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靖清宁为己任,是非功过任评说

作者:sheep

边靖清宁为己任,是非功过任评说
――读《西宫旧事》有感
起初看到这个题目,以为不过是一篇文笔不错的宫廷文,加上又是写明末抗倭,因此并不是很有兴趣,每每绕道过去。昨日,疲累已级,只想随便找篇文章来看看,于是点击了出来,原是以为看得没趣、正好回家倒头便睡,去去这两日的乏气。却不想这一看之下,竟然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文章由一个忠臣之后沈襄开启,让我一度认为主角就是这个十几岁便遭遇莫大不幸的孩子的成长记,竟然不是,一开始的惊险、无助、挣扎只是为了衬托关键人物的出场,而他甫一出场时,浓墨重彩的刻画的竟只是他的一个家人。随后,他的笑容、他的坚持、他的孤寂、他的狼狈、他的动心、他的虚弱、他的无奈、他的才华、他的骄傲、他的圆滑、他的忠贞、他的一腔热血、他的虚与委蛇一点点显露,怎能不怦然心动,怎能不飞蛾扑火。强撑孱弱之躯,甘冒佞臣之名,党附严嵩父子,周旋胡刘之间,几次三番,命垂一线,只为抗击倭寇、扬我国威。他何尝不知嘉靖喜怒无常、君恩难测,他何尝不知严徐两党不能开罪,然而,仍然坚持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以民为念,以大局为重,私自会晤汪璈,重礼引诱徐海,手握两万重兵,坐视桐乡被围,甘受天下唾骂之名,独撑截留军饷之罪。御史弹劾的折子雪片一样飞入宫中,也沉甸甸的压在皇帝心间,满朝文武,坐视皇恩,唯有因剿倭意见不同而备受排挤的俞大猷上书为他辩驳,官场险恶、宦海浮沉、人性凉薄在这一个无父、无妻、无子的二十三岁的小侯爷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喜欢他在校场上英姿勃发,百步穿杨震慑全军;喜欢他在城楼一剑射倒敌旗喝退敌兵;喜欢他利剑悬颈而面不改色。哀痛他幼而失祜父死母亡,哀痛他满心壮志却心残体弱,哀痛他智计百出却敌不过权场倾轧,哀痛他心有所爱却难护周全,哀痛他一腔正气却骂名缠身,深谙孔孟之道却身入佞臣之列,失节为义,千古难明。仅仅通读一遍,却已痛得我肝肠寸断,彻夜难眠。
或有笑我痴儿者,怎为一今人设计出的虚无人物当了真。殊不知,天下的事情到哪里都是一样的,历史总在重演,故事里的情节不过是现实的重现和加工。我最感慨胡宗宪由当年的侠义县令到最后的官场圆滑屡屡坐收渔翁之利。现实官场中有多少官油子不是由最初的满腔热情到一潭死水,不是由急急渴渴的做事到小心翼翼的作官。当年是口口声声皇恩浩荡,今天是里里外外为国为民,当年是官商勾结、中饱私囊,今天是炒地卖房、截留财政,都是一样的欺上瞒下,搜刮民脂民膏,都是一样的不计较俸禄多少,只知道官位可捞。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办公室,哪里都能体现文中所描绘的做事者举步维艰、处处掣肘。直如朱鎔基者,轰轰烈烈的上台,偃旗息鼓的下台,正如黄江北(电视剧《苍天在上》的主人公)者,一招不慎,锒铛入狱。不做事者永无错,做成事者好时瑕不掩玉,坏时秋后算帐。没人问你当初的种种情境到底为何,没人问你如果不行贿不党附这事情能否办成,没人问你金钱、良知、精力到底付出了多少,值与不值,只有问你有与没有,做事者辩无可辩,做官者洋洋自得。
通篇的人物描写都是相当的精彩,沈襄的不甘愤懑与聪颖天真、周彦的豪爽仗义与儿女情长、胡宗宪的八面玲珑与韬略操守、嘉靖的精明睿智与洞若观火、如蓝的柔、嫣红的痴、翡翠的情都以细腻的笔触一一刻画,如在眼前。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楼] 网友:谢执素  发表时间:2010-08-24 16:48:06
写的好~对小曹喜爱更深许多~
[2楼] 网友:剪秋罗  发表时间:2011-01-15 19:20:59
真是酣畅淋漓发自肺腑的好评*_*
[3楼] 网友:剪秋罗  发表时间:2011-01-15 19:21:04
真是酣畅淋漓发自肺腑的好评*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