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谢头七二刷有感

作者:空花

(两分评被吞了,不知道零分评发不发得上来)
许我来世木棉花(序言)你有没有读懂他
头七之日,魂魄归家,亲朋泪下,阴阳咫尺也天涯。
东篱把酒作《挽歌》:“亲戚或余悲,他人亦以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我死我生,不过是归入大自然的怀抱,生命不再以“我”的形式存在,但以“彼”的兴起为延续,生生不息应如是。诚所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陶老自己看得清楚,想来也是能走得干干净净,悠游自在,了无牵挂。
掐指一算,谢公头七,竟是落得众叛亲离下场。污名加身。质本洁来,不得洁去,真叫我这样纠结于名利的俗人耿耿于怀。
如鲠在喉,怎么办?我选择狗带……呸,我选择二刷本文五单元,逐字逐句地刷,用这种看着可笑的方式缅怀一个虚拟人物。
从前没二刷过网文,在开刷前还唾弃着自己的我,这会儿心甘情愿地码起字来,庆幸自己做出了多么正确的决定。
对后文已有一定了解,也大致明白了作者埋了哪些引线最后会点燃炸裂,反过来读前文,你就会下意识顺着那几条线有目的地去读,之前追文时忽略的细节,也被一一拾起,巧妙的隐喻(不知是否是巧合),被人读懂,草灰蛇线,伏延千里,逐渐清晰,越是细品,越是心惊,心惊于作者的精妙巧思,匠心独运。一口气读下来,畅快淋漓,拍案叫绝。
我想我总算是理解了自己先前略有微辞的“突兀的深情”、“过快的节奏(升官速度)”。被批评良多的“合理性”暂放一边,我不是专业人士,难以界定“合理”与否,这文也本就不是考据文。但我想,血姨是自圆其说了的,而且足够精彩,足够表达出血姨想表达的并打动我们,在大是大非上也没有什么偏差,够了。
何况血姨超出了我的期待。
感谢血姨,创造出这群生动鲜明的人物,用生花妙笔为我们展现这样感人的故事,写出了让我们至今念念不忘的谢公。
二刷的时候,我听着女神“不才”的《你有没有见过他》,将谢公代入了曲子中的“他”,发现意外和谐。
“你有没有见过病毒一般的他借眼神传播?”
“他有没有教你摘下风中瘙痒难愈的月色?”
“他有没有向你说天生之人是勤奋不可得?”
“是否提起去年的我,叹息像是在,黄昏沮丧的春色?”
“是否提起少年的我,曾有一刻,配合发梦的坎坷?”
“将‘语’未落,年轻的云色或许是仁慈的”
“只有大雨中,才敢放声歌,将许别人的花开还我。”
“要我说他却比时光还利落,轻易将汹涌海水,攥成污浊。”
“要我说他却比时光还利落,曙色投身进长夜,梦意外的我……”
我细细看着,看他知己喜丧齐发为他送别,看他一语道破帝王心思,看他细细布局排棋双面,明保皇子实推公主,看他披上狼皮揪出羊群里的叛徒,看他发起狠来,昧着本心冒天下之大不韪弑储君……看他用近妖多智与左相一党和易门一宗周旋,把汹涌海水攥成污浊。
我细细看着,看他摘取她发香里月色桂子,看他被她将落未落的盈盈泪光把一注古井搅成春水,看他执她手在花灯上求那一段缘分,看他拉着她隐蔽起来也不忘“坏心眼”地“树咚”来吃她“豆腐”,看他邀她“上船”扯她入一池波光,看他几乎与她呼吸相缠却在离得最近时骤然分离,看他听闻她下了牢成了失去家的孩子时折断手中扇骨,看他与鬼门关滚了一圈回来的她隔飞雪遥相立,看他说“这是我还你的河清海晏”……看他一举一动皆如病丝缠绵,偏又端方守礼,细水脉脉。到最后,如玉君子自秽白羽,来成全她许别人的河清海晏,自己却,曙色投身进长夜。
最后的最后,看木棉花下,他说,自己落拓半生,写的最多的,是赋予己身的悼亡诗。
“她带回来的,是一个自以为将死之人,徘徊在悬崖上,却不知为何,随她回到了炼狱般的人世间。”
原来他早就安排好了谢幕设计好了结局,为何变了卦,换了另一种形式羽化?
大概因为小鸟儿这个引子罢?相逢如梦,而人生于他似乎也是一场大梦,偏她是个意外,令人惊喜的意外,叫他看见少年的自己,叫他想帮她写一段更好的注脚。
终为她,吹响一曲山河悲歌。
谢公走了,留下许多谜团,留待作者为我等一一解开。
比如,他为何知晓易门宗主密令?
我不敢确定,当年叫他挂冠归隐的朝堂变数,是不是与易门之祸有关。
正如,我不敢确定,我有没有读懂他。
12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2楼] 作者回复 发表时间:2017-06-04 17:21:24
这是人家拿肾换来的红包,请慢慢享用
[3楼] 作者回复 发表时间:2017-06-04 17:28:39
大佬的分析永远那么透彻点个大赞赞~=3=
对于老谢一开始的人设我透露一下,谢端的字是无敬,取自《孔子家语·大婚解第四》,故事是这样的:
有一次,鲁哀公问孔子说:「寡人有一事不明,还是希望先生能有所说明,身穿礼服亲自去迎亲,这礼节也太过了吧?」
孔子听后,正色回答道:「合二姓之好,以续先圣周公的后裔,作为祭祀天地、宗庙和社稷的主人,君王怎么会说太过了呢?」
哀公说:「寡人实是鄙陋得很,若没有这般鄙陋,又怎么能听到这番道理呢?寡人想进一步向您请教,却不知怎样措辞,还请您进一步告诉寡人吧。」
孔子于是回答说:「天地不合,则万物不能生长。诸侯的大婚,关系到子孙万代的接续,怎么会过了呢?」
孔子接着说:「对内而言,君主和后妃可以在宗庙里主持先祖的祭祀,像天上之有日月一样;对外来说,可以处理国家的政教,以建立上下尊卑的礼节。臣下若做了有愧于心的丑事,则可以用礼来挽救他;君王若做了可耻之事,可以用礼来恢复他的形象。所以处理政务,要把礼摆在头等重要的地位。礼,恐怕是政教的根本啊!」
孔子又直接说道:「往古夏、商、周三代明王,一定尊重、爱护自己的妻与子,这是有道理的。因为妻乃家内之主,子乃祖先之后,岂敢不敬呢?因而,君子无不敬重的。然而谈到敬,最重要的就是敬重自己。因为自己是父母所衍生的支脉,怎敢不敬呢?不敬重自己,就是损害自己的父母;损害父母就是斩伤自己的根本,斩伤根本,则它的枝叶也要跟着受到伤害,甚至死亡。妻、子与本身,是百姓所取法的。只有爱自身以及人之身,爱己子以及人之子,爱己妻以及人之妻,那么深远的教化,则便推广到普天之下了。这也是往昔太王的治国之道啊,能够如此,国家也和顺安宁了。」
——材料出自大方广网站
[4楼] 作者回复 发表时间:2017-06-04 17:32:25
接上评,这里儒家对君子的理解是要重礼教,把君子嵌入社会的齿轮里,谢端的字是无敬,即带着一丝厌弃世俗的意思,但他的名字又是“端”,端者,君子端方,端又是君子的表征,所以想表达的是一种放浪形骸的矛盾君子。
他有着君子的操守和心境,又不想按照世俗的理解去行事,这样的人所以我在文中写到“他带回来的,是一个自以为将死之人,徘徊在悬崖上,却不知为何,随她回到了炼狱般的人间。”
[5楼] 网友:空花  发表时间:2017-06-04 17:53:24
原来如此。谢谢大大的解释_(:з」∠)_
也谢谢大大的红包。
这么说来,史上有名的“矛盾体”还真是多。
我又来了灵感……大汉作业不用愁了……
[6楼] 网友:爱丽丝的猫  发表时间:2017-06-12 03:01:23
写的太好,好的想让人落泪
[7楼] 网友:玄之空  发表时间:2019-10-22 19:45:57
说上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