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人人都爱马文才》

作者:无*

此评论等待管理员复审中,暂被系统自动屏蔽,审核通过后即可展示!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1楼] 网友:楼上的迷妹zxy  发表时间:2016-09-21 11:30:06
我感觉你也是很有思想的人。看完书来看评论,就想经历了一场思想风暴,各种观点,都或多或少的不同,很开阔眼界。
[2楼] 网友:无生  发表时间:2016-09-21 11:35:11
在此感謝 Celia同學推薦本文
[3楼] 网友:阿瓦  发表时间:2016-09-21 11:38:39
多年的捐资助学是为了自己开心,不久前我的善心倍受打击,考虑再三我还是决定继续资助,但是不再为此感到高兴了。
[4楼] 网友:celia  发表时间:2016-09-21 11:48:14
無生君你來了!!!(飛撲)你能喜歡這篇作品太好了,記得多寫長評刺激祈禱的碼字速度啊 (喂)
[5楼] 作者回复 发表时间:2016-09-21 12:39:30
我喜欢读者针对文的内容而发表意见,而不是我习惯这个人我不喜欢这个人这样,所以我很喜欢我的读者们,她们看书很爱思考,不仅仅是当个消遣。亲一个我喜欢你的长评
[6楼] 网友:celia  发表时间:2016-09-21 12:44:22
至於康德這個行善的觀點還是第一次看到(見識淺薄又不學無術的典型例子sosad),依照康德這個觀念恐怕世上能達標,行善有道德價值的人應該很少吧...?除非是把\"行善\"當成工作的人?但也很難吧,就算是工作完成後也會有滿足感啊,還是康德只在乎動機,結果什麼的是浮雲?說助人為快樂之本的慈悲心不值得尊敬也有點太苛刻...如果康德只在乎動機的話雖然也說得通。但對於普通人來說,更重要的是行善的結果,能否幫助他人而已。而且根據康德的論點,只有各人能對自己的行善作出評價吧?畢竟行善的真正動機應該只有自己知道?亂七八糟的,都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了
[7楼] 网友:无生  发表时间:2016-09-21 13:18:33
- 作者大人我也亲你一个╭ ( ╯ 3 ╰ ) ╮
- 阿瓦同学完全符合康德的道德标准,给你赞
- Celia很犀利,康德就是动机论者
[8楼] 网友:ZZ  发表时间:2016-09-21 13:58:59
祈祷君的另一篇木兰无长兄中的高大人就是完全符合康德标准的有动机的好人。
[9楼] 网友:一一  发表时间:2016-09-28 00:41:17
第一次听说康德的这个观点呢。出于慈悲心的行善没有道德价值,而出于义务的行善却有道德价值。是否是因为前者施善人会期望行善带来的回馈(例如:快乐),而后者的施善人则仅仅是为了行善而行善,对于结果无所谓。
也许还可以这么想:出于慈悲心的行善相比出于义务的行善更缺乏理性和效率。就拿文中梁祝、马帮忙编户的事情来说,梁祝二人的善行,结合二人在文中的刻画,是带有慈悲心的。因此,尽管他们知道有流民恶意滋事挑衅也不愿与之反目,只是觉得沮丧又为难,结果双方都陷入了一种困境。而马文才则与梁祝二人不同,他是为了行善而行善,他也清楚自己行的善是为流民编户,目的也是解除梁祝眼下的困境,然后他就这么做了,效果也是立竿见影。有慈悲就会不忍,但是往往有的时候慈悲也会带来恶果和悲剧。假设,编户没有马文才的参与,仅靠梁祝二人也不知还会拖到什么时候才能完成,而流民入户又是迫在眉睫,也许最后能入户的十不足三。这也与他们的善心相违背。又如老杜,医治流民也是善心,或者是行善带来的流民的追捧,然而事实却并不如他期望的那样美好。那些病情加重甚至病死的流民,以及老杜最后的投缳自尽的老杜也是令人不胜唏嘘。
[10楼] 网友:一一  发表时间:2016-09-28 00:45:20
向2楼无生君问好,在为奴文下刷无生君的长评一度成为我看文的日常O(∩_∩)O~
[11楼] 网友:无生  发表时间:2016-10-03 10:12:23
一一同学, 現在才看到你的留言, 谢谢你的关注啊~
我觉得你说得很对, 不感情用事的行善更能严守客观的立场,更能有效率达成目标
另外, 恶人做坏事固然让人生气, 但一群好人却把事情办糟了, 更讓人觉得难过不胜唏嘘
[12楼] 网友:MIZUKI  发表时间:2016-11-27 16:39:00
虽然过程是绵绵不绝的沉重苦闷抗争,不过祈祷的文的基本色是“人心向好”,一定会慢慢接近理想中的世界。我是冰蛇大大那边书评区推荐到木兰无长兄开始看祈祷的文的,安利一把冰蛇的《许阳的十八世纪》和《赵航的南宋》,冰蛇和祈祷君的书都全订阅
[13楼] 网友:幻风  发表时间:2017-09-15 01:49:15
对9楼的观点我发表一个不成熟的想法,姑且一听。小的时候听说尊老爱幼,所以乘公交的时候会给老人和抱小孩儿的人让座,一般他们都会跟我说谢谢。我一度认为我给他们让座是情分,所以他们表达谢意是理所应当的回报,我认为这是基本的礼貌。后来碰到一些人其实并不会跟我说谢谢,我就感到很失落,那时候我很希望得到别人的夸奖或者口头感谢。再后来我告诉自己我让座是我的事,他们谢不谢是他们的事,这是两回事,需要分开看待,心情才稍微平和一些。私以为阁下所说的期待回馈是更早一层的在意交流,也就是他不是单纯做这件事,而怀有慈悲心是指悲悯同情,有一种献祭式的牺牲感,这时人们并不期待回馈,用一句话说那就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至于义务行善,我认为它又重回了与人交流的层次上,只是此时人们会以结果为导向,根据反馈及时调节自己的行为以求将事情引向更好的发展方向。这种实时博弈状态相较而言更容易得到实效,因而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从而具有道德意义。前面两种情况容易产生好心没好报,好心办坏事的结局,进而打击做事的人和听闻的人的行善积极性,所以它不具有道德意义。这是我的观点,不知你怎么看?