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曹与胡———一点浅见

作者:枫叶如丹

继续献花哈。老实说上次的评虽然写的多,却是没多少自己的,很多是从看过的史书中来的, 既然茶大说几乎可以做长评了,偶这人禁不住鼓励,又要发发感慨,其实,追《西宫》的有很多高人,我只是有点自不量力,算不上正式的评,只是个人对《西宫》里人物关系的一点浅见。
原来小曹替代的是赵文华以前的角色?(其实我早就应该想到了)就是那个有名的奸臣,先是谀谄严嵩,后来又被严嵩给踢开的?不过也就是职位角色上的替代吧。貌似这位赵先生实际上被胡宗宪运用各种手段哄的很好,在江南督战期间倒没有过多的干扰胡的军政大计,不得不佩服老胡这种八面玲珑,巧于应对的本领。不要说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在当时那样乌烟瘴气的政治环境中,过于孤标自赏,目下无尘,像海瑞那样的唐吉坷德式的做法,其实是无法生存的。小曹刚来到这个职位上,他和老胡两个人其实是相互防备的,言来语去之间互相试探。(甚至程姑娘都曾经被胡利用为一枚棋子。曹懿不是也半真半假的戏谑翡翠“卿本佳人,奈何屈身事吴?”)但是,随着局势的变化,套用一句老话,疾风知劲草,实践出真知,几番考量之下,他和胡宗宪之间内心已经惺惺相惜了。尽管他们的某些政见不见得完全一致,但至少在抗击倭寇,肃清海疆这一点上已经站在同一条战线上了。当看到胡为救治重伤的小曹几乎翻遍了杭州的大夫,我觉得,双方的情谊,已经悄悄变得愈加深厚了,一场大战的生死考验,把两个人的心拉近了不少。且看下文茶茶的安排了。
尽管茶茶把赵文华的位置给了小曹,但他当然不是赵文华那样的佞臣,根本与历史上赵文华陷害忠良,贪婪奢靡的斑斑劣迹粘不上边,唯一扯得上的就是,他也被士林清流贴上了“党附严嵩”的标签。觉得小曹这一点上,是和历史上的胡宗宪有着类似的思想轨迹的(好像胡最后命运很惨,在严嵩倒台后,因为被时人视为严党而受累下狱,最后落得个养药自杀的下场),他们都有为国家为朝廷作一番事业的宏愿,本质上也是“心忧在黎元”的士大夫,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都是着清醒的头脑和实干精神的能吏。可是,让他们施展所长的空间是多么狭小,所以不得不运用一些政治智慧,或者是虚与委蛇的手段,在权力博弈的夹缝中艰难的寻找做事的机会。只要大事得谐,小节却不得不放弃了。了却君王天下事,何计生前身后名?这种坦荡的心胸,不是谁都能理解,也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
茶大行文到此,我惟有更加佩服曹懿(谁叫我们的小曹筒子还是多病多难的身,倾国倾城的貌?)赞赏他对名与实的超脱的冷静的态度,用现代的观点就是实事求是,不迂腐,懂得妥协和权衡,不求留存清名于世,只要能实现自己澄清海疆的理想。(貌似我在以前的评里写过?汗。)我想,这是他与那些整天以名节自矜,却没有经世致用的本事,镇日以攻讦别人为能事的所谓清流们不同的地方吧。为此,他才怀着“虽万千人吾往矣”的勇气,左绌右支苦苦支撑穷尽智计熬尽心血,以羸弱病躯率不足千余的子弟上阵杀敌孤军陷阵九死一生,真是达到了佛法所云“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无私无畏的境界。(当然,这份勇气和心胸是茶茶给的。)
茶大塑造的小曹,与历史上的胡宗宪有些神似罢,某些方面。只希望小曹的结局不要和胡那样绝望。
不知我的理解有没有偏颇?或是仁者见仁?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