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看山不喜平

作者:风致

文似看山不喜平
诚如你所言,问题不在你的文,而在读者的心。
文笔优美而沉静,写作态度严谨而认真。我并不熟悉魏晋南北朝时代,但看你行文,能看出你细心查阅和了解了那段历史。人物,称谓,风俗,器物……都翔实地了解过——虽说因为行文做了不少改动,但此文并非史书做传,只是凭借当时人物当时故事撰写的小说而已,更何况历史不过是挂小说的一颗钉子。
我喜欢这样态度认真的人,有时候我想,即使是编故事,还是真诚一点好。读者看我们的文,未必是来汲取知识,可是也不能给人造成误导。我一直不明白我为什么那么喜欢古代的故事。是否是因为那宽衣广袖飘渺灵动的韵味和风华,还是因为云鬓花颜金步摇的精致和美丽,还是因为没有高科技的冷静和坚硬下的浪漫与柔情?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
首先我要说,我喜欢你的文。沉静的笔触娓娓道来一个忧伤而坚韧的故事,自始至终贯穿着一种哀伤和宿命的基调,像我这样矫情的人,总免不了心有戚戚焉。可是即便这样,我也要用极大的耐心才能压抑下心底的浮躁,顺次读完。
当今的世道还有几人能耐得住清茶淡酒的沉定?即使这样血海深仇爱恨挣扎的故事,让你用哀伤微暗的语调道来,我能体味到其中的忧伤和痛苦,可却无法同其悲同其苦为末路情愫将心思揪紧(或许只是是我本人的问题,有人说我生性似乎有些凉薄),只心底一道沉暗的情绪浮沉。
“文似看山不喜平”,问题不在文笔不在立意,而在叙述方式在情节。本是血海深仇的恨却没有表现出冲突的激烈。你的笔触太过沉静——虽然我是极喜欢,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耐得住性子去品味言辞间的味道,一般人,他们爱曲折跌宕的情节,刻骨铭心的感情,这种心境还要能够伸展到他们的心里,他才能够有空虚之处被填满的充实之感,才能够有心满意足的满足感。如同一个人虽非十分饿,但他要吃饭,上来的饭菜,要让他一口便能尝出其中的美味他才愿吃下去,而不是要他耐住性子细嚼慢咽百转千回地悠悠体味才能知道其间的美妙。
现在的文能轻易吸引大部分人目光的除紧凑动人的清节,感人至深的情感,其他,不多。你的笔你的故事沉暗而凄伤,少见明媚,感情沉凝,是以少遂人心,不得垂爱。说你的文平,其实并不尽然,其实起伏低缓,少见冲突而已。
你塑造的高长恭(我还是喜欢自己熟悉的称呼)是一个十分出挑的人物,温静而良善,带着一点悲悯人世的味道,只是与我一贯的印象里相比病弱了许多,我本以为他只是因桃花之面,松柏之姿,才在那个战乱频仍枭雄称世的时代为人诟病。可惜因为太过低沉的笔触而冲淡了他的这种形象。但是后来随着情节的展开,他的形象也便渐渐深刻起来。
说句题外话,你写的文和你本人给我的感觉有点矛盾,文低沉宁静,偶有一丝偏执后的苦涩,写出这样文字的人实在不像会因为文冷而焦急。
我只是说出这文为何少受垂青的原因,并非你的文有弊病。我说过,我喜欢你的文,喜欢咀嚼回味的韵味。虽然并非每个人都爱品茗赏茶,但知音难求,我想来看你文的人必定每个人都是在细细的体味,这样的人即使少,但好过走马观花到此一游的漫不经心。各人有各人的风采,你的文风自成一家,又不是喧嚣哗众的人,何必理会异途人的眼光。
所以,该怎么写还是怎么写吧。若真想弄一部风光无限的小说,还不如另开新坑,投人所好,杜撰流行。
作者回复:
那两篇应该已经删了,可是fie的这个没有删除选项,我也不知道为虾米。。。汗。。。
首先,谢谢风致的评论,谢谢你的一语中的,你不是第一个,我想也不是最后一个说我文笔低沉的人,早在之前的荭草文中,就有很多人提到。
看得出来,你也是文笔极好的一个人,能和你引为知己,是我的幸运吧。
说实话,如果你认识我的话,更加不可能把这个人和文风对应起来,我是个爱嬉笑怒骂,脾气急,开朗外向,满喜剧的一个人,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一写起文,就连自己都不可置信的变得安静起来,而且内心的悲剧情节变得异常浓重,仿佛不如此不足以发泄一般。所以,我几乎不给我熟悉的人看我的文,我害怕别人窥伺到我的内心深处,甚至连我自己,也害怕去做这样的窥伺。
也许,这就是你说的矛盾的因由吧,物欲的浮躁,让我非常希望自己的文去给bf换一块表,我答应他的,圣诞节的礼物,可是我没有兑现,总觉得亏欠;而内心的沉静,又令我无法放弃自己的文风,如果让我制造一个浮躁的故事,我真的不会。但我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看到这个历史故事,也许,你会说我的物欲玷污了文笔。。。呵呵,也许吧,对此,我好遗憾。。。而现实就是这样,鱼与熊掌,不可得兼。
随它去吧~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