。
繇是疏太子而爱淮阳王,曰:“淮阳王明察好法,宜为吾子。”而王母张婕妤尤幸。上有意欲用淮阳王代太子,然以少依许氏,俱从微起,故终不背焉。《汉书.元帝纪》
汉元帝不喜欢成帝,也差点想废了他。
而定陶恭王有材艺,母傅昭仪又爱幸,上以故常有意欲以恭王为嗣。赖侍中史丹护太子家,辅助有力,上亦以先帝尤爱太子,故得无废。《汉书.成帝纪》
再看看唐朝的情况:
唐高祖李渊的儿子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的故事,不用我多说吧。
唐太宗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想提前接班,幸亏李世民反应快把他拿下了。
唐睿宗面对自己的强势儿子李隆基,只能提前禅让。
唐玄宗因为猜忌杀死了太子李瑛,立李亨(肃宗)为太子。
二十五年四月,杨洄又构于惠妃,言瑛兄弟三人与太子妃兄驸马薛锈常构异谋。玄宗遽召宰相筹之,林甫曰:“此盖陛下家事,臣不合参知。”玄宗意乃决矣。使中官宣诏于宫中,并废为庶人,锈配流,俄赐死于城东驿。《旧唐书.玄宗诸子传》
安史之乱发生后,肃宗抓住机会直接继位,把玄宗玩成了太上皇。
唐德宗也差点废了太子,幸亏被李泌劝住了。
主女为太子妃,始者上恩礼甚厚,主常直乘肩舆抵东宫。宗戚皆疾之。或告主□,且为厌祷。上大怒,幽主于禁中,切责太子。太子不知所对,请与萧妃离婚。《资治通鉴.唐纪49》
可见,皇帝和太子的矛盾实在是太稀松平常了。曹操和曹丕关系不好,又有什么奇怪的呢?一般来说,老皇帝为了防止太子威胁自己的地位,有两种常见的做法。一种就是立一个年幼的太子,好比曹冲这样的;一种就是扶持另一个皇子来制衡太子,好比曹植这样的。
一、立个年幼的太子。
曹冲如果不早夭,他当太子的几率实际上是很大的。幼儿太子不会威胁老爸,等他成年了,老爸也差不多要老死了。
想当年,汉武帝就是这么玩的。成年太子刘据曾带兵攻打皇宫,和丞相大战五天,死者万余人。
壬午,太子与皇后谋斩充,以节发兵与丞相刘屈牦大战长安,死者数万人。庚寅,太子亡,皇后自杀。《汉书.武帝纪》
之后武帝放着刘胥、刘旦这俩成年皇子不立,偏要立8岁的刘弗陵。
后来孙权也一样,太子孙和、鲁王孙霸争位被废了,他不立成年的孙奋、孙休,而立了8岁的孙亮。
当然,汉武帝、吴大帝立幼子,都没有直接说明内心的想法。后赵的石虎比较直肠子,说了大实话:儿子到二十岁就要和我争权,所以我要立10岁的石世,等他20岁,我也老了。
季龙曰:“吾欲以纯灰三斛洗吾腹,腹秽恶,故生凶子,儿年二十馀便欲杀公。今世方十岁,比其二十,吾已老矣。”《晋书.石季龙载记》
二、扶持另一个皇子制衡太子。
211年,曹丕成为了五官中郎将、副丞相,接班人的地位非常明显了。
建安十六年,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三国志.文帝纪》
同时,曹操又一直表示非常喜欢曹植的才华,甚至一度暗示曹植,你有机会取代你的哥哥!
□□征孙权,使植留守邺,戒之曰:‘吾昔为顿邱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悔于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与!’《三国志.任城陈萧王传》
曹操的这种玩法,其实再平常不过了。汉宣帝后期中意淮阳王刘钦,汉元帝后期喜欢定陶恭王刘康,都是类似的玩法。李渊立李建成为太子,又大力重用李世民、李元吉;李世民立李承乾为太子,又同时宠爱李泰,就玩得更直接了。
当然,我们的孙权大帝在这方面也是老司机。孙登当太子后不久,孙权就让儿子孙虑封王、开府。
后二年,丞相雍等奏虑性聪体达,所尚日新,比方近汉,宜进爵称王,权未许。久之,尚书仆射存上疏曰……权乃许之,于是假节开府,治半州。《三国志.吴主五子传》
可惜孙虑不争气挂了,孙权马上又扶持孙和上位制衡孙登。据《吴书》记载,孙登一度表示愿意把太子之位让给弟弟。
吴书曰:弟和有宠于权,登亲敬,待之如兄,常有欲让之心。《三国志.吴主五子传.裴注》
结果孙登又不争气地挂了,孙和正式成为太子,孙权自然又扶持一个孙霸。总之绝不让太子独大!
和为太子,霸为鲁王,宠爱崇特,与和无殊。《三国志.吴主五子传》
孙权的事情发生在后面,当时给曹操印象最深的”前车之鉴“,莫过于袁绍、刘表。
袁绍死后,袁谭、袁尚两兄弟打得一塌糊涂,让曹操捡了便宜。刘表死后,如果曹操不南征,那么刘琦、刘琮必然也要内讧的。曹操曾经为选继承人的问题咨询贾诩,贾诩说,我在想袁绍、刘表的事情啊!曹操听了大笑,于是曹丕的地位就稳了。
□□又尝屏除左右问诩,诩嘿然不对。□□曰:“与卿言而不答,何也?”诩曰:“属适有所思,故不即对耳。”□□曰:“何思?”诩曰:“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大笑,于是太子遂定。《三国志.荀彧荀攸贾诩传》
后世很多人认为贾诩是告诉曹操,要立长子,你看袁绍刘表都立幼子,结果都完蛋了吧!实际上这个解释很勉强,尤其在刘表身上。刘表如果立刘琦这个亲近刘备、诸葛亮的继承人,荆州就不会丢了吗?且不说蔡瑁、蒯越等亲曹派大佬会不会答应了,刘琦能不能压制住刘备都难说。我觉得,贾诩真正的意思是说:”您不要学袁绍、刘表玩两个儿子制衡的游戏,太危险了!“
217年,曹操接受了贾诩的建议,正式册立曹丕为世子。3年之后,曹操去世,曹丕的地位已经非常巩固了。
曹□□在洛阳,曹丕在邺城,曹彰在长安。曹彰准备来个近水楼台先得月,跑去洛阳找贾逵要魏王的玺绶。贾逵直接告诉他,你又不是太子,玺绶在哪儿关你屁事!
时鄢陵侯彰行越骑将军,从长安来赴,问逵先王玺绶所在。逵正色曰:“太子在邺,国有储副。先王玺绶,非君侯所宜问也。”遂奉梓宫还邺。《三国志.刘司马梁张温贾传》
曹操的死讯传到邺城,有些臣子认为应该走程序,慢慢让曹丕继位。陈矫表示扯淡,现在人心惶惶,曹彰已经跑到洛阳了,曹丕必须马上继位,以免夜长梦多。于是一天之后,曹丕就是新的魏王了。
□□崩洛阳,群臣拘常,以为太子即位,当须诏命。矫曰:“王薨于外,天下惶惧。太子宜割哀即位,以系远近之望。且又爱子在侧,彼此生变,则社稷危矣。”即具官备礼,一日皆办。《三国志.桓二陈徐卫卢传》
可见,此时曹丕可以说是众望所归,其他的儿子毫无机会。如果曹操多活几年不死,等待他的可能就是唐高祖、唐睿宗的结局了……
3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楼] 网友:生怕情多累美人  发表时间:2018-03-22 12:59:12
服气
[2楼] 网友:Z.  发表时间:2018-03-22 13:02:14
大佬
[3楼] 网友:wiyy  发表时间:2018-03-22 13:04:58
哇,楼主超级棒!!
[4楼] 网友:茄纸皿v皿  发表时间:2018-03-22 13:07:54
酷!
[5楼] 网友:风信子  发表时间:2018-03-22 13:11:25
有道理,生死予夺的权势得到了又怎么会放手
[6楼] 网友:annann904433  发表时间:2018-03-22 13:18:45
厉害了
[7楼] 网友:killua  发表时间:2018-03-22 14:07:34
好厉害
[8楼] 网友:七七八八吧  发表时间:2018-03-22 14:56:23
好长啊,赶上正文了
[9楼] 网友:dd  发表时间:2018-03-22 18:46:52
很好啊
[10楼] 网友:PP  发表时间:2018-03-22 18:59:00
服气
[11楼] 网友:若鱼  发表时间:2018-08-26 22:49:43
膜拜
[12楼] 网友:鱼啦啦  发表时间:2022-11-13 13:19:18
来自四川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