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成精的妖怪不许报案!》

作者:

三星堆
三星堆遗址位于中国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南距成都40公里,东距广汉市区7公里,是一座由众多古文化遗存分布点所组成的庞大的遗址群。由其内三个起伏相连的黄土堆而得名,有“三星伴月”的美名。遗址年代为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前1000年,文化遗存分为四期,出土的文物精品以数百件青铜器为主,国宝级文物有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
中文名:三星堆遗址
发现者:燕道诚
发现时间:1929年
所处年代:夏朝、商朝
重要发现:青铜器
所在地:四川省德阳广汉市
类别:博物馆
开放时间:08:30~17:00
票价:82元/人
占地面积:约1200公顷
简介
三星堆遗址是一座由众多古文化遗存分布点所组成的一个庞大的遗址群,1988年1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考古学家将该遗址群的文化遗存分为四期,其中一期为早期堆积,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二至四期则属于青铜文化。遗址群年代上起新石器时代晚期(公元前2800年),下至商末周初(公元前1000年),上下延续近2000年。
三星堆遗址群规模巨大,范围广阔,古文化遗存大多分布在鸭子河南岸的马牧河南北两岸的高台地上,遗址群平面呈南宽北窄的不规则梯形,沿河一带东西长5~6千米,南边宽2~3千米,总面积约1200公顷,是四川古代最大最重要的一处古文化遗存。现已确定的古文化遗存分布点达30多个,其中以南部的“三星堆”,中部的“月亮湾”、“真武宫”,北部的“西泉坎”,东部的“狮子堰”,西部的“横梁子”,以及向西延续的“仁胜村”、“大堰村”等遗址最为重要。
三星堆遗址群的年代范围前后延续2000年,所出的了大量陶器、石器、玉器、铜器、金器,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征,自成一个文化体系,已被中国考古学者命名为“三星堆文化”。
发掘历史
1929年春,广汉县南兴镇真武村村民燕道诚一家在宅旁挖蓄水沟时发现一个长方形的坑道,由石板围成,坑内放满了精美的玉石器。燕道诚后携家人把坑内400多件玉器搬回家中,藏于各个角落,并不让家人告人。一年后,为将玉器出手,他将一块玉瑗送给当时驻广汉县的一位旅长陶宗伯,此人在得知这块玉瑗的价值后,派了一个连进驻燕道诚挖宝的地方,以军事训练为名,大肆开挖。
成都著名金石学家龚熙台从燕家购买了4块玉器,并写作一篇《古玉考》发表在成都东方美术专科学校校刊的创刊号上,随即消息传出,古董商蜂拥而至,广汉地区掀起挖掘高潮。当时的广汉县县长罗雨苍认为古物出土应归国家所有,随即下令禁止私人乱挖乱掘。
1934年3月15日,华西大学博物馆馆长美国人葛维汉与副馆长林名均教授组建考古发掘队,在月亮湾进行发掘工作,揭开了中国川西平原考古的序幕。持续十多天的第一次正式发掘工作,一共出土文物600多件。
1953年,西南博物院院长冯汉骥等人重新提出三星堆一带有古文化遗产的可能。1956年,四川省博物馆的王家佑、江甸潮在三星堆—月亮湾一带进行考古调查。1960年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研究组全面调查了三星堆和月亮湾等地的文化遗存。
1970年始,三星堆和月亮湾一带古遗址搭建起砖瓦工厂,致使大片的古文化遗址遭受破坏。1980年5月四川省考古队对三星堆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发现龙山时代和3000年-4000年前的房屋基址18座,墓葬4座,出土数百件陶器、石器、玉器文物和数万片陶片标本。
1982年,中国国家文物局决定对三星堆进行专款专项考古发掘。
1986年7月,广汉县南兴镇第二砖厂的工人在挖砖坯土时,挖断了一块玉环,工人遂报告给当地的考古队,这里就是三星堆一号祭祀坑。同年8月,四川省考古所对三星堆进行大规模发掘工作,发现两座与商代同时期的大型祭祀坑,坑内出土了1700多件青铜器、玉器、漆器、陶器等,还有80根象牙,4600多枚当时的货币、海贝、铜贝等。
1988年10月~1989年1月,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第七次发掘三星堆遗址,对三星堆土埂进行试掘,确定土埂为内城墙的南墙。
文化分期
三星堆文化的分期,可以根据其考古时的发现分为三星堆遗址一期、二期、三期和四期。也可以按研究后文化类别分为宝墩文化、三星堆文化和十二桥文化。三星堆文化的分期对于认识三星堆与当地先秦时期青铜文化和新石器文化的关系有着重要作用,也奠定了完善四川古文化发展谱系,确定巴蜀文明形成的基础。
1933年,至1934年的第一次对月亮湾真武宫遗址和玉石器坑挖掘时,已经有人注意到两者年代有所不同。
1963年,四川大学考古专业实习进一步的从地层上论证了不同时期的叠压关系。
1980年、1981年第一次发掘时,考古队员将堆积物分为八层,除去表层土(第1层)、间隙层(第5、7层),剩下的五层被称为“第一至第五文化层”。其中第四、五文化层(第6、8地层)被划为第一期,第二、三文化层(第3、4地层)被划为第二期。第一文化层(第2地层)被划为第三期。
1982年,通过第二次发掘,发掘者提出存在三星堆遗址第四期。至此,三星堆文化分为四期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
出土文物
重要文物
国宝级:金杖、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青铜纵目面具、玉边璋、玉牙璋。
其他:青铜兽面具、黄金面罩、青铜太阳轮、跪坐人像、青铜人身形器、青铜大鸟头。
文物特点
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文物有上千件,包括青铜器、金器、玉石器中,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三四百件青铜器。
1、器形高大、造型生动、结构复杂、内涵高深莫测是三星堆青铜器重要特点。
2、三星堆青铜器以大量的人物、禽、兽、虫蛇、植物造型为其特征。
3、多数器物种类和造型都具有极为强烈的本地特征。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2010年10月,三星堆考古遗址公园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整个遗址公园主要由“西城墙遗迹”、“燕家院子·月亮湾城墙剖面”及“三星堆·祭祀坑”三大展区组成。业内专家认为,开放后的三星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是“大遗址”概念的集中展示。
“大遗址”是近年来国际上从文物保护与系统管理角度提出的新概念,专指文化遗产中规模大、占地广、文化价值突出的大型文化遗址。
2013年9月,三星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已基本完成,有望于明年正式对外开放。
历史意义
发现三星堆遗址对历史学的重要意义如下:
1、重新认识巴蜀文化。
因为三星堆遗址的发现,与长期以来历史学界对巴蜀文化的认识大相径庭,有些地方甚至完全不同。例如历史学界一向认为,与中原地区相比,古代巴蜀地区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地方,与中原文明没有关联或很少有交往。而三星堆遗址证明,它应是中国夏商时期前后,甚至更早的一个重要的文化中心,并与中原文化有着一定的联系。
2、验证了古代文献中对古蜀国记载的真实性。
3、以前历史学界认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然后渐渐的传播到全中国。而三星堆的发现将古蜀国的历史推前到5000年前,证明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证明了长江流域地区存在过不亚于黄河流域地区的古文明。
4、有观点认为三星堆代表了古羌人、彝人文化。
5、三星堆的发现也是第一次从实物信史的角度证实了中国拥有完整的5000年历史。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