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红楼]娇女迎春》

作者:天华

看了写的44章想交流的一些东西 既然说了是交流讨论 那就来讨论讨论
1 “作者”开始说“在本人眼里 红楼阅读至少分为五个阶段”刚开始看到觉得不过个人想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或者方向来助于自己解析 看到后面【这就是红楼迷在阅读红楼时“必须”经过的一个阶段 没有这个阶段累积 不可能进入第四阶段】怎么成了阅读红楼的一个衡量标准了?红楼迷都被你代表了?
2 【我不会在某部红楼同人下面说黑不黑】所以你到自己文里来凭着一张口说不好专门黑吗?
3 网络文学与严肃文学最基本的区别这又一段衡量标准 不按你这样的认为就不明了了?
4 “作者”这章通篇看下来 多次强调要明了作品所设定的“社会风俗 人文环境 律法 舆论”还举例了两篇另外的名著 既然这么重视 也认可一些认为红楼是明清时期的论点 “作者”了解“义结金兰”的含义吗?尤其是明清时期女性之间的“义结金兰” 知道的话再用你所谓的“结合当时的继承法”再结合下
5 你在第三和第四阶段挺久了 说你领悟了林黛玉这个人物的六层悲剧 颦儿的你说是悲剧?在曹公笔下颦儿为什么来到红尘?她是知悉神瑛侍者下凡历幻世 因为思恩求报 以泪偿灌溉之情 泪尽则恩尽 她再不欠神瑛侍者 不再一股缠绵之意常绕其心 不得安宁 到达了她所说的“无立足境 是方干净”这是她的自在 她的大解脱 何来悲剧一说?
6 说假设黛玉有个哥哥 【林黛玉也可以“哭着”求哥哥帮忙帮她另外找一门亲事 根本不用困在大观园 也不用吊死在贾宝玉的身上】?曹公原文中颦儿对于那些世俗男性意见的表示全给“作者”无视了吗?颦儿想要个兄弟姐妹 是“作者”所理解的这样吗?颦儿想要兄弟姐妹是想有个相互依持 不至于孤苦伶仃无人可诉心中之事 宝钗说有那样的兄长和没有是一样的 是侧面告诉了颦儿两人是一样的 她虽有兄长依然不能倾诉心事一二 唯有个母亲比颦儿强些 可以说说心事 “作者”把颦儿宝钗两人分化来看 这是又把曹翁设定两人本是同源 如花开两朵 却是同枝同根 给无视了吗?“作者”自己陷入世俗理念 却又要将从世俗所知所理解的套用在曹翁笔下的两人身上【ps:本人虽也处世俗 但还没强将自己一些浅见的世俗观念套用到有着“质本洁来还洁去”问着“天尽头 何处有香丘”希望“一捧净土掩风流”的颦儿身上去】 还任何一个真心爱红楼的红楼迷都会有如“作者”这样的认为 红楼迷要不要总是这么被代表啊?
对于一个作品的解析 要遵从原作 不要总是脱离原作自我臆断 或者凭着断章取义恶意揣测 最后 “作者”放过颦儿放过宝钗放过那些好女儿吧!
2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楼] 网友:19284387  发表时间:2018-01-10 00:58:07
讲真,现在每次看到有人踩宝钗捧黛玉或者踩黛玉捧宝钗都感觉像是在看智障表演。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二人明明并在一起有人却非要一踩一捧,要是普通人也就罢了。红迷?红迷居然比曹雪芹更懂红楼梦,更懂黛玉宝钗?
[2楼] 网友:天华  发表时间:2018-01-10 01:36:14
某种意义上的“红迷”不过是陷入了一种自我意识的思想桎梏里…
[3楼] 网友:19284387  发表时间:2018-01-10 02:10:23
不只是红楼梦,现在四大名著不就被很多人脑补过度了吗?什么如来佛祖的阴谋啦,武松喜欢潘金莲啦……一个个的都比作者懂的深,专门钻字眼里去瞎折腾。红学家研究了多久到现在都在不断研读,几个人敢说宝钗如何如何?他们读的倒是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