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来潮

作者:杜卡迪

今年开始就满地宣传国学,今儿看新闻山东把小学数学课裁撤、该成国学和书法.且不论对错,看看用的教材讲的都是些什么东西:《孝经》《三字经》二十四孝诸如此类。社会上呢,国学班、女德班233,穿着破窗帘一样的东西,行着歪曲咧吧的“礼”
然后看到作者的这一章,看到底下说所谓的责任孝顺,深觉一句话说的挺对的:中国父母自古要的不是孝,而是顺。宣传的二十四孝是什么?愚孝,孔子本人却是最反对愚孝的。论语里通篇讲的都是“仁”,而仁的立足点是爱,但是最有趣的是,这样的真心之爱,所谓的中国传统是容不下的。因为悬在社会之上的是“传统道德”而这种道德是能够杀人的。所以是不是真心根本不重要,只要在父母葬礼上哭的死去活来,饿的面色苍白,这就是孝。哪怕巴不得兄弟姐妹快死,面子上做的漂亮,这就是友爱。
而孔子的爱是什么呢?是仁爱,该指责就指责,不留情面。该夸奖就夸奖,不扭捏。该安慰就安慰,不避嫌。心存善意,却不要当烂好人,那是乡愿。而乡愿为贼。儒家的纯粹之爱,不止有仁,还有真,所以才要日三省、才要慎独。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曾子耘瓜,误斩其根,曾皙怒,建大杖以击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顷,乃苏,欣然而起,进于曾皙曰:\"向也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皙闻之,知其体康也。孔子闻之而怒,告门弟子曰:\"参来,勿内。\"曾皙自以为无罪,使人请于孔子。子曰:\"汝不闻乎?昔瞽瞍有子曰舜,舜之事瞽瞍,欲使之,未尝不在于侧,索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蒸蒸之孝。今参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杀天子之民,其罪奚若?\"曾参闻之,曰:\"参罪大矣。\"遂造孔子而谢过。----《孔子家语》
说会本章,老一辈的章二就是赤子之心、太率直了。所以他不愿意盲婚哑嫁,就自己憋屈的离家出走以示抗议,但这是没用的。这世上的很多孩子不肯承认一件事情:你的父母实际上并没有你想的那么真心爱你不求回报并且乐意和你沟通,听听你自己的想法,实际上章二想要的是什么?不过是等等,他现在不想结婚。章二之死是个意外,但是这个孩子太理想化,文人嘛本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其实解决这种问题,压根不需要所谓的强大诸如此类的鬼话,办法多了去了。
面对很多问题的时候都有道德婊,其实这样的人是不需要辩论的是非黑白的。因为“道德”是至高无上(然并卵),对于这些人来说,所谓的规矩道德,不过是手中的一把刀,这种道德帝和爱国贼,一丘之貉。
“故虽有贤君,不爱无功之臣;虽有慈父,不爱无益之子。”(断章取义)我一直觉得孩子小的时候,不要读儒家经典,太理想化了。该让ta读读墨子的,实用主义才能面对世界。而如果要读儒家,除非真要做个君子,否则配合《资治通鉴》食用,疗效甚好233.
至于宣传国学,中国的以德治国已经破产了,依法治国瘸着腿走在路上。这个时候把儒家搬出来救急,真是把儒家之仁往死里逼。希望破而后立吧o( ̄ヘ ̄o#)
1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楼] 网友:风烟  发表时间:2015-10-23 16:35:31
有道理
[2楼] 网友:若璃  发表时间:2015-10-23 18:25:18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反正我也觉得如今这种国学风起来是吃枣药丸。
[3楼] 网友:ai  发表时间:2015-10-23 23:29:22
小学不学数学,哪个脑残的所谓教育家想出来的啊,我国在个高尖端科技上一直落后欧美发达国家了,学那么多止乎则也有什么用,100年前的新文化运动学西方科学,倒退啊。
[4楼] 网友:呵呵兽  发表时间:2015-10-25 16:09:16
个人认为小孩子应该理想化一点,你要一个人现实是很容易的,你长大的过程中所有人都会教你现实一点,从来没有人会说你可以更做梦一点,如果从一开始就从现实开始那就不存在梦想了。
书没什么该不该读的,儒家墨家法家甚至道佛都应该涉及一点,中国现在的教育是以西方为主的,读经典的目的在于让人了解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对新文化运动感觉一般,确实是引进了不少科学观念技术,但同时也把中国文化的根毁了一半,也没有学到西方的精髓。
道德和法律是不一样的,法律是最低底限,要求的是你不能为恶或者说是大恶,道德是为善,以德治国从来就只是说说,中国哪个朝代不是外圣内王。
至于父母之爱,见仁见智吧,世上父母那么多,总有不同的。中国向来是父子一体,所以很多父母会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所有物,而且以前子女关系到父母的老年生活,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时候感情总是没那么纯粹的,在不担心物质的基础上才能去说感情的纯粹。
[5楼] 网友:=-=  发表时间:2015-10-26 12:44:17
没有新文化运动。中国的文化控制权依旧在所谓名流显贵手里,读书人依旧会因为识字而受到特别礼遇。
士农工商这个阶级依旧会在中国延续下去,因为人家掌握着最终解释权呐。
楼主说的是小孩子,楼上就扯得太远了。小孩子应该读道佛之书吗?不应该,就像小孩子不用非要去读一读白虎通一样。且不说不应该向儿童灌输宗教,儒墨道佛,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了哲学思想。没有经历阅历,读了也是白读。
儿童读一读经典只是为了培养品味和选择能力,应该选择微言大义回味无穷而又文风清爽的给孩子读。就像四书五经里,适合让小孩子读一读的只有孟子、论语、稍大一些可以看看春秋,易经可以略翻一翻做个了解。
至于楼主的意思,我倒是明白了。现在的所谓宣传国学,就是宣传儒家,还给挑最特么糟粕的地方宣传的。就说教材选择吧,三字经这种东西是古代小孩子认字用的,现在能上国学班也好,读典籍也罢,用得着这玩意来认字么。
结果就造成了拿着三字经宣传国学,啧啧啧
[6楼] 网友:香砌  发表时间:2016-05-24 20:59:32
个人觉得给小孩子读一读论语真的很好,有助于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实用主义和社会的黑暗面TA迟早会接触到的,没有小时候学到的真善美在底下垫着,很容易长歪的。论语里有很多东西其实都是现在很提倡的,只是换种说法而已。单举一例:大家都学过的那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仔细想想可不就是同理心?可不就是换位思考?
论语之外,唐诗和声韵启蒙真心可以读一读。不是说让孩子学会对仗写诗,读一读这些对提升中文语感很有帮助的,别的不说,写作文时下意识就知道怎么写句子才会富有韵律、朗朗上口、优美动人。
孟子我到现在都没仔细看过,就不评论了。
[7楼] 网友:望天三更  发表时间:2017-08-15 10:57:47
问题或在“怀疑主义”与“岂敢信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