啰嗦的评论……

作者:Dianna

《渐近之境》大概是我最喜欢的一篇HPAD文。要说原因,大概就像柠檬姑娘说的那样,这篇文可以有许多解释角度,这种开放而朦胧的行文故事能给人提供的想象空间是巨大的。能有反复想象揣测的空间,越想才越觉得深沉、丰富、厚重,把那么深那么重要的感情寥寥几笔勾勒出来,越是平淡背后越让人体会到那样沉重、复杂、无法言说的感情,以及永远隔着无法触及的时间分离。
姑娘是以HP的视角下笔,相对刻画HP所处的时间线和他的心情更多。在他的生命中,作为AD导师的时间是逆行的。这造成了他最后一次见到他,那个曾经教导他、给他信仰和人生方向的导师,又或者是他后半生的学生,他们曾经通过镜子或深或浅有过太多次交流,然而HP最后一次见到他,那个小男孩,像刺猬一样的小男孩充满怀疑和敌意地问他,“你是谁?”他不记得,也还什么都不知道。但就像作者的后记里说的一样,HP总还知道他一直面对的是谁。相对于AD,其实他的记忆算是丰富的。
如果从AD的角度考虑这篇文呢?我觉得虐得比HP角度还要深。从他还是个小孩子时,作为一个被监禁在阿兹卡班的囚犯的儿子,充满敌意的看着镜子,里面是个满头白发的老人,他目光温和,语气平静。当他面对这厄里斯魔镜时,也许心里的愿望是找到一个能够关心他、爱他的人,然后HP出现了。虽然这位男人号称自己是霍格沃茨的校长,虽然他无处可查,但他不能否认HP的态度,友善、温和、宽容,大概还带着一点点引导的力量。米勒先生是他的朋友,一个只属于他的朋友。我猜从第一次见面,到霍格沃茨,少年AD应该能从HP那里获得许多指导。开始大概只关于学习;后来,HP关注的领域大概还渗透到生活中,比如他对于朋友的态度,他的业余生活之类的。他可能反抗过、尝试拒绝过,但最终还是不可能完全摆脱对米勒先生的依赖。这大概源于从小时候已经根深蒂固的习惯,又或者,他该能辨别的出来,HP并没有恶意。文中HP说他有时候觉得少年AD对他的劝说有点不耐烦,但我觉得,他永远不可能完全不耐烦。设定中,镜子似乎并不是一直都开通的,这就像一个并不经常见面的老朋友,虽然你有时候觉得他的论调老掉牙,但或许是几个月一次、或许是几年一次,这样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次是什么时候的见面,总会让你在某个时候燃起一点期待。
文中提及AD对HP的在意,比如说1910年他问他的真实姓名。那时他29岁,离17岁灾难性的夏天过去了十几年,已经成为霍格沃茨的教授,和他的“米勒先生”在镜子中会面已经有二十年的时间;又或者1945年决战前他站在镜子前等HP,那时候他应该知道,HP能给他提供的实质帮助为零。相比起17岁遇见的GG,米勒先生应该更浸润像生命中的水,不张扬不明显,但很重要。很重要。是一个对世界怀着不安、怀疑的小男孩渴望关爱时出现的,慢慢陪着他长大、见证过那些少年的他引以自傲的学生时代,也陪他走过人生低谷。决战前他对他说,他总是在这里。
这份感情无疑复杂而沉重,年少时是一点点的师生情,学生时代大概是友情。我不敢断言再遇到GG之前这份感情有没有复杂到揉进沉默隐忍的爱情,但我倾向于没有。那时候AD的重心显然不在这个,HP给他的引导太细水长流了,远不如GG的才华碰撞。但是17岁之后,那之后的许多个岁月,镜子中的米勒先生变得年轻,他可能不如最开始相见时老年的那个他,任何时候都从容淡定,现在的他也许还在适应,有时诧异,有时欲言又止,但给他的关心和在乎没有变。也许是1910年他问他真实姓名的时候,也许还要往后,但我觉得,1945年决战前,在AD心里,HP一定是很重要的。这不能用“演变成爱情”来表述,这样漫长的时间、复杂的心境里,单靠这样一种情感描述显然太过单薄。他或许一直有某种计划,但是这全盘崩塌于1990年。
完全不可逾越的时间。以及双方身份已经悄然发生了对调。他认出了那个男孩,也明白了“最重要的人”某些组成部分的可能性永远无法实现。
如果从此往后接上原著,这一切就更虐了。面对小时候的AD,HP是隔着镜子的,这样的结果显然比真正面对面看着那个男孩要好很多。HP在校的时候,对于AD来说,他认识了他超过一百年,他拥有那么多关于他的回忆,那是他最重要的人,可是他什么都不知道,大部分时间里担心的全部内容就是魔药课作业和魁地奇。他必须看着他,甚至是亲手指导他成长。“把他捧在手心里”,却一个字也不能说。
题目是《渐近之境》,如果说对于HP来讲“渐近”意味着他知道的越来越多,那么对于AD来说,就是他一点一点接近“米勒先生”的真实身份。最终他在生命的最后几年见到了他,长得瘦瘦小小,远不如同龄男孩,穿着一点都不合身的麻瓜衣服,表情单纯得要命。他终于知道了他的真实身份,代价是他几乎隐忍地念想了一辈子的计划瞬间化为子虚乌有。
不过,对于这个CP……我不知道该用HPAD还是ADHP定义这篇文章,反正就是这么两个人吧,本来也就是注定不会有什么的。抛去跨度太大的时间不谈,我觉得这两个人在对方的心里都重要到单用“爱情”无法完全概括的程度。那些曾经有过的幻想和执念,也不过是飘渺温柔的梦境或雾气,梦醒了,天晴了,也许不甘,也许痛苦,可这些本身就无法聚成实体的承载体注定会消失殆尽。况且总有要摆在这些之前的事情在等着他们。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人都是从对方那里知道自己去世的消息。在AD最后一次在镜子中见HP,在HP和他第一次在镜子中相见,HP惊讶中就脱口而出AD的死讯。而对于HP来讲,既然AD问他“你是谁”,就意味着这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应该也意味着他的生命快要终结。
死亡是HP系列后几本中频繁涉及的,这也许对于孩子来说有些过于沉重。还记得我最初读到这里的时候只有泪水,第四部、第五部、第六部,当时的我根本无法理解罗琳对于死亡的解释和正视。当然现在我也不能说在这个问题上我有多么见解深刻,但至少开始一点思考。“死亡是一场伟大的冒险”,这样的态度或多或少可能受到宗教比如说基督教的影响,这是说死者的。而对于活着的人们来说,“爱你的人永远不会离开”,那些痕迹存在于生命中、存在于最初的信仰中、存在于生活的每一个细小的习惯中。但即使明白了这些,能做到像哈利那样坚强也很困难。在中国有“引渡人”的传说,有点燃河灯的习俗,虽然涉及怪力乱神,但必须承认这些有点封建落后的传统某种程度上寄托着人们对于逝去人们的哀思。让人们相信,逝去的人并没有远离,他们一直以某种形式,在某个世界仍然继续。这某种程度上是相同的。看《子不语》漫画的时候里面对于生死的理解也很让人思考。
啊……不知不觉就扯跑题了,那么,最后感谢柠檬姑娘有这么好的设定,并最终有这样值得思考和咀嚼的文字把它们诉于笔端。以及,啰啰嗦嗦写了这么多东西出来,也不知道有没有把想说的完全表达出来,为我日渐衰退的文字能力点个蜡……
Ps:本来想再修改一下再发上来,后来一时犯懒,就这样发上来了……
47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楼] 作者回复 发表时间:2014-10-23 23:53:01
谢谢姑娘给了我这篇长评,我真的很感动,因为相比其另外一篇hpad,这个故事好像不太受欢迎,我几乎没收到评论。我之前反思过是不是我写的过于含混,或者第一人称语气比较病态的缘故。
这应该是我最后一篇hpad故事。在这五千字里,我已经把对这个cp的种种幻想全部说进去了。写完以后我对朋友说感到很抑郁,时间过于沉重,命运无法折返,情感无以诉说,我再没什么能写的了。
姑娘分析得挺到位的,差不多说出了我整个故事,而且也挑明了这其中爱情没有多大的分量。非常感谢你仔细读了这篇文章,并且愿意把想法反馈给我。
[2楼] 网友:dianero  发表时间:2014-10-25 09:14:11
好美的长评。我觉得这个故事真的不是不受欢迎,而是实在太过沉重了……或者读者受到的震撼和赫敏是有些相似的,不在于新的枝节,而在于所有的情节和感情都会产生出不同的解读,纠缠的感情线渗透到所有原本的理解里。而且不同的解读方式也太多——是个有点令人望而生畏的故事。
比起平行时间,我会更愿意相信这一切都是在同一个世界里真是存在的。
[3楼] 网友:Dianna  发表时间:2014-10-27 21:11:35
谢谢柠檬姑娘的加精和dianero姑娘的喜欢~时隔几天才把回复的话整理出来,原谅我的拖延症和被计量折磨许久的神经%>_<%
怎么说呢,之前扫过很多文,也遇到过许多觉得特别震撼的好文,但这一篇真的是最近一年来少见的一篇让我萌生了“有许多想说的话和情绪如鲠在喉,不吐不快”这样感觉的文。必须写个长评,把想法表述整理出来,才能宣泄胸中块垒。
这几天之中我重读过原文,略去所有言辞浮华的评论,如果说用一个字来表达我对这篇文的感觉,那应该是“美”。严谨又开放的设定、朦胧多解的文字表达,但除此之外,我觉得这两个人之间的故事纠葛也是美的,即使隔着无法逾越的时间,即使彼此的命运注定无法结合,但我也觉得,这样很美。且不是悲剧。
大概我这副论调有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嫌疑,毕竟这样深重的遗憾我自己没有设身处地体会过,所以也许会有失偏颇。但我觉得,以这两个人的人生阅历来看,也许正是有了这样的经历,才能对一些事比如说命运、挫折、遗憾有更深入,更立体的见解。这样的残缺反而更耐人寻味、促人成熟。有遗憾、有残缺,但是这样的遗憾和残缺也是美的。而且,可以超越时间和未来或者过去几十年的某个人建立联系,在本不该属于自己的时间里刻下自己的痕迹,这么想想还觉得心酸中有点小欢喜。
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又犯了话痨,本来是想安慰柠檬姑娘的,结果似乎没有说出什么来……唔,还想再次对姑娘说声谢谢,创作出这么美的文。以及,期待柠檬姑娘的其他作品~
[4楼] 网友:小嘟嘟  发表时间:2021-10-07 15:21:31
写得太好了!
[5楼] 网友:靠  发表时间:2022-09-13 15:57:26
太绝了……
1
来自浙江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6楼] 网友:德哈一生推丷  发表时间:2023-05-21 16:39:09
姐妹太会说了,让我看的时候有种“就是这样”的赞叹感
1
来自海南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7楼] 网友:猫吃红豆  发表时间:2023-08-13 01:07:15
看完这样清晰理性的评论,我觉得这个沉重的故事显得更加压抑和无可奈何
1
来自北京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